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伴侣决定你的人生层次

春节期间,一位初中男同学在微信里莫名其妙地拉黑了我,令我的玻璃心有些受伤。

归根到底这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因为年少的我曾真心真意地帮助过他,他也表示不曾忘怀。

可前一秒对你满口感恩的人,下一秒就拉黑了你,这样的反转实在是令人招架不住。

后来从同学的闲言闲语中得知,该男同学有个善妒拈酸的老婆,不允许他与其他女人多说半句话。但没想到,就在前天,我的这位同学又突然在微信上主动与我说话了。

“好久不见了,老同学!”他向我热情洋溢地打招呼,还加了四五个呲牙笑的表情。我有些蒙,直截了当地问他:“之前你是不是把我拉黑了?”

“嗯嗯,是我媳妇拉黑的!所有女网友全删!”

他的言语之中没有半分惭愧羞赧和尴尬,仿佛删除拉黑别人是件特别光荣的事情。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将这愚蠢的对话进行下去。

接着他又说道:“但是现在没事了,我在外面出差,可以聊天!”

原来如此,一个是善妒得将全天下所有女性都视为婚姻假想敌的女人,一个是人前低眉顺眼背后寻机各种约聊打发时间的男人。

这两个人,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我与阿芳是发小,她的人生厄运在18岁之后接踵而来。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她的丈夫偷电缆入狱并抛弃了她、儿子被诊断为天生脑瘫……

如此多的悲伤在几年内如潮水般向她奔涌而来,那般的澒洞浩瀚,令人猝不及防。

阿芳有段时间很是自卑,躲在屋子里不愿见人,边流泪边发呆,不仅无心打扮,连纺织厂的工作都荒芜了。庆幸的是,在她最寥落的时候有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是个汽修厂的工人,善良而乐观。

他为阿芳报了蛋糕培训班,鼓励她学门手艺,又将自己的母亲从外地接了过来,专程照顾孩子,免了阿芳的后顾之忧,他每天笑呵呵地为她讲笑话,精心准备着一日三餐。

在他的呵护下,阿芳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影,重拾欢笑与信心,和他走到了一起。

如今,不幸却又幸运的阿芳在镇上开了一家蛋糕房,店面虽不大,却干净整洁客源不断。来过的客人都说这里有个笑靥如花的老板娘,可谁能想到这个别人眼中的“蛋糕西施”,一年前还是个身陷苦海无法自拔的悲惨女人呢。

阿芳说,如果不是遇到他,自己的人生或许依旧如枯井般毫无生气,曾经她被一段不幸的婚姻摧毁,而今却又被另一段良缘拯救。

生活总是充满了反转悲欢,她的良人让她变成了一个自强、自立、自爱的女人,她与他一起成长,一起筑起爱巢。是他的美好与鼓励,令她重拾信心,并且有了面对俗世的底气。

有时候,一段好的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次重生。这种重生是格局的提高,是性情的改善,是层次的升华。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你的枕边人,更能促进你的人生成长。

在婚姻里,男女双方都应该用明亮的光芒去温暖照耀自己的枕边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伴侣的影响力更深远。

有的夫妻,在一起的岁月久了,举手投足间便会不经意地沾染彼此的痕迹。

她爱干净,他便不会乱扔拖鞋;他爱吃甜食,她做菜便不由自主地多加一勺糖;她爱读书写字看报,他便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也学会诗意的词句。

夫妻是一座天平,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导致婚姻的变故。就像文学家的爱人鲜少目不识丁,企业家的伴侣大多通达人情世故一样。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需要双方势均力敌,若你跟不上对方的脚步,那就只能渐行渐远。

有诗云:“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夫妻关系,是婚姻家庭里的核心关系,却也是世界上最亲近和最疏远的关系。

说它亲近,是因为婚姻双方同吃同睡同在一个屋檐下,身体相依气息相连,如同连理枝比翼鸟;说它疏远,是因为两个人又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生长自风格迥异的原生家庭,彼此的性情习惯各不相同,需要年月的打磨才能得以相容。

所以,因这婚姻内核中的趋同性,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枕边人,就代表着你的人生层次与精神高度。

就如同我的初中同学,他的伴侣因为过分的妒忌而清理他的朋友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毁掉了他的交际圈。

如今,他在同学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不仅女同学对他避之不及,男同学也经常在茶余饭后把他的糗事引为笑谈。如此,他便被禁锢在自己的一方狭小天地中,再难扩宽自己的未来之路。

而我的朋友阿芳,却因为得遇良人而有了一方崭新的天地,从此柳暗花明,山高水阔,如今,她已然成为大家眼中最幸运最有魅力的女子。

如果今生能遇到这样自带光芒的良人,万万不要错过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与幸运。

因为,那个优秀的TA,不仅能为你带来爱情的甜蜜、家庭的温暖,还能升格你的人生、提高你的层次啊。

分寸感到底有多重要

第一次遇见她,是在一个婚礼上,她坐在我身边。我对于陌生人,一般友好,但保持距离,也就是微笑、点头、你好、再见。

但她不一样,她是一个特别热情的姑娘,所谓热情,就是与她在一起,你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话题,她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你只消回答完,就可以撑满全场。

