情商高的人都这样发微信

01

几个朋友闲聊。

A说她最近屏蔽了一个亲戚,因其超级负能量,还话唠,每天都在朋友圈吐槽各种不愉快,连孩子穿鞋太慢都要骂上好几条,是A朋友圈里雾霾一样的存在。A实在不想淹没在这浓烈怨气里,遂屏蔽。

B说她拉黑了一个不太熟的家伙,此人曾一天发四回“该清清了”“朋友圈第一条请点赞”“疯狂特价等你来挑”“帮忙给我妹投个票”……B说我忙得上午下午都分不清了,还投你妹啊,直接拉黑。

C说她连着三次给一个同事发微信,都是正事,但人家一次都没回,却在朋友圈跟别人聊得很起劲,让她颇为胸闷。倒是有个领导,每次她从微信请示工作,人家都有回复,虽然简单,但态度特别明确——行,不行,你自行决定。

而且他平时在微信上安排工作,从来都是工作时间,绝不像有些领导那样,晚上十一点想到什么事儿也给你留言。仅从这一点,她就挺欣赏这位领导。

我忽然想到一个词——微德,也就是微信上表现出来的品德。

C这位领导,堪称“微德”楷模。而A和B所说的两位,“微德”就有待提高。

02

我微信上有个好友S,是个著名公号的创办人,每次我有事跟他说,都能得到即时回复。

比如向他推荐朋友的文章,他总在看到后第一时间回一句“收到”“在忙,稍后看哈”、“可用,已转给小编”。这种无障碍交流让我觉得好痛快。

S有时也会在群里发些文章,而每次请大家帮忙转发,必然配合一个大红包。

他的朋友圈,也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或信息,有时会加上自己的评论,语气中肯温和,让人看了很舒服。

我没见过S,但真心觉得这人不错,因为他“微德”太好。

仔细想来,在微信已经成为主要交流方式的今天,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微信去了解一个人,尤其是生活中少有交集的人,我们对ta的看法,基本都取决于其在微信上的表现。

“微德”其实还是挺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情商和教养。

一个人如果总拿无用信息在朋友圈刷屏或者总发无聊消息骚扰别人,好比随手往别人家门口扔垃圾,这是微德有所欠缺,难免招人烦。

而那些能提供有价值信息、能快速回复消息、说事礼貌清晰不啰嗦的,就让人喜欢。

03

在现实社会,我们都知道要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要尽量做个品德优良的人。而混迹于微信世界,其实也有些基本准则要遵守,让别人愉快,也给自己营造良好的社交关系。

那么,微信有哪些日常行为规范咧?来,一起学习下:

1.不论自己觉得多么重要多么有趣,一天发朋友圈也最好不要超过十条,尤其不要拿大量图片刷屏,要知道很多人是用流量看朋友圈的。

2.尽量别群发消息。求赞求转发求投票的信息,最多三次。

3.如果不是特别忙、特别为难或者完全不想搭理,尽量早点回复别人的消息,因为人家可能在等。

4.红包不要只抢不发还不说话,抢过十次八次就要发一次,实在不想发,起码要道个谢。

5.别不停地问在吗在吗,问一次之后,有事就可以说了。

6.一条消息能说明白的事,就不要分成好几条。比如“我朋友自家果园的苹果特别好,一箱十斤,50块钱,你需要吗?”一条发出来就好。别搞成十几条“我朋友的苹果”“自家产的”“特好吃”“50一箱”“十斤”……没完没了的。

