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无关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序排行就有18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18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哦–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因为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到呕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事。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9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的黑松汽水,就往厕所跑去。那个时候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少进茅房的,卫生问题常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上,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又灌进口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的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涌了出来,哦–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情了吧!”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上,细细品味那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而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的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生命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也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享有和拥有

有位父亲把儿子派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里,去讨教幸福的秘密。少年在沙漠里走了四十天,终于来到一座位于山顶上的美丽城堡。那里住着他要寻找的智者。

少年走进一间大厅,他并没有遇到一位圣人。相反,他目睹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人们进进出出,每个角落都有人在进行交谈,一支小乐队在演奏轻柔的乐曲,一张桌子上摆满当地最好的美味佳肴。智者正逐一和所有的人谈话,所以少年必须要等上两个小时才能轮到他。

智者认真地听了少年所讲的来访原因,但说此刻他没有时间向少年详细讲解幸福的秘密。他建议少年在他的宫殿里转上一圈,两个小时之后再回来找他。

“与此同时我要求你办一件事”,智者边说边把一个汤匙递给少年,并往里面滴进了两滴油,“当你走路的时候,拿好这个汤匙,不要让油洒出来了。”

少年开始沿着宫殿的台阶上上下下,眼睛始终盯着汤匙。两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智者的面前。

“你看到我餐厅里的波斯壁毯了吗?看到园艺大师花十年心血创造出来的花园了吗?注意到我图书馆里那些珍贵的巨着和历史文献了吗?”智者问道。

少年十分尴尬,坦率承认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当时唯一关注的只是智者交付给他的事——不要让油从汤匙里流出来了。“那你就回去好好见识一下我这里的种种珍奇之物吧。”智者说道。

少年这回轻松多了,他拿起汤匙重新回到宫殿漫步。这一次他注意到了天花板和墙壁上挂满的所有艺术品,观赏了花园和四周的风光,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每件艺术品都被精心地摆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当他再回到智者面前时,少年仔仔细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一切。

“可是我交给你的两滴油在哪里呢?”智者问道。

少年往汤匙望去,发现油已经一滴也不剩了。

“这就是我要给你的唯一忠告,”智者说道,“幸福的秘密在于不要执着于你手上拥有的东西,要尽情地享受和欣赏你周边那美好的世界和每一天的生活。幸福的秘密就是:享有比拥有更重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前有一个国家,地不大,人不多,但是人民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位不喜欢做事的国王和一位不喜欢做官的宰相。

国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和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他最喜欢研究宇宙人生的哲理和真理,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随从们带着数十条猎犬,声势浩荡。国王的身体保养得非常好,筋骨结实,而且肌肤泛光,看起来就有一国之君的气派。随从看见国王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追逐一头花豹,都不禁赞叹国王勇武过人!花豹奋力逃命,国王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花豹的速度减慢时,国王才从容不迫弯弓拉箭,瞄准花豹,嗖的一声,利箭像闪电似的,一眨眼就飞过草原,不偏不倚钻入花豹的脖子,花豹惨叫一声,仆倒在地。

国王很开心,他眼看花豹躺在地上许久都毫无动静,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上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就在这等待的一瞬间,使出最后的力气,突然跳起来向国王扑过去。国王一愣,看见花豹张开血盆大口咬了过来,他下意识地闪了一下,心想:“完了!”还好,随从及时赶上,立刻发箭射入花豹的咽喉,国王觉得小指一凉,花豹就不吭声地跌在地上,这次是真的死了。

随从忐忑不安走上来询问国王是否无恙,国王看看手,小指头被花豹咬掉小半截,血流不止,随行的御医立刻上前包扎。虽然伤势不算严重,国王的兴致被破坏光了,本来国王还想找人来责骂一番,可是想想这次只怪自己冒失,还能怪谁呢?所以闷不吭声,大伙儿就黯然回宫去了。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了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说:“大王,真的,如果我们能放大眼界,确确实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寡人吩咐侍卫把你拖出去砍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彷佛国王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

“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两名侍卫立刻近前,

他们听见国王说:“马上把宰相抓出去斩了!”

侍卫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国王说:“还不快点,等什么?”

侍卫如梦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门外走去。

国王忽然有点后悔,他大叫一声说:“慢着,先抓去关起来!”

