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他之前,忍五分钟

当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不爱你的人而言。

不爱你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曾经爱过你,后来不爱了;另一种是自始至终都没爱过你;而最坏的那种,是从来没有爱过你,却让你以为他曾爱过。

爱情原本就是人生中最疯的一部分,而在结束时,最让人发疯的一部分是,可能你还满心喜悦地计划着有他的未来,他却欠欠身,撤了,甚至都没有给你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对男人来说,清楚地分手是个艰难的任务,很多人只是长久地不再联系你,当你联系他时他表现出冷淡,经常说很忙,然后就以为你已经明白了。

不管怎样,至少我们已经明确了一点,他不爱你,也不准备跟你在一起。

如果爱有一个按钮就好了。按一下“on”,电源打开,按一下“off”,一切结束。

也许有很多人也这么想过吧。

可是,他爱过你(或他让你以为他爱过你),他单方面撤出的时候,你还在爱着他的惯性里。

你还习惯夏天的时候为他选最甜的西瓜,做最冰的果汁,吃饭的时候习惯迁就他去最辣的川菜馆,习惯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入眠,习惯看见适合他的衣服就掏钱包。

或者,他从未表示过爱你,但也从未明确拒绝过你。你约他吃饭,他有时候也会来;你约他夜里出来玩,他也会赴约,只是从来不单独跟你在一起。你觉得,他的态度总是“道是无晴却有晴”,好像,自己还有可以进步的余地,也许有一天,他会接受你。

很多故事和电影里表现过,一个女人不顾一切地对一个男人好,他一开始不明白,但历经波折之后,终于明白,这个女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自己早就不知不觉爱上她了。于是,happy ending驾着七彩祥云,来了。

只是,现实生活大多没有为你准备好这么多的波折。你很难有机会去跟一个人出生入死,生死不渝。为了救他,带上小青去昆仑山千里盗仙草?陪他跟天下所有门派对抗,之后隐遁江湖?在危急时刻救他一命?

不不不,实际上我们能做到的,不过是给一点关心和支持。甚至,如果你并不是那个已经要跟他共度一生的人,你能给的关心和支持都是有限的。他崩溃的时候你不能抱着他入睡,不能展现你所有的温柔和体贴,因为,他会找的第一个人,不是你。

而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心疼你、爱着你的人,是舍不得让你做这么多的。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就会凡事为他着想,不论是选见面的地点、吃饭的口味,或者他想做的任何事。跟我们一样,男人也是这样爱一个女人的。

他们舍不得你走太多路,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会选你最爱吃的菜系,自己陪着甘之如饴(好吧,当热恋的激情褪去后,至少还可以选两人都喜欢的馆子而不是只迁就一方)……

相信我,大多数男人比女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跟谁在一起。

如果对方说了已经不爱你,相信他。

如果对方从未表态过接受你,相信他,他真的不准备接受你。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爱着他的惯性里,就先告诉自己,联系他之前,忍五分钟。

不管是准备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准备QQ或微信。

停住你准备点向他名字的手。

这五分钟,你可以看一篇短小的文章,它为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可以吃一颗苹果,它为你提供维C和健康。

可以敷上一张面膜,它帮你保持肌肤鲜嫩。

如果在办公室,你甚至可以处理完一个订单,这个订单也许会为你带来一份不错的收入,甚至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

五分钟后,可能你就不那么想跟他说话了。

其实,通常跟这样的男人,你也并没有多少要说的。

对已经决定放手的人,恐怕要说的话都不那么令人愉快。讲述幸福的过去?它正在消失。谴责对方的负心?那只会带来尴尬。勾画美好的未来?相信我,如果有这个打算,他不会离开你。