7.加别人好友,一次没通过,第二次最好说明你是谁、要干啥,如果三次都没通过,就别再加了。

8.别随便拉别人进群,尤其是购物或者活动群,邀请链接发一遍对方没反应,就别一遍遍发了。

9.一直给你点赞留言的人,如果你不是特别反感ta,就该也主动在人家朋友圈有个互动。

10.工作上的事情尽量不要在非工作时间说,一定要说的话,先表达个歉意。

11.朋友闲聊,如果聊得太晚,就别再喋喋不休,问问别人累不累,是不是该休息了。尤其在别人很久都没回你消息的情况下。

12.尽量别把跟朋友的私人对话截图到朋友圈。特别想截的话,要么取得别人同意,要么P掉朋友姓名,要么确保不会给朋友带来任何困扰。

13.在朋友圈或群里发跟别人的合影,别光P自己,也给人家美化下,自己特别美对方特别丑,就别发了。

14.不要在别人朋友圈评论里说涉及人家隐私的事情,记得还有其他人能看到。

15.重大或紧急的事情,比如借钱或者一小时后开会,最好别在微信说,打个电话更好。

16.不是特别熟的亲友,别随便发起视频通话,不是每个人都随时准备好给人看自己这张脸的。

17.最好不要频繁换名字和头像,大部分人都不会备注联系人姓名,你今天是Alice,明天是粉红之恋,后天变疯狂小野猪,很让人懵逼的。

18.一定不要转发带诅咒转运的信息,什么转发会走运不转发会倒霉……极其讨厌。

19.尽量别推荐自己完全不能保证品质的东西。

20.同学群里别炫富,亲友群里别装B,工作群里别没完没了讲私事。

别让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养

的确,有人说话轻声细语,就有人天生大嗓门。但是一个有教养人无论嗓音如何 ,都一定知道在特定的场合尽量压低自己的声音以防打扰到他人。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大呼小叫的人不叫大嗓门,而是没教养。

01 – 自古贵人声音低

梁文道在《常识》一书中发问:是什么让香港人十年后让自己在餐桌前说话的音量降了下来?

其原因无疑是源于香港人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文明,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加之社会长期的对公民进行教育的综合结果。

所以,别小觑了声音对人的贵气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自古贵人声音低。

因为重要的人物所谈论的内容,经常牵涉国家的机密、名人的隐私,因此压低声音自然是绝对必要的。除此之外,贵人往往是些敏感聪明之人,相互交流不费劲,更用不着大力气嚷。

02 – 音量高≠实力强

我曾参加过一次中国赴韩国的商业之旅,每到就餐时,队里一些男士就大声喧哗、碰杯和猜拳,肆无忌惮地大笑,引得当地就餐者侧目而视,然后投之以不屑的眼光。

我问同事:“为什么你一到国外就大呼小叫的?我从来不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啊!”他说:“我就是想让他们注意到我们中国人的自信、牛气和富有。”我说:“你错了,在这里大声说话不等于牛气,只是在显示我们没有修养。”

在今时今日,渴望成为众人聚焦的“牛气”,早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审美意识。在公共场合下,刻意引起别人注意,是一种比较过时的魅力美学意识。

相反,在淑女和绅士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目的就是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便。

在任何一个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种自觉,仿佛自己在参加一场无人指挥的团体操,不要当破坏整体和谐的那个特例人物。

03 – 声音与社会属性

如果一位农民在田里干活,从村这头到村那一头,从山这头到山那头,从河此岸到河彼岸,要说什么事情一定得扬声呼喊,否则可能别人听不到。在大自然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大声说话,放声唱山歌,天真纯朴,与环境亦是相和谐的。

而在现代的都市环境,到处都是人满为患,人们一方面时刻捍卫隐私,另一方面也不愿做他人私事的无奈听众。因此压低声音说话,是实现代社会人人需要遵守的基本修养。

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说:“蓝先生夫妇常冲着对方大喊大叫,声音穿过所有的房间,而白先生一家总是控制着自己的音量,有时声音小到互相听不见。”这里的蓝先生和白先生喻指蓝领和白领,他用音量来剖析阶层的差异性。

一位清华大学教授也如是告诉我,他住在清华教授的宿舍时,几年听不到人和人之间高声说话或夫妻吵架的声音。而在搬进民房公寓后,他震惊地发现,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

04 – 难忘的安静

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我曾在现场一睹盛况。在悉尼奥运村,几十万人从赛场走向进城的地铁,一路上长长的队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前行,除了不断发出的雄壮的口号和歌声,以及走路时人们衣服摩擦的声音,其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而这些人,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观众和世界各国的游客。到达地铁车站后,几万人安静得鸦雀无声。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声音一多,队伍就乱,队伍一乱,就可能出现踩踏事件。半个小时内,几十万人安静而有序地疏散,天天如此。

