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男人变蠢

  曾经相信,爱情会令一个女人变得愚蠢,今天相信,一段好的爱情,会令一个女人变得聪明。
  一段感情,两个人成长,成长的过程也许很痛苦,但成长之后,人变得世故,懂得为人设想、懂得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事物,也懂得怎样去爱人。
  如果你那么幸运,遇上一个聪明的男人,跟他一起,无论结果如何,在过程里,总能够吸收他的聪明智慧,不枉相爱一场。
  谈这一种爱情,纵然曾在小节上愚蠢,但整个人也会变得聪明。
  有些女人,爱上自己仰慕的男人,相处之后,却不再仰慕他,那是因为她在相爱的过程里发现了自己的愚蠢。这个男人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聪明。能够明白自己的的愚蠢,也就会变的聪明,愚人永远不会发现自己蠢,只有聪明人看到自己的愚昧。
  朋友说,有些女人真的会因为爱一个人而变得愚蠢。
  当然有着一种女人,因为她本来就不聪明。谈情说爱,蠢人愈蠢,聪明人愈聪明,觉得自己变蠢了的女人,只是自以为聪明。男人比较可怜,一个聪明的男人的确会因为爱上一个女人而变蠢。他的聪明智慧都被女人吸干,他自己却被欲念控制着。

关于做人的五个道理

  1、 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她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她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2、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 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4、 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5、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无条件的爱

  人世间是不是有无条件的爱情?
  有一个人,会用他的爱情把另一个人包裹着,即使不能一起生活,也没有办法白头到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希望她幸福和快乐。
  也许是会有的,只是,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幸运地遇上罢了。
  我听过最动人的一句说话,是某人对另一个人说:
  「爱你是我自己的事,你不用管我!」
  是的,不管她怎么伤害他,不管她多么糟糕,他还是无法自拔地爱着她,用最大的宽容来原谅她。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然而,我们几乎可以发现,但凡是无条件的爱,都是单向的。
  我们也许会听到一个女人说:「他对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但是,我们很少听到一对情侣同时说:「我们对彼此的爱都是无条件的!」
  无条件的爱,往往是因为遗憾。也许是,他们相遇的时候,时间已经有点晚了,其中一方是不自由的。
  或者是:他们其中一方爱得更深和更多。
  这样的爱情,已经无所谓回报了,只要能见到对方,能够知道她好好地过日子,已然足够。
  不过,所有无条件的爱也还是会有褪色的时候吧?人世间并没有哪几个人具备圣人的条件,永远都不放弃,不死心和不爱自己多一些。

不买房买梦想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2007年, 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
  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
  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因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即使老婆愿意,他们家人呢?别人会怎么看?孩子以后怎么办?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看心理医生的吉斯

  纽约市曼哈顿中央公园一头名叫吉斯的北极熊在两年前患上了过度活跃症。
  整天不停的游泳,经过专家的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吉斯的情况,引起各方关注,成为各式商品和画册的主角,其中一款明信片是“吉斯看医生”,吉斯躺在床上,接受心理医生的发问。
  原来凡是不停的做某一件事,便是心理有问题。不停的游泳、不停的跑步、不停的吃、不停的节食、不停的赚钱、不停的说话、不停的说谎、不停的工作、不停的逃避、不停的要求别人称赞、不停的骂人、不停的挤眉弄眼吐舌头,以致不停的找男人、不停的找女人、不停的找人上床、不停的找人爱自己、不停的负心、不停的爱上别人,都是病。
  无论是不停的爱上别人或不停的负心,最后也和不停的游泳的吉斯一样,是会疲累而死的。
  吉斯不知道自己有病,但专家知道。
  不停的爱上别人或不停的负心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有病,他们取笑那些不停的吃的人,厌恶那些不停的说话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病人,只是病征不同。
  唯一不是病的是不停的呼吸。人不停的生活,也是一件吃力的事,却不能停下来。
  有时候,我怀疑那些懒惰的人是智者,他知道不停的生活也是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