而那些跟你从未开始过的男人,恐怕一直也不会有太多话可说。经过一段时间,两人都不能在一起,足证至少到目前,你们都没在一个频率上。换言之,也就是没在一个世界里。

而你生命中宝贵的五分钟,可以用来做多少美好的事啊。

最可怕的友谊是:我希望你快乐,但你不要比我更快乐

我拉黑了一个朋友。

这样的决心下了很久,终于在这个夜晚忍无可忍地发作。

不知这是第几次,我错过了她的一个电话,于是她死命地再打十个,我错过了一条微信语音,就收到了轰炸般的留言,就连常年不用的qq和messenger都不能幸免,忘记关闭的提示音在手机上响得此起彼伏。

我的朋友似乎用尽了全部方式来找我,她恨不得把这个世界翻个底朝天,就像在找一个突然消失的情人。

你一定以为她遇到了天大的事情,可是我的电话打过去,却听到这样的回复:“哎呀,干什么去了?怎么不接电话?你现在怎么这么忙,我找你聊天都找不到!”

她要聊的天,是昨晚突然失的眠,早上遇见的超速司机,中午买的芝士汉堡,周末看了一整天的电视剧……然后话锋一转,变成对我生活里每一个细节的逼问,我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童,老老实实地汇报自己的行踪,可是不管聊到我生活里的什么改变,都会有一句斩钉截铁的论断,让一场谈话彻底失去了温度。

“哎,你怎么能有那样的打算呢?我一点不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我要是你,绝对不会这么做。”

于是我这个一向宽厚的老实人,也在这样反复发生的负能量谈话里有了情绪。

仔细回忆这几年,她在我生活里扮演的角色,带来的正能量似乎越来越稀薄。不管我在生活里做出怎样的选择,似乎没有一件事会得来她的支持。

当我想要尝试去换一份薪水和技术含量都高一点的工作时,她皱紧眉头反对,“你除了现在的这份工作还能做什么?”

当我因为房东态度差而计划搬家的时候,她双手叉腰直白地表态,“我不觉得你应该搬家,你或许会遇到更差的房东!”

当我厌倦了大城市的拥挤和繁忙打算搬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她用一种愤慨的姿态面对我“为什么想去别的城市,你到时候过得不好,肯定要回来的!”

我长胖时,她第一个说,“哎呀,最近是不是胖了,哈哈哈!”而我瘦下来时她又寂静无声。

我们去超市一起买东西,她会对我拿起的那袋打折的水果说,“我从来不买降价的水果,都买最贵的!”而当我攒钱许久买了一部相机,她又反过来指责我,“买那东西干什么?就知道浪费钱!”

我一直把自己开了几年的破车当做宝贝,她每次看到我都挑起眉毛,“你怎么还不换车啊,看看这掉漆的门,雨刷都上锈了……”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争论那些刀子嘴的朋友到底是否只是“性子直”,我感慨,哪有真正的朋友舍得用一句句带刺的话让你受到那样无谓的伤害?

可是仔细想想,我几年前认识她时,她绝对不是这样的。

那时我正在经历人生中的艰辛时刻,是个贫穷又辛苦的姑娘,每天灰头土脸地奔跑在打工的路上。我的朋友总是会对我照顾有加,安慰我鼓励我,给了我在苦难岁月里很多温暖的力量。

我曾经把她当做非常真心的朋友,愿意把我所有的苦闷和开心讲给她,我也无比羡慕她安稳的人生,把她当做一个可以学习的人生挚友,希望我也能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

可是当我的生活真得一点一点好起来的时候,她却换成另一种姿态,警觉而紧张,不再愿意做一个支持者。

从很多次不欢而散的对话里,我想我渐渐读出一种声音,从她的内心漏出来,带着她没察觉的高分贝,“我希望你快乐,但你不要比我更快乐。”

久而久之,我不再愿意和她分享我的生活。每次一起吃饭,我都要看着那双批判的眼睛,迅速在头脑里做着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的功课。

这样的压力,让我渐渐悟出了一条规律,我只能向她展现不好的那一面人生,要隐藏好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因为不知道哪件事就会触动她敏感的神经,让她的每一句话里,都藏了刺,要扎破我毫无防备的小威风。