这次奥运会对我来说,观察到这样的人群素质,比所有为冠军升国旗的时刻更让我难忘,几乎成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05 – 不做公共场合的噪声制造者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体验,在诸如飞机、餐厅、音乐厅、电梯、酒店、商店等公共场合,越是安静的地方,往往越是高雅的地方。比如高档餐厅弥漫着轻柔的音乐,灯光柔和朦胧,人们都自觉地压低声音交谈和交杯换盏。此时,雅人,美食,淡光,柔声,成为一种情调交响曲。

或许,经历了太多年狂飙突进式的时代,让我们的耳朵不再对噪音敏感,太多的大呼小叫,鞭炮齐鸣,高音喇叭,声嘶力竭的卡拉OK ,钝化了我们曾经敏感的耳朵,让我们听不到啁瞅的鸟鸣、草叶中的虫鸣、潺潺的流水和风过松涛声,甚至不再习惯恋爱中的轻声呢喃、你侬我侬。

我们习惯了在公共场合放着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和呼唤他人制造噪音,这无疑是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的重要表现,是对公共空间的侵犯。

请记住,在公共场合,在办公机构,或任何铺有白色餐桌布的地方吃饭,切切不能大呼小叫。如果你希望彻底放松,或希望肆无忌惮的发泄情绪,包间是你最好的选择。

06 – 手机的声音修养

对于手机的应用方式,在今天也堪称考验人的贵气的试金石,是选择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轻音乐还是声嘶力竭的流行歌曲当铃声,是贵气之人非常在意的小小细节。

在有亲朋好友在场时,无论是聊天吃饭、旅游还是出行,请不要当着其他人玩手机和煲电话粥。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是在下意识地告诉大家:“你们在坐的人,对我来说不重要。”

另外,过分关注手机也显示了你信息来源的匮乏。其实,手机里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极为大众化的内容,你对手机的钟情,至少揭露了你生活品质的乏味和信息来源的平民化。

更不能当众在手机里大谈买卖,这会让周围的人知道你的商务隐私,还可能让人误以为你是在显摆经济实力。

凡是做大生意的人,不会有在公共场合中肆意用手机谈金钱的习惯。如果有重要的公务电话要接打,也要事先与正在会面的人打声招呼:“对不起,我今天不能关机,因为我有点急事需要处理。”然后在接到来电时,要去比较私密的地方通话。

身为都市人,尤其需要注意在公共交通场所(如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请不要旁若无人的高声说话或接打电话。

因为,这里可能很多人在休息、处理工作,或在电讯设备上看节目,不要让你的随意造成他人的不便,不要让你的声音揭露了你的缺乏教养。

压低声音说话,不制造噪音,这是贵气之人的行为底线。

回复别人的信息,是一种修养

01

公司要召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因为有外方代表参会,领导要求统一着深蓝色工装参会。

于是早上一上班,我就把这个通知要求在微信群里发了出来。

最后特意叮嘱一句,‘各位收到请回复’。

很快,大多数员工都回复,收到。

午饭时候我看了一下,就剩四五名人员没有回复。心想可能工作忙,一时没有看到信息,就再等等。

下午下班前,又有三名同事回复了。

我长舒了一口气。

下通知这种小活,虽然简单又无技术含量,但却极考验人的耐性和细致。

第二天早上,我仔细统计了一下,还有两位没有回复。

于是,我只好单独给他们两个发了信息。

一会,同事a回复道:知道了!知道了!上午就在群里就看到了。

我心里想着,看到了怎么也不回我一下?!手里发出去:知道就好,请按要求准时参会。

另一个同事c,发了信息之后依然很久没有回复,于是我只好电话拨过去。

电话那头小c显然有些惊讶。他说,不就是开会要穿秋季工装吗,我已经看到要求了,觉得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没回复。

