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36岁了,除了做演员,她还成立了工作室、当制片人、做珠宝设计师。因为《还珠格格》出名后,她曾经得意过那么一阵子,觉得自己多成功多受关注呀,在电视上到处露脸,今天谈做饭、明天说香水、后天侃服装、大后天聊化妆……那段兴奋期还没有过去时,她在英国买了一本畅销书,刚翻了个开头,她就被吸引住了,但只看了三分之一,回国后因为事情多,书被放下了。这一放就是小半年,等到她再想起这本书时,找出来一翻顿时傻了眼:书页上竟然一个字也没了,曾经引人入胜的爱情小说变成了一本只有封面的空白笔记本。
她把这事当作谈资跟朋友们说起,大家也都把这事当个鬼故事来听。后来,她遇到了一个见识比较广的朋友,人家告诉她:那是一本限时阅读的书。林心如这才知道,在国外有这么一种书籍,采用特殊的油墨印刷,出售时用真空袋包装,一旦拆封,油墨就开始跟空气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如果3个月内不把书读完,字迹就会完全消失。这种书有个名字——迫不及待。 林心如在那本书的封底发现了这么一行字: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她若有所思:20万字的一本书,摊到3个月,每天只需读2000来字,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不过10分钟。可是,自己为什么会忙到每天连10分钟都抽不出来,真的那么忙吗?她冷静下来,开始远离浮躁的种种场景,审视声名与事业、人情与爱情、男人和女人。
再次去英国时,她一口气买回了20本“迫不及待”书籍,每5本一组,一次拆开一组,逼着自己3个月内必须读完5本书。结果,原计划半个月看完的书,往往一个星期就看到了结尾;原计划一年的阅读量,5个月就全部读完。这些书中,有那么三四本是她觉得值得反复阅读的,于是她将常规版本的再买回来,郑重其事地放进书柜,书柜就这样慢慢充实起来。 书看得多了之后,林心如慢慢养成了书一到手就必须尽快看完的习惯。在国内买回普通印刷的新书,她也会抓紧时间看。一年之后盘点自己里看过的书籍,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大的阅读量:6本全年杂志、4本金融类的书籍、1本哲学书、11本畅销小说以及3本人物传记,平均每天数万字的阅读量。
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林心如,书就像肯德基的全家桶套餐,在店里吃是那么多,在家里吃还是那么多,在野外吃依然是那么多。到哪儿都能吃,吃的东西都一样,干嘛非得正襟危坐地吃呢?更重要的是,那种好书留着将来读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在追求更高的品质,而是在冒很大的风险。一本书今天想着明天看,这个月想着下个月看,万一遇到什么突发状况,或许就是永远都不能再看。不仅书有阅读期限,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又有哪样不是可以倒计时的呢?亲情、朋友、美丽的衣服、心中的梦想……其实都是有时限的。
后来,她去做了一件想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推进的事情——珠宝设计。她先在地质大学报名学习GIC,证书到手后是继续学习FGA和DGA这两门国际上都认同的课程,最后才是GIA的全日制学习。钻石入门科目、钻石分级科目、钻石分级实习科目、彩宝入门科目、彩宝科目、彩宝实习科目、宝石鉴定科目、宝石分级科目、宝石鉴定实习科目……9个阶段的课程,她断断续续地花了接近三年的时间。获得GIA文凭后,林心如就成为了CC卡美珠宝公司的瑰宝设计师。她设计的第一款作品被命名为海豚首饰,投放市场后卖得很好。
她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是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网站、注册、跑税务局、请律师,甚至买标签、印名片、跟人谈剧本、拿着剧本找演员、带着意向书拉投资……两年后,由她制作并主演的《倾世皇妃》播出,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广告收入都好得超出想象。又一年后,她工作室的第二部作品《姐姐立正向前走》开始热播。
说起现在的生活,林心如说应该归功于她买的那本迫不及待书籍,它让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人这一辈子的林林总总,其实都是被限时的。它们不需要放到未来,而应该回归到当下,无论是想看的书、想做的事、想爱的人或是想尝试的新生活,迫不及待地去把它们实施在每一个今天,而不是留到那些不确定的明天。
分类: 暖文章
暖文章
有女人爱的男人
从来没有光顾过这么“雅致”的的士。三十来岁的司机衣着整齐,精神爽利,与证件上的照片一样,不像大部分的的士司机,相片比真人至少年轻十多岁。车上的椅套光洁如新,车尾玻璃窗下面,放着一件叠好的风衣,数盒柠檬茶、菊花茶,几瓶矿泉水,还有香口珠,我差点以为是拿来卖给乘客的。
“是我太太放在这里的。夏天嘛,乘客口渴的话也可以用来解渴,随便喝,不收钱的。那件风衣是我的,我太太怕我晚上着凉。”司机说。
我留意到车上播放的歌曲,一首中文,一首英文,梅花间竹。
“我太太替我录的。”司机笑着说。
然后他又拿起一只透明的塑料水杯,里面装着淡黄色的饮品,跟我说:“这些薏米水是我太太煲给我喝的。”
他背后的女人把这辆的士布置成了一个家,用幸福和快乐包围着他。
原来任何一个男人,只要有一个女人爱他,他就变得金贵。
被人臭骂、被人奚落的男人往往会忍不住跟对方说:“我也是阿妈生的!”“我也是阿妈生的”和“我也有一个女人爱我”,应该同样金贵。
即使是多么不堪的男人,只要有一个女人爱他,也值得骄傲,也因此可以面对无情风雨。
那个叫想太多的幼稚鬼
很多时候我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恶作剧,它让两个人相遇,却不让两个人相守。很多以前没有明白的话,很多曾经没有听懂的歌,现在才觉得有些懂了,长大就是不断觉得从前的自己那么的傻却又想回去的无限循环。你好,那个叫想太多的幼稚鬼,再见,那个叫想太多的幼稚鬼。
于是你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城市,终于明白投资回报率是什么玩意,每天听着不同国家的鸟语,看着头痛的单词,墙上终于可以如愿地挂起海报,房间也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布置的样子布置一番,终于可以算是长大了吧。于是你知道喜欢的乐团要来附近的城市开演唱会的消息,义无反顾地买了票坐上4个小时的大巴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看他们。于是你还是跟喜欢的人分开了,理由到现在也说不清,好像就慢慢地什么都淡了,一切都不是自己原来想像的样子。于是时针指向了这一年,你终于长大了,才明白了那句长大太慢,老的太快的含义。