我说的话题永远只能是“我的工作特别不顺心,我最近好像长胖了,我住的地方太吵离上班的地方又远……”我要在心底埋得死死的事情是“我最近得到了稿费,我换了车,我每天都在跑步,我打算去学日语……”

这些种种,终于给我们的友谊画上了休止符。

我想起另外一些友谊——

几年前申请新西兰签证的时候,要用信用卡在线支付,如果没能及时付款就保不住名额。我内心焦急无比,在沈阳给贵阳的朋友打了电话,朋友二话不说,五分钟之内帮我全部搞定。

我出书的时候,我那个从没在朋友圈发过新鲜事的闺蜜小词,第一次在上面为我发了广告,告诉身边所有人她的朋友出了书,比我还情绪高涨地为书做宣传。

我开始健身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给我发来很多关于跑步的常识,还不时叮嘱我注意保护膝盖不要忘记做拉伸,我记得她说过,“看见你变得越来越好,真的太棒了,坚持住!”

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不嫉妒不挖苦,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无私地提供帮助,也愿意为我人生的任何一点小收获鼓掌,我们在人生这条辛苦的路上,彼此搀扶,彼此鼓劲,一同把生活变得幸福充实有意义。

我们是世间渺小的存在,攀比永远是种无用功,外面的世界总会有比我们拥有更好生活的人。作为独立的存在,一个人不可能靠压低别人来提升自己,可是有的时候,说起来奇怪,恰恰是因为一个人的进步,对友谊产生了巨大的考验,让很多感情可惜地崩溃瓦解。

我人生中所有得来的东西,全部靠双手,没有一丝一毫地投机取巧。我自知没有足够的聪明,凡事都肯付出双倍的努力。

我理解每一个人生活里的辛苦,尊重每一个朋友的选择,不管他们决定去做什么,只要有足够的理智,我都无条件地鼓励和支持,愿意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默默的帮助,而不是站在他们要经过的半山腰,嘲笑他刺激他,狠狠地踢上一脚。

真正的朋友,要大度到可以接受他比你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生活得更幸福。

友谊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你当初那个穷酸的朋友,如今比你有了更好的生活。

女人的见识比美貌更重要

张爱玲说,女人是同行,以“同事”的眼光看,女人为了美丽真是不遗余力。

身边有个女友,和男友步入感情平淡期后,就陷入了惴惴不安之中。男友在设计院上班,每日工作超过18小时,而她待业在家,闲到发慌。

因为无聊,她不时会打电话给男友,东拉西扯,最后的关键问话是:“你爱我吗?”男友的回答越来越敷衍,她就越不安,情急之下,想到了整容。先是偷偷的,做激光、冻结脂肪、除毛……最后终于发展到,趁男友出差,去医院开了眼角。

但这努力并没有让男友“回心转意”,相反的,每日疲于生计的男友,觉得只会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她,荒谬又无趣,纵然眉眼修整得精巧,却也无法激起他的爱慕。他们最终分手。

这故事让人心生感慨。女人为了美貌吃尽百般苦头,但别忘了,倘若光有肌肤眉眼之美,没有智识和能力的支撑,那皮囊很容易在岁月的刮毁下,摇摇欲坠,逐渐坍塌。

你看同样是香港娱乐圈鼎盛时期的女神们,钟楚红和林青霞就保养得宜、气质出众,细看去,她们都比年轻时有了稍稍的发福,面容也不免攀爬一些皱纹,但因为她们始终都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林青霞写书,钟楚红摄影,她们不躺在从前的黄金时代上黯然神伤,而是努力填充自我,丰富内心,所以展现出来的,也是带有岁月感的雍容和美丽。

相比之下,脸庞紧致得有些怪异的关之琳,就显得不那么愉快,倒不是说离婚就是失败,而是她恃美行凶一辈子,忘了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还是灵魂的契合,而非美貌和财力的两两相对。