末了,来一句:没想到你这么较真,还专门打电话过来。

听着他那不屑和不悦的语气,倒显得我小题大做的可笑。无语。

02

我很讨厌询问别人一件正经事,对方爱答不理或视而不见。

有些人是确实忙碌忘记了回复,有的却是觉得这种份量的小事不值得一回,有的还说因为不想回答,干脆装着没看到。

有一次出差,因为有一个环节上不是很确定,就发信息给团队组员,结果他没回。于是打电话过去,也不接。

心想可能手机碰巧没在身边吧,可是转眼就看到了他发的朋友圈,当时的心情真的特别抓狂。

有人可能说,既然这样,就说明他不想搭理你呗。

如果是生活中,可能真的会不再和这样说不上来话的人做作朋友。

但是工作上的接触与合作,真的不能由着性子来。

最想说的是,不成熟的工作理念要不得。

这是你作为职场人士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因小细节,丢了大果子。

03

那天,有一位公号的小编辑在微信上要我的文章授权转载。

我正好当时看到了,就回复到:好的,现在就给你开。

事后,我们又进行了多次的合作。那个小编辑说,对你的文章认可是一方面,你的态度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对于每天都要进行文章编辑的人来说,及时的收到回复,或者确切的知道能否使用的时间,对我们来说真的挺重要。

否则,今天的推送内容就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整个人都不能安心的松一口气。

是的,在很多业务往来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你满怀期待的询问过去,结果是有问无回,扑了个长久的空。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句话在询问的人眼里,绝对是不适用的。有时候一个否定的回复都比那些一直无视要好的多。

04

我还遇到这样的情形,想起一件以往的事情,可能想会咨询一下不太经常联系的老同学或老朋友,一个信息发过去,就犹如石沉大海,再也不见回复的波澜。

一天可能没看到,三天可能没注意,但是十天八天到一直不回复,那么一切就已经明了了。

对于这种行为的朋友,我知道,可能在对方眼中,我已经是一个不值得他再付出心力的无关紧要的人了。

那么,我们之间的这段情谊,估计也要在这种沉默中划上一个静悄悄的句号了。

可能有些人说,有些信息一看就是可回可不回的,或者我实在没有想好怎么回的,所以我想时间上拖一下,再考虑下。

还有些人说,提问题的人也要有些自知之明,有些问题别人不想回答,自然就不要再眼巴巴的等答案了。

我想说,如果两个人的交情真的已经到了连多说一句都会觉得浪费的情况下,那真的是太可悲了。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全零落。

所以,既然是朋友,就不要玩什么你追我躲的游戏。

05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检查一下微信,看看自己有没有漏下什么未回复的信息。

对于那些有回复时限要求的,一定要遵循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及时予以回复。

你不经意的一句知道、好的、收到,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已经翘首以盼了一整天的工作交代。

所以,对于那些必须要回的信息,除非你真的没有看到,否则真的不要视而不见。

至于那些老提你不想回复的问题的无聊之人,如果超过三次,可以直接屏蔽了。

虽然现在是信息泛滥、垃圾信息横行的时代,但有些信息,依然要及时回复。

回不回信息虽然是一件极细小的事,却是人品的试金石,是素养的照妖镜。

男人追完就失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有个女孩通过后台留言给我:我和一个男人约会了有两三个月,一开始聊天啊打电话啊都挺好的,后来突然有一天消失了,短信电话都找不到人,我担心他别再出事了或者是我做了什么让他生气了?我应不应该再继续联系他?

我给她回复说他很有可能被ISIS抓起来暗杀了,亦或者是去你家的途中碰到怪兽了,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不喜欢你了又找到新欢了。谈恋爱最要命的就是没有音信,没消息往往代表着坏消息,男人都属于鸵鸟,你让他主动向你宣布:我们分手吧,别联系了。他基本上做不到,他就是用沉默来说话,如果你坚持不断的联系他,只会让他明确的告诉你:咱俩别联系了。拜托啊姑娘,你这么忙,别在这上面浪费这么多时间。

