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在碗里

她和他是煤矿上认识的,她去看自己的父亲,他是她父亲的徒弟。她年轻俊美,他敦实憨厚,偏偏她喜欢憨厚,他喜欢俊美,两个人没费什么事就走到了一起,很像人们说的那种“天赐良缘”。

有那么两年的时间,他和她“男主外,女主内”,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她心疼他整日在矿井下作业的辛劳,让他报考了煤矿学院,他很争气地考上了。从此,小两口的生活担子全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其辛苦可想而知,但是她觉得脸上有光,苦点就苦点呗。

最苦的时候,她和他的饭桌上除了两个馍馍,只有一碗寡淡的菠菜汤,她说:“你喝。”他说:“你喝。”谦让来谦让去,大半碗的菠菜汤还是让他喝了。他每次喝完跟她说一句“好喝”,她从不化妆的脸上便有幸福的光芒荡漾开来。那时,他是她心底里最大的幸福,谁都看得出来,谁都相信他和她会幸福的。

她苦苦撑了3年,他如期毕业了,她想,苦尽甘来了。他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男人,先是做了矿上的技术员,接着做矿长,这段日子,他让她过得很舒坦。后来,他很快做了矿业局的局长,应酬多了,身边的女人也多了,开始回到家里怎么看她都觉得不顺眼。女人是敏感的,她觉察到了,但是她是一个不善于言表的女人。终于有一天,他看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回家跟她说,咱们离婚吧,你看你有什么条件。她愣了一下,眼泪涌上了眼眶,但她强忍着没让它落下来,因为她知道有一些事要发生拦是拦不住的。她对他点了一下头说,我同意离婚,但是在离婚之前,我想再给你做一碗菠菜汤。他没反对,所以菠菜汤很快被她做好端了上来,像从前一样她和他在饭桌前对坐着,她说“喝吧”,他拿起勺子喝了第一口菠菜汤,很寡淡的感觉,他莫名其妙地就想起了从前他们相依为命的那些日子;她说“多喝点”,他已经喝下半碗菠菜汤了,很熟悉的感觉,就像他一直记得她掌心里的痣在哪里;她说“快喝,凉了就不好喝了”,他碗里的菠菜汤只剩下一勺了,很难舍的感觉,他忽然觉得她就是自己的菠菜,不比山珍海味,但是它含多种维生素养人。他在喝下最后一勺菠菜汤时,眼里流下了泪水。她知道,她留住了自己的男人。

她是我一个朋友的母亲,一个惠心施爱的母亲,她经常跟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一张桌子,半臂的距离,爱就在碗里。

行也欢乐,停也欢乐

我一直相信,不曾独自离家生活过的人,不容易长大。

大部分的人总是从一个集体生活投身到另一个,比如住校、结婚、从军……总要服从许多规律,倾听许多声音。

只有在一个人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

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

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

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能飞。

集体生活再怎么舒适,你也无法忘怀曾经单飞时的畅快。

在年轻时候就不敢单飞的人,一辈子都会缺乏独自振翼的勇气。

据我的观察,不少成功的创业者都曾有过单飞的孤寂时光。

不少目前事业有成的朋友,回忆起昔日年轻时,提着一只公文包,开着一辆

破车,拜访陌生人、参展、被拒绝、被冷落、被放鸽子……从美东开到美西餐风露宿的经过,眼神里都焕发着光彩。或许不是愉快的旅行,心里也有许多的不得已,但那样的冒险为他们的人生深植沃土,成为他日后突破万难的能量。

我大半是个俗人,我相信,而且喜欢强调旅行的正面功能。

当然,因为旅行,我也没有因为久入红尘而失去那一小半的浪漫基因。

我喜欢漂泊也喜欢异乡的风景,对每一个没去过的国家或岛屿都心存幻想。

即使在身上吊着点滴、发着烧,无法克服肉体痛苦的时候,过去种种的旅行经验就会像小叮当的一扇时空门。

朦胧间,我到了巴黎塞纳-马恩省河畔,春光大好,一边啃着小甜点,一边向河上搭苍蝇船的游客挥手打招呼。

恍惚间,又到了安地斯山脉,搭火车,头倚着窗,沿着红赭色浊浪滔滔的安斯地斯河前进……

那些千年古刹,那些寂寞城楼,纸醉金迷的喧哗世界与下着冷雨的阴暗街头,都是使生命发热的光和火……

旅行的记忆有时如醇酒,使我得以暂时脱离痛苦现实。

人生的责任总是日益沉重,不是想要走开就能走开。但无论如何,每一次「说走就走」的潇洒仍然使我难忘,梦想的火未熄,仍在我心。

旅行中每一个惊喜,都是我平凡人生中的奇迹。

一个不怕单独旅行,并且经常想要旅行的人,都是因为听到了某种召唤。

那个声音,不时挑逗心中的渴望,说:走吧走吧,在远方,有一种宝物在等候你撷取,将它放进记忆的盒子里。

即使这样的宝物总是虚拟的,但它千变万化的身形十分诱人。好像传说中的莱茵河河中的女妖,发出让水手们如痴如醉的声音,除非你努力的摀住耳朵,才能够抵挡那不时飘过来的魅惑。

一个旅行者,一旦第一次主动踏出他的脚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的脸庞不由自主的绽放出第一朵微笑开始,他已经迷上了旅行。

他会一直追求着想象中的美丽新世界。

即使旅行的经验是用疲惫与积蓄换来的,他也不曾遗憾。即使想象中的美丽新世界落后贫穷、让他充满惊恐,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他也明白,不愉快的考验也是另一种宝石,在往后回忆中,它仍然美得出奇。

多想无益,就──走吧!