如果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智识来保护那美丽,那不仅容易被判为花瓶,还可能被觊觎、被伤害、被看轻。

很多女人总以为,一遇良人,就能从此高枕无忧,但其实从来没有良人和恶人这个对立的标准可言,当你足够强大时,能够随时从一段糟糕的关系里脱身时,就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相反的,如果你只是以弱者的身份存在,需要怜惜、需要保护,那么最初觉得你楚楚可怜的人,最终也会让你变成可怜的人。

这话说出来真残忍。可是这世上或许从没有良师益友般的爱人,没有人会拦腰抱你起来看世界,相反,他们会仗着你看不到事物的全貌,胡乱骗你。当强者面对弱者,嘴里说着爱,手上却总忍不住,趁火打劫。

亲爱的,只要对镜贴花黄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在当代,见地比美貌更靠谱。

我听过一个八卦,一个男人和妻子白手起家创业,几年后他们坐享上亿身家,此刻男人看自己的妻子,就看出了百般的瑕疵——皮肤太粗糙了,眉眼凶了些,噢还有,她为什么就不像公司里的职员那样,用崇拜的眼神看他呢?

于是男人心生倦意,不到半年,提出离婚,妻子走得很平静,她懂得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更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道理,她不哭不闹,清空了自己的衣柜。

男人也很顺理成章地,找了个娇媚的年轻女孩,起先一切都是妙不可言,女孩的软语温存,给了男人极大的慰藉和满足,但渐渐的,他们之间变得没话聊——女孩只关心这一季又流行什么包,头发该换成什么颜色最衬皮肤,而男人面临的问题则要艰难得多,商场倾轧、公司变动,这些沉重的话题,他不知该如何跟女孩说起。

偶尔提一两次,女孩也只是用嗲嗲的“不要紧啦”来回复,男人突然意识到,那莺声燕语并不能给他切实的支持,反而是前妻当时直率、朴实但一阵见血的讨论,更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男人终于懊悔万分。

这不是一个用智商让男人回头的故事,我们真正想说的是,和肌肤的莹洁、五官的精致、声音的温软相比,更能让你扎根于广阔大地的,是你的才华和见地。前者多少有些“娱人”的性质,而后者,则是悦己。

悦己是让自己活成一块海绵,随时准备像吸取水那样,吸收营养、丰富自我。

这样的女性,哪怕有朝一日老了,眉梢眼角也俱是智慧,一举一动皆是修养。美貌是跟岁月的一场必败的争夺战,再怎么小心维持,都是盛极必衰。

然而见地不同,它可以通过时间来沉淀,让你拥有谁也夺不走的优雅和风华。

早先有句俗谚,说女人是“头发长,见识短”,意指女性的百结愁肠,也不过是因为生活区域太窄,阅历太浅,读书太少。后来流行的又是职场白骨精——年轻骨感精英的女白领,一身潇洒的套装,和男性平起平坐在会议室,共同竞争于写字楼。

但能力的提升从不意味着美丽的放弃。人生从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一道填空题,我们把梦想、事业、爱情、家庭这些选项,一格格尽力填充。这样的女人才愈显丰盈,这样的人生才够得上圆满。

我们既要宽阔的见识,也要乌黑如瀑的黑发。既要叱咤职场的自信,也要三口之家其乐融融的温馨。

做个有趣的人比一切优秀都重要

“我就是想不通,他到底为什么喜欢她不喜欢我…”茉莉小姐擦掉一滴颤巍巍欲坠的眼泪,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马卡龙,”我真宁愿他最后选择的是个比我强的人,至少让我输的心服口服啊。现在这算什么?算他瞎了眼还是她走了狗屎运?”