有的女孩说这特么不是渣男吗?撩老娘,把老娘撩起火了,他跑了,太不是人了,老娘过不好也不能让她好过。也行,你可以打个电话或者干脆站在他面前,大骂他一顿,释放释放自己的愤怒情绪,但你更应该做的应该是庆幸啊,庆幸他没毁了你的一生,只不过是让你心情变的糟糕了,让别人去磨他吧,别以为这样会便宜了他,因为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无动于衷,多费口舌啊。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可能很不巧碰上了这种喜欢莫名奇妙消失的男人,女人想要找到他要一个解释,并且让他告诉自己究竟怎么回事,当然,这种人你怎么对他都不为过,但无论如何你要认识到,你真正的错误在于一开始就看错了人,修正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反思反思,以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然后好过自己的生活。

不要不断的问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也不要再埋怨自己为何不提早发现,别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猜测这些,你就明确他已经走出了你的生活,你该高兴,这个人终于不用再折磨我了。有的女人说不行,我就想要知道原因,详细的原因,不然我睡不着觉,你确定要让那个男人把不想见你的全部理由都说出来吗?那样你更会疯掉的。你在要一个答案前,应该想一想,你做了这些事你就舒服了吗?那个男人会因为你这样做而回头吗?他会改变对你的看法吗?你生活下去的理由就是这么一个男人吗?如果这些问题,你的答案是“是”,那你就去做吧,如果不是,请不要做那些,好好接受现在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吧,哪怕这看起来很难很难。

请记住一句话:没有回信就是回信,没什么稀奇古怪的原因,他就是不想和你进行下去了。

请注意这10个能让你脱颖而出的小细节

1.把所有的“谢谢”改成“谢谢你”

身处于错综密集的社会关系网中的我们,都免不了请人帮忙,或都得到过他人的帮助与鼓励。这个时候,表达感激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技能。但你真的会“感谢”吗?

我们在获取了他人物质或精神上的给予时,往往是随口一句“谢谢”便匆匆了事,偶尔为之无伤大雅,长此以往不免显得敷衍而没有诚意。

在这里建议大家培养一个小小的习惯,那就是:把所有的“谢谢”改成“谢谢你”。

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字之差,它能让你的善意传达起来更加温暖,令人印象深刻。不信,你试一下。

2.愤怒时与常态下保持一致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看一个人是否慷慨豁达,要看他贫穷时的状态;看一个人是否沉着儒雅,要看他愤怒时的状态。

有的人平时嘻嘻哈哈,看似蛮通情达理,一言不合,立马翻脸,仿佛战斗中的雄鸡;而有的人,面对讥讽恶语,微微一笑,拂袖而去,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却将高姿态展露无遗。

你说,情商高低是怎么显现出来的?我说,就是在这种非常态下暴露出来的,恰如郭德纲的那句“名言”:平时游的都很像个人,潮水一褪,谁没穿泳裤一眼就能看穿。

所以建议大家,越是遭遇小人刁难,越要沉得住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先礼后兵。

3.对所有“小人物”保持尊重

曾经看过一项调查:伴侣的哪一个小小的行为能让你瞬间对她/他好感加分?其中一种热门回答居然是:对服务员说谢谢。刚开始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颇有道理。

真正的强者,并非是那些趾高气扬,一出场仿佛全天下我最大的开挂群体,而是那些不卑不亢,常怀宽容悲悯之心的高情商者。

一个人对比他地位高,权势大的人保持谦卑尊敬并不稀奇,而他是否对“小人物”们保持足够的尊重?对服务人员是否礼貌?接过传单时是否会带一声谢谢?对身体有缺陷的人士是否报以宽容与忍让?往往能看出他人品高低。

4.懂得倾听,不插话

交流中什么样的谈话对象让人嗤之以鼻?我想是那些完全不顾对方与他人感受,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即便轮到别人发表看法时他也不忘插两句的人。

懂得倾听不仅是种素养,更是一种交流技巧。它能让你在沟通过程中准确聚焦对方观点,把握对方谈话心理与目的,也使你随后的回应有的放矢,掷地有声。

5.时时懂得推己及人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发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千多年前的教诲,放在当今社会,仍是余音绕梁,振聋发聩。