时间的考验

从前,在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上,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快乐,伤心,智慧和其他情感,也包括了慈悲。

有一天,大河流域出现了大洪水,小岛要沉没在水下了。几乎所有的情感都乘船离开了小岛。慈悲忙着打点疏散事宜,留守到最後一刻。

小岛快要沉没了,其他情感都已撤走了,慈悲也决定离开了。财富大哥乘着一艘华丽的船从慈悲的身边经过,慈悲喊道:

「财富大哥,带我走吧。」财富大哥答道:「不好意思,船上放着很多金银财宝,没有你坐的地方」这时虚荣大姐乘着一艘漂亮的船从慈悲的身边经过,慈悲於是喊道:「虚荣大组,请帮个忙吧。」「我帮不了你,慈悲妹妹,你浑身湿漉漉,脏兮兮的,会把我的船弄污的。」虚荣大姐答道。当伤心大哥经过慈悲身旁时,慈悲又喊道:「伤心大哥,带我离开这里吧。」「噢,慈悲妹妹,我心情不好,想一个人静静。」快乐大组从慈悲身边经过,可是他太高兴了,压根儿就没听见慈悲妹妹的叫声。

突然,从远处传来一把声音:「嗨,慈悲妹妹,我带你走。」这是一位长者。慈悲妹妹太高兴了,他什至没有问长者会带他去哪里就上船了。到岸後,长者没说什麽就走了。慈悲妹妹非常感激这位长者。

慈悲妹妹於是问智慧爷爷:「是谁帮助了我?」「是时间。」智慧爷爷答道。「时间?」慈悲妹妹疑惑不解。「时间为什麽要帮我呢?」

智慧爷爷答道:「因为只有时间才理解慈悲是多麽重要啊。」

烦恼缠身

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找他的心理学教授,他对大学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感到无比的榜徨。他向教授倾诉一箩筐的烦恼:没有考上研究生,找到的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想着前途茫茫不禁悲从中来;想起女朋友可能忍受不了创业初期的清贫生活而移情别恋,就整日忧心忡忡。

教授细心聆听完他的倾诉,想了一想,然后问他:「你曾见过章鱼吧?」年轻人点了头。

教授接着对他说:「有一只章鱼,牠生活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的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活的无限情趣。但牠却放不下几个海底的珊瑚礁,伸出了八只长长的手臂,牢牢地缠住珊瑚礁,发觉自己动弹不得,於是诉说自己已陷入绝境,痛苦不堪。你觉得如何?」教授用故事的方式引导他思考。他沉默了一会说:「你是说我像那只章鱼?」他接着说:「真的很像。」教授提醒他:「当你陷入烦恼的习惯思维时,记得你就像那只章鱼,要影响你的八只手,用它们自由游动。缠住章鱼的是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桠。」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那我明白了。」

人的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关锁捆绑,但往往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是自投罗网的结果。不要作茧自缚,要松开烦恼的绳索。烦恼常是自找的,需要自己来松开烦恼的绳索。

别把烦恼带回家

美国一个农场的主人,雇用了一个技工师傅来安装农舍的水管。技工开工头一天,先是因车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再就是电钻坏了。最后呢,连他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也抛锚了。他收工后,无法回家。雇主只好开车把他送回家去。

到了家门前,技工邀请雇主进去坐坐。在门口,这位满脸晦气的技工没有马上进去。只见他闭目养神了一阵子,再伸出双手,抚摸着门旁一棵小树的枝桠。

待到门打开,技工一下子好像换了个面孔,笑逐颜开,和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深情的吻。在家里,技工喜气洋洋地招待这位雇主新朋友。

雇主离开时,技工陪他向车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做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 技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到外头工作,不顺心的事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门,这里头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烦恼暂时挂在树上,明天出门时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小树前面时,‘烦恼’大半都已不见了。”

是的,我们每天在社会上打拼,偶尔会遇到一些倒霉或不如意的事,因而心生烦恼。其中的许多烦恼,都与心情或情绪有关,因而是有时间性的。待心情平静下来以后,烦恼可能就消失了。

我们不妨学学这位技工师傅的方法,把烦恼暂时放在门外,不把它带回家去。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享受到幸福温馨的生活。

有人说家庭好比是一个“感情银行”,你把欢乐“存”进去,收获的是带利息的快乐;你如果把烦恼“存”进去,回报也自然是更多的烦恼。因此,带快乐回家,家里就会充满欢乐、一团和气。

把快乐带回家,对家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把一肚子怨气都发在家人身上,就会把家人也弄得很狼狈。因此,把烦恼留在外面,对家人而言是绝对必要的。当你坐下来,好好地和家人谈谈心里的想法时,家人才知道你的想法,也才能帮你整理思绪、稳定情绪。

在回家之前,最好抛开所有的烦恼,带着快乐进家门。因为你的快乐就是全家人的快乐。如果你怒气冲冲地回家,你的情绪也会感染家里人,这样就会使不良情绪恶性循环,从而给家人和自己都造成了极大地伤害。如此,岂不是很不划算?

另外看过一篇介绍台湾圣严法师的文章,里面提到圣严法师的“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圣严法师认为,“四它”可以广泛应用在任何事情上。

以最近出现的父亲杀子、携子自杀、苦恋自杀等社会案件为例,其实都可以用“四它”来解决。圣严法师认为,原本应该是避风港、安乐窝的家,因为家人把外头的风浪(挫折)带回家,因起了家庭风暴,事后又没有面对,反而选择逃避或绝路,把自己的问题牵连家人一起受苦。

遇到难关时,就是接受挑战的机会,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跟打球一样,要多多练习,才能打的好。这些练习的过程,就能积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