我们看着她的忿忿不平会心一瞥,想起她倒追男神三年未果的苦恋,如今被他人一朝轻轻松松摘了去的不甘和失落,便立刻宽容了她那不饶人的刻薄。

茉莉小姐恶毒的伸出纤纤玉指“那女生大概有这么高”她指指自己的肩膀,“大概有这么壮”她比划出两倍的腰围。“满脸都是双下巴!长得一点也不美,也没觉得有多聪明伶俐”,她白眼三连翻的像是背过气去“连王国维是清代人都不知道,还以为是跟周国平一个年代的人,真是贻笑大方。”

她痛快的吐槽一通得出结论“这个女生跟他在一起,肯定是那种卑躬屈膝俯首帖耳逆来顺受的类型,所以鲜花才总是插在牛粪上。”

“所以啊…你也要赶快去找自己的牛粪。”我打趣她。

“我才不屑跟那些人在一起呢”茉莉小姐嫌恶的撇撇嘴,“整天就知道讨论工作,吃喝玩乐和球赛游戏,我喜欢的人一定要有深度,可以谈人生谈未来谈文学的灵魂伴侣。”她眨一眨明亮的杏仁眼。“每天跟公司那些男的一个桌上吃饭听他们聊天,我都自己在玩手机,他们一个小时聊天的资讯还没我刷十分钟知乎获得的长进多。”

抛开失恋之后突如其来的刻薄和怨毒不算,茉莉小姐确实是个内外兼修的优秀美人,就凭她化完妆活像年轻时候的邱淑贞的模样,和一双大长腿一副马甲线就足以胜过绝大多数的同性,偏偏好皮囊下生了一副玲珑心,自学着两门外语会插花懂茶艺好读书,又没有公主病和玻璃心。

我看着她袅袅婷婷消失在暮色中的背影,都觉得有点遗憾,果然爱情这东西全凭感觉,跟个人是否优秀根本无关。

见到茉莉小姐的“情敌”,则是在朋友力邀的一次登山活动中。在车上的时候我正好坐在她前面,出于好奇忍不住偷偷回头多看了几眼,虽不像茉莉小姐描述的那么面如无盐,可绝对也是个掉进人堆就找不到的姑娘。

她并不是那种活跃又热情的自来熟,在发起人要求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甚至有一点腼腆,也并不是那种心细如发体贴入微的性格,车子刚刚开动她就发现忘记了带水壶,伸手去接邻座递来的纸巾时也毫无意外的狠狠碰撞了男神的头。

我有一点点理解了茉莉小姐的不甘心,脑海中全是她的大白眼“至少让我输的心服口服啊…”

车上的人很快开始热络起来聊天,最初永远是女同胞在聊八卦,某位歌手吸毒某位影星公布恋爱谁谁谁爱了谁谁谁,一会变成男人们在讨论球赛,某位明星某个赛季更看好谁。都是茉莉小姐最不屑一顾的“浅薄”话题,那姑娘却聊得饶有趣味,看得出并不是某个领域行家,却能适时的蹦出一点冷幽默让讲话的人不必冷场。

当我们都爬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路过一条小溪,她欢呼一声连蹦带跳的跑过去,一步没站稳立刻绊了一个姿势毫不优美的趔趄,然后回头对着他不好意思的扮个鬼脸,蹲在小溪边一边撩着水一边哼着歌。我立刻脑补出茉莉小姐那一贯优雅从容的身姿,和她对大街上拉着手蹦跳的中学女生那句评价“幼稚,一点都不端庄。”

那姑娘抬起头来的时候,大家都一乐,她不知从哪里拾到了几粒红透的枫叶种子,撕开贴在了鼻子上,配上她折叠成牛角状的青灰色帽子和故意做出的凶狠表情,远看上去像极了牛魔王。

烧烤时她像男人一样随意的蹲着,一边帮忙点火,一边笑嘻嘻的回过头跟别人聊着世界十大马桶的排名,那笑脸在阳光下近乎透明,莫名其妙的,就让人忽然有一种感受到生命力的感觉,澎湃又简单,愉悦又轻松。