多年以来我发现,人们之间许多的矛盾争吵的根源恰恰在于,不懂得换位思考。我们在寝室午休时讨厌被室友打扰,我们在赶公交时讨厌身边的人挤来挤去,我们开车时骂路人,过红灯时骂司机,但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

如果在考虑一己私欲的同时,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眼前这个交往对象的感受,那么很多矛盾都会迎刃而解,你也会慢慢成为大家眼中明达宽厚之人。

6.低谷时更要注意仪态和表情

美国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威尔·史密斯曾主演过一部妇孺皆知的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本片取材于真实故事。

电影中,男主角克里斯是个职场失意,濒临破产的推销员一枚,在他人生最艰难绝望的低谷时刻,即便是在最坑爹的时光里,克里斯也把自己打扮得职业有条理。

即便身处糟乱的地狱,他也要活得像个上帝。你能看到,电影中的克里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着一套干净整洁的西装;无论是走路还是与人打交道,永远会保持昂首挺胸,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一丁点贫困潦倒的影子,在他的性格里更找不到一丝类似于“穷学生思维”所带来的桎梏与烙印。

自信,优雅,慷慨,热忱,执着,大气,最终帮助克里斯力挽人生颓势,如愿成为股票经纪人。幸福,总会主动敲响拥有大人生格局者的家门。

7.即便相处多年,仍常顾及至亲感受

我对身边朋友印象的好坏,常常取决于他与家人通话时的态度;也见过许多情商高的人,发现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就是即便是对最亲近的人,也同样保持着尊重与恭敬。

我们常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嗨,我跟你关系近才敢这么伤害你的嘛。典型的强盗逻辑。也有人说,跟他们客气什么呢?我是当他们是自己人才那样口无遮拦的。

那么请问,你既然真的把他们珍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你连自己都不尊重的话,还怎么奢求别人尊重你?

8.头脑清醒,语速正常,讲理不煽情

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来我往传递的无非就两样东西,一是信息,二是意见。

信息不必多言,实事求是就好。而每逢观点交接,就难免会有冲突矛盾发生,这时,争论,就成为了交流时的一种“常态”。

观点对立并不可怕,更不可耻,然而表达意见的方式却很有讲究。如果你情绪激动,青筋暴起,嗓门越拉越高,甚至是脸红脖子粗,身边人对你的评价多会是:好low,这样一点也不酷……

在这里提醒大家,当我们与他人交换意见时,不要太着急,放心,对方的话会说完的,会给你留出充足的表达看法的机会。

而且,当你进行自我陈述时,语速放缓,切忌道德绑架,说理就是说理,不要动不动就煽情,越来越多的人不吃这套,大家拼的是谁的思路清晰。

9.把人当人而非机器

现而今的社交都太功利化了,目的性也太强。很多人重术不重道,过于醉心于方法技巧,但长久相处下来,总会让你感到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真诚。

无论在职场办公室里,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好友之间请常联系。

切忌现用现交,切忌现用现交,切忌现用现交——这种行为给人的感觉真的不美妙。

另外,还有个常被大家忽视的细节请大家注意,那就是:领导也是人,上司也有七情六欲。很多初入职场的小盆友哪怕是面对一个比你早来几天的老大姐,也会唯唯诺诺,唯恐说错话办错事,最终变得呆板木讷,连接个苹果手都在发抖。

在这里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相处中,分清公私,找准位置,工作中勤勤恳恳,生活里一视同仁。

10.交流时提供充分的信息

最后一点大家需要注意的细节就是:话要说全,理要讲完。

归根结底,生活中最坑爹的是什么?误解。误解又来源于什么呢?信息交流不足。

小明请小红帮他拿一把剪刀,小红不知道剪刀放在哪了。小明说:那边,那边。小红不知道是哪边。小明再说:就在那个的旁边。小红更不清楚那个是哪个。小明急不可耐:哎呀,你怎么这样。(其实他想说你怎么还没找到),结果小红误以为小明在指责自己,大哭大闹,结果俩人双双崩溃无语。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很多事情都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难题。别再信奉什么“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了”,细心点,该解释还是要说清。

总结起来就是:责备的话语,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重要的信息,能多说一句就多说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