宰相回头对他一笑,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块儿微服私访,可是想到是自己亲口把他关入监狱里,一时也放不下身段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自己独自出游了。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脸上涂着红黄油彩的人,三两下就把国王五花大绑,带回高山去。

国王这时联想到今天正是满月,这一带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牲品。他哀叹一声,这下子真是没救了。心里很想跟人说:我乃这里的国王,放了我,我就赏赐你们金山银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连话都说不出口。当他看见自己被带到一口比人还大的大锅炉,柴火正熊熊燃烧时,更是脸色惨白。

大祭司现身,当众脱光国王的衣服,露出他细皮嫩肉的龙体,大祭司啧啧称奇,想不到现在还能找到这么完美无暇的牲品!原来,今天要祭祀的满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牲品丑一点、黑一点、矮一点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能有残缺。

就在这时,大祭司终于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

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释放宰相,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一边向宰相敬酒一边说:“爱卿啊!你说的真是一点也没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有了。”宰相回敬国王,微笑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又更上一层楼了。”

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

“寡人救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然后说:

“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那么就会被丢进大锅中烹煮,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说:

“干杯吧!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山,告诉他是水就是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是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个圆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能够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了。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这复杂的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爱需要懂得

一个懂你的人,能带来一段彼此舒服的爱。一个不懂你的人,最终会让你懂得一个道理:人生中,懂,比爱,更重要……

有一首歌当中曾经这样唱道:“相爱不只是走进对方的生活,更要能走进彼此的生命。”不少人听到这儿,都很有感触。纵然情到浓时天雷地火,但“爱”的最高境界依然只一个“懂”字。

关于“懂你还是爱你”?往往,人会当成一道选择题来对待。也往往,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他们认为:懂我不如爱我,起码后者能让我活得舒服。

其实真的未必。时常看到的那些怨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会爱。人世间,那些彼此折磨得最疼的男女,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懂。

恋爱后,女人自以为了解了男人。失恋后,她才发现,之前的“了解”全是“误解”。

就像是。男人觉得女人什么都不懂,女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男人觉得女人不懂自己的心,女人觉得那是因为男人不懂自己的苦心。

于是,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

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

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男子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家里做客,男子抽烟一支又一支。他的妻子轻轻地打开了窗户,没有言语。有一个朋友悄悄问那妻子,你怎么不阻止他抽烟呢,抽烟有害身体呀。那妻子笑了笑,说,对他来说,抽烟是快乐的,如果他能活八十岁,我宁愿他快乐地生活六十年,也不愿意他不快乐地多活二十年。这话让那男子知道了,他便从此戒掉了烟。朋友问他为何能这么容易地戒掉了烟,他说,我有这么好的老婆,我为什么要选择少活二十年呢?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相知,它可以不要太多的语言来粉饰。真正相爱的人,会毫不计较地为情感付出,唯一的期盼只是对方的疼惜;真正相爱的人,会处处时时牵挂着对方,给他(她)以关怀体贴;真正相爱的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那份相知的默契胜却一切物质带来的欢悦。爱,因为忠诚而专一,因为专一而醉人,因为醉人而无私,因为无私而纯洁。

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世人感慨,总想着也这样做一回主角,渴盼觅得知音与自己相伴一生。至少有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也就无撼此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呢?就是遇到了,不懂得珍惜,也会失之交臂。

爱,是一种平等的相处,一种自然的情感延续,它需要一份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如果仅有一方的付出,爱便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发展成畸形,最终涂上悲哀的色彩。有些情感从一开始便走入误区,因为爱而倾心付出。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令有些人觉得拥有对方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不再感动,更不会以同样的关爱来回报对方。

爱,不是等价交换,它没有公平的筹码,但它却宛如一架天平,两端的砝码不等,便会倾斜,差得太大时,便会失去重心。有人在婚姻的围城里,过得很累,筋疲力尽,但责任与道义感的存在,他们依旧毅然地支撑下去;有人在婚姻里真正找到了温馨幸福的归属,也许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发自内心的快乐。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有人说:婚姻需要经营。的确,善于经营者,便会收获幸福;不善于经营者,得到的只能是苦涩的青果。而这经营婚姻的精髓就是双方互相的懂得。

真正爱一个人,是可以无私的付出,但爱又是具有排它性的,从这个角度说,爱也是自私的。重情重义的人,是不可能同时爱着两个人的。人的一生,可以爱多个人,但那绝不会是在同一个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不同的阶段,也许会有不同的情感,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就能无怨无悔。生活可以是枯燥的,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就取决于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爱情像一串珠子,断了一处,珠子就会依次掉落一地。细心地呵护,珠子就会灿然发光;漫不经心,珠子就会散落无形。就如故事中的讲到的那个男子一样,如果他不用心去领悟妻子的一番爱意,那么他是不会去戒掉自己钟爱的香烟。

爱,需要懂得,懂得关心,懂得体谅,懂得一切为爱而应该付出的所有。唯有懂得,爱更能情意绵绵;唯有懂得,爱更添温馨无限;唯有懂得,爱方能经历弥新!

让那个能懂你的人爱你。除此之外的任何人,纵然是千般讨好万般狂追,也咬紧牙关,轻易不要点头。

屈服于爱的女人很多。但大多屈服于爱的女人到最后都会懂得:一个人若不能真正做到“懂你”,那他的爱,越深,越折磨你们彼此,让懂你的人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