这样的感觉是茉莉小姐不会让人有的,她永远都正襟危坐,永远都挂着标准笑容维持着优雅的身姿,永远都不会蹲在溪边玩水,喜欢讨论的是黑泽明的电影,阿西莫夫的科幻和黄碧华的小说,她从来不屑俯就那些吃喝拉撒睡的世俗话题,也从未恶搞过自己去娱乐任何人。

秋日的月亮让人觉得美,接地气的烤红薯却让人觉得快乐。

真心话大冒险的时间,有人问男神“说说你为什么喜欢XX。”男神毫不犹豫的回答“因为她是个有趣的人,跟她在一起,不会压抑也不会觉得无聊。”

姑娘在一边羞红了脸揶揄他“这样啊,我还以为是你觉得我美呢。”

引起一片善意的哄笑“你美,有趣的姑娘最美丽。”

你有没有觉得,有趣要比优秀更难?

做个优秀的人要靠着一股拼劲一腔好强和一副好头脑,而做一个有趣的人,却需要一副赤子般的热心肠。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可能为你的优秀而略微屈服,却从不会因为你的赤子心肠让出一条路来,所以带上盔甲永远比坦诚待人容易,相信和接纳永远都比怀疑与拒绝更困难。

你从来被教导要去做个优秀的人,要内外兼修要腹有诗书要仪态万方,可从没有人教过你,要去做一个有趣的人和如何去做一个有趣的人,将这无趣的世界活成自己的游乐场。

我曾经在少年宫的门外见过一个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年龄,背着小提琴包的身影挺拔的像是小白杨,可皱着眉头的神情像是个看穿红尘万念俱灰的老头,远处的草地上两只小狗在撒欢打闹,十分憨态可掬,他停下脚步站在那儿看着,飞快而短暂的笑了一下露出一点年轻人的朝气,一瞬间笑容敛去,又像是怕被什么东西抓住一般低下头匆匆赶路。

他长大以后,应该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吧,我猜,世人眼光中有才多金的青年才俊。可是大概,他永远也不会成为那个有趣的人吧。像茉莉小姐一样,优秀着无趣着孤独着,在寻找另外一个优秀而无聊的灵魂。

他们大多半的生命力,都早已耗尽在每天维持成熟优秀的外在和与懒散幼稚内心的死磕搏斗中,没有余力爱自己,也没有能力将自己的生命力打通流动给他人。

你可以努力,可以严肃,可以内向,可以以一千一万种方式做个优秀的人,但是请千万不要舍弃自己的有趣。

对一切未知报以好奇,对一切不同持以尊重。去接纳并且喜欢自己,不再遮掩任何欢愉,尴尬,羞涩与失落,去做一些接地气的事情,让自己用心去喜悦,而不是表情。然后用你澎湃的生命力去唤醒另一个人。

你只有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能遇到另一个有趣的人。

因为有趣,就是人生中最高程度的优秀啊。

不必太较真,爱里的细节

昨天聚餐听女友谈起她最近失恋的故事始末。对细节控来说,她之前遇到了一个很符合她期待的男子,感冒了会给她买药,饿了会给她送来零食,过马路会轻轻地扶着她,疲惫时候会给她暖暖的拥抱,更要命的是知道她不喜欢吃葱,好几次,在外就餐有葱花的面条里,细致又默默地挑掉了葱花再放到她面前。她自觉眼眶潮湿,不知道是被一碗面氤氲着的热气还是心里如潮的感动几乎弄出了泪水。

然后故事的结尾是,交往了近一年,见了家长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男人最终还是抵抗不住家庭的压力提出了分手。因为他妈妈的理由是找算命先生合婚过了,生辰八字不合。

哭笑不得,那个细节做的如此无微不至的男子,这时候也就那么轻易地让爱情被这种粗烂的理由所打败,没有尽力拿出自己的血性来呵护一段感情,而任由一个爱他的女孩受伤。

想起另外个单身女友,也是个细节控,毕业多年,交往过多个男朋友,每次都是各种细节问题闹分手。有次她交往的是一个理科男,说自己工作不顺,和男朋友谈及的时候,他居然默默地看着她,拍拍她的肩膀,她多期待他能说出一句:大不了不要工作了,我养你。可是他却连说这样一句话的魄力都没有。

还有次她拿了他的信用卡,说好了绑定用,说对方居然设置金额限制,一个月只能刷一千块,现在买件衣服就没了啊。

她感慨:像我这样的性格,难道会真的叫他养我吗?连一句甜言蜜语都没有哄哄,连这些细节都不在意的男人,能证明心里有我吗?