因为和她离得最近,我们留了电话号码。

后来,我们私下里约过一次饭。

那一次,她问了我许多问题,比如在哪里工作,平时做些什么,晚上无聊的时候干什么。这些问题自然是寒暄的标配,我们聊了很多,几乎毫无保留。

你的父亲是做什么的,母亲曾经是什么职业?她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讶异的。但有了类似朋友的关系,我并不介意告诉她。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模糊地说,我父亲是会计、母亲退休了。

你一个月收入多少?当她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有一些不舒适了。但碍于一个女孩子的面子,我笑了笑。

那你找工作,有没有走关系?她问。

没有。我回答得直接。我可以感觉到,当时自己的尴尬拼命在掩藏一种无奈。这样的无奈,大概是因为她的逾距。说真的,就连最好的朋友,其实也不该问的,更何况一个刚刚见面只有两次的人。

她好像察觉到了什么。

她也有戛然而止的本事,顺利地过渡到了下一话题里。这一顿饭,自然不愉快,这之后,她每每与我联系,我都会敷衍。

我问过女友Shelly,如果有人问你这些问题,你怎么回答。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

女友说:不窥探别人的隐私是起码的教养,哪怕是自己的朋友。聪明的人,都懂得什么是分寸感。

也是,我和女友已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不算闺蜜,但常常联系。一直到最近几年,彼此才偶尔提起收入,才知晓彼此的家境,我们也有聊不完的话题,但我们从不随意打听对方的隐私。

所谓分寸感,就是在循序渐进中走进对方的世界,在试探中,细水长流。尊重彼此的空间,又在彼此交叠的空间里深爱,天长地久。

我很喜欢一个比喻,就是把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称为客人。

记得东野奎吾的《戴着面具的人们》中,有一段是,服务员因为对一个年轻女性独自住酒店好奇,他们酒店里的经理说了一句话:“我们酒店的客人都是戴着面具的,一个叫做“客人”的面具,绝不要试图揭开面具。

其实,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客人,只是来得多与少,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每一种形式的存在。

比如说那些普通朋友,大多数人都是被束之高阁的。就好像那些暂住两三次,只留下电话号码的顾客,或许下一次碰面,只记得名字和面容,再差一点,或许一切都模糊。这些人,你很少见,也很少记得。

好朋友呢,就是那些常常与你来往,于是成了熟客的人。你们可以谈笑风生,也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你们可能知道对方的脾气和习性,也不太拘束。你们也会说,常来啊,常来啊。她放在你靠近的地方,常常是抬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但你们终究不是那个难过时第一个想到对方的人。

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就是VIP了,她们是你的闺蜜,你们对彼此了如指掌,你们可以在彼此允许逾越的地方随意翻看对方,你们无拘无束,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等着对方。

分寸感告诉我们,要懂得一个道理,叫“自知之明”。也就是知道,首先,你是谁;其次,在别人心中你是谁;最后,你才决定,你可以做什么,问什么。

回到刚才说的那个女友Shelly身上。在我们的朋友圈里,她的好人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对她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分寸感。

初见时,有狼的灵性,也有羊的温顺。她坐在你身边,笑着面对每一个人的说话,她好像在观察什么,但始终彬彬有礼,恰如其分。她后来说,如果是陌生人,她并没有兴趣知道别人的任何,世界上陌生人那么多,你何必与人都说。

两三次见面之后,谈的最多的,也是她所喜欢的,比如美妆,比如健身,再或者谈吃的。这些话题,是她可以和许多人都谈得津津有味的,无关她自己,你也进入不了她的私人领地,她也从来不想逾越你的任何。

大概过了半年之后,会偶尔谈点工作上的事,但绝不用发泄的语气。她很喜欢说一些工作中的无关公司隐私的例子,天衣无缝地表达。这样的技巧,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但唯一可以学会的是,一是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二是不轻易透露自己的想法。

再后来,熟悉之后,就会说一些体己的话,这些体己的话,无非是知道了她的父亲曾经生意失败,她们一家有过一段租房子的日子,她也知道了我年少时的一些往事。

但我们都知道,我不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也不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最私密的话,我们都不说,如果需要帮忙,我们也从不第一个想到对方。

许多人在友情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我们同样和她相识,你和她说这些秘密,却不和我说?

为什么我们同样问这个问题,她能得到答案,我却不能?

三毛有两句关于朋友的话,我很喜欢。

一句是: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过分混杂,匆忙中去急着去找,往往找错类别。

另一句是: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是,没有分寸感的友情,都是不会长久的。

记得有一次,在谈论朋友的时候,我和Shelly有一个共识是,每个人的交际圈就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同心圆,直径大小与亲密程度呈正比。当亲密程度越近,那么直径越小,反之,则直径越大。

而时间就是不断筛选朋友的过程,有些人的直径越来越大,而有些人的直径越来越小。但每一个直径中,彼此都有彼此的空间,没有进一寸的欢喜,也不会有退一尺的无奈。

愿今后,聪明如我们,都懂分寸,但不逾矩,为人热情,但不过于热情。

在友情的直径里,恰如其分地站立,把一切交给时间和彼此,然后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