经过了漫长的等候,梦想是梦想,你还是一个你。你还是熬夜熬到天亮,这一点不管别人怎么劝你也改不了。天天都漫无目的,偏偏又想要去证明真理。一年一年夏天过去的飞快,曾经说好要一起去看演唱会的人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而你唯一确信着不会变的一点,就是你的世界依旧五月天。
你是一个怪人,你是一个疯子,你疯狂地喜欢旅行,经常一时冲动就拿起背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开始学会了很多道理,变成了不动声色的大人,你的心中却还住着那个叫做想太多的幼稚鬼。你写着自己的想法,你说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你说活到26岁,然后死掉,你说在被世界完美的驯养之前,在那个“26岁”到来之前,你要去疯狂,你要去倔强,你要去幼稚,你要去相信,就让你去努力,就让你去做梦,就让你去放肆的苦笑和大闹一场,你还说原来自己最怀念的,不是那个17岁的她,也不是那份你怎么挽回都挽回不来的感情,而是那个不顾一切天真地用力的去爱去付出的自己。
尽管有的时候很孤单,还是会觉得至少天空还一直陪着我。有的时候很努力了还是没有结果,可是想想家人和朋友,就会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也许你说,很多事情不是渺小的自己可以控制和掌握的,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决定怎样看待自己的今天。
给最亲爱的想太多先生,你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跑到别人的生活里当插曲。给回不去的旧时光,你好,旧时光。给地球另外一段的好天气和你,我知道你不是这个城市里唯一的怪人,我也许永远不会见到你,但是我知道你的心情。
路的另外一端会怎么样就自己去看看吧,不管怎么样,自己的选择不会错,自己选择的人生不会错。青春之后,后悔之前,我依旧用力地活着。
该不该等他和女朋友分手
Q:我所在的大学里,有帮人关系都很不错,其中有个男生对我特别好。有一天下雨,在校园里溜达,他很自然地就牵了我的手,并抱了我,我也没拒绝,自己也不讨厌他,甚至还有些好感。可是他有女朋友,他跟我说他不喜欢他女朋友了,可到现在五个月了,也没有跟他女朋友分手,我们的关系一直就这么暧昧不清的,影响也不是很好。
他对我说,让我等他2年,等毕业如果还在乎,就在一起。我真的很无奈。他说这样,他与分不分手又有什么区别呢?可是我真受不了,偶尔在超市里看到他牵女朋友的手。虽然他跟我说,他心里想的是我。有时候明明难受,却又不能跟周围的朋友说,那滋味好难受。如果跟他说了,可又听到他难受的声音,我又改了主意。就这样一直搁置着,这个没有未来的爱情,我该怎么面对呢?
A:如果你是个很认真的人,就最好跟这种暧昧高手保持距离。人家所有扔出的空头支票,你那边都当真似的捧在手里,将来你找谁去兑现啊。而偏偏这种有信誉危机的人,还喜欢到处给人开空头支票,什么两年后如果还在乎就在一起,这句话翻译成成人的话,应该就是,他给他自己两年的时间来当脚踩两只船的大爷,你作为船之一就看着办吧。
谈恋爱,不要只用听的,不仅不能对其声音投降,更不能对其声音所传达的空洞内容投降,负责人的男人一定会摆平了一边再开始另一边,这种很自然地就花开两朵的,你还是不要抱希望吧,多尊重下自己,没坏处的。
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却来得太迟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圆满结局”上。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行动不方便,哪里也去不成。钱存下来等养老,结果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要创业做生意,要花钱娶老婆,自己的退休金都被要走了。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小孩子从小就要告诉他,养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小孩子而活。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朋友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却总是如此。朋友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会如何如何……”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
“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等到我死了以后!”……
人人都很愿意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后世的安逸。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命呢?我们不需等到生活完美无瑕,也不需等到一切都平稳,想做什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啬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记住,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空余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掌握的“当下”,往往在这两者蹉跎间,转眼错失。
人生短暂飘忽,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高天与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转眼即长暮。正是道尽了人生如寄,转眼即逝的惶恐。
有许多事,在你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你用心之前,已成旧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也已离开了你。
有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并未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得到。将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时间才享受”,我们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松口气”,或是“麻烦都过去了”。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圆满结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是,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把握当下,莫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