她抱怨各种类似的细节,而我恰巧认识她所说的这个前任。有一次聊天中,他跟我说:她实在太爱较真了,都是一些非常鸡毛的小事,一定要计较受伤,我都觉得莫名其妙,说她没事找事她就生气,一生气又直说我不会哄,真是太累了。

因为她控诉的细节实在太多,我随便列举了上面两条问了问,他很错愕地回答:我们都是工薪阶层,说假话有什么意思呢?何况我知道她不工作会焦虑啊。至于信用卡,我是真心为以后小家打算的,她淘宝买买买一直自控力那么差,设定限额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着想嘛。

瞧,理科男就是这么本色直白,有天清晨,天那么冷,我突然也很想试试女友说的这个细节,矫情地在被窝推推床旁自家的理科男,叹气道:这么冷的天呀,真不想起来。好在我原本也没期待他来句:不要上班了,我养你。不然准被他那句话气倒,因为人家也干脆地说:闹钟响了就立即起来,别拖拖拉拉。你不是一直在喊自律吗?

呜呜呜呜,只好悻悻地立即起来,背单词,运动下,整理外带的餐食,一边做一边想,其实他是知道懒散多年的我是多么渴望改变现状想做些调整,他冷静不带感性的回答其实是对我的督促,这样的理科男才是我的大爱啊。

有时候,我们在爱里会对细节格外在意,觉得如果连这些细节都没符合我们心意的男人,是不是根本毫无在意你,又如何值得托付一颗心?有时候沉浸在细节里无力解答,敏感如斯,时常被无意的伤口牵引的隐隐作痛,更或者那些潜伏的被细节侵蚀的伤口被不断地发酵,而对方可能很无辜中枪。

我个人觉得男女两性的思维差异以及个体的性格特质决定其实细节和整体有时候不可兼得,只能忽略部分细节或者不那么苛责细节的完美反而更把握整体性。你很难要求一个人在大局做的很好的前提下又对细节有着无比确定的把握。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有些人天性草率些,但是宏观的调控能力很强。有些人更细腻,容易专注细节,但是宏观格局弱些。

在爱里,不也如此。何必一定要信奉鸡汤作家所言的:爱情里,细节决定成败。总是细节为王,无所不在的细节,根据细节的技巧来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去逐一对号入座。

这些言辞混淆了局部和全局的概念。爱里的细节影响很大,我只是觉得过度较真细节有失偏颇。我更认为在意细节的同时,更要看到大局,看到他的性格特质是否与你合适,看到他在这场情爱里所愿意承担的责任和对你的宏观付出。

不要无限放大爱里的细节,有窝心也有塞心时刻,人也不会一下被细节撑死或者饿死。也不需要因为一些芝麻蒜皮的琐碎列子来上升到人格的高度来否决整个人。这样的直线思维都不可取,不如平淡些,记取你平日的温暖,也可以遗忘你无意的疏忽。

因为总有人愿意温情暖暖地在你发脾气的时候跑遍整个城市,只为了买回你喜欢吃的食物;有人在努力的业务谈判只为了赚更多的钱,让你们的未来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生活选择权。后者在细节方面也许没那么到位,你能完全通过细节否决他对你的爱吗?

毕竟我们绝大部分人为生存奔波,在和残酷现实的厮杀间隙,还要在疲惫的生活里追寻梦想,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和心思都专注在细节上。

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在爱里过度较真细节累人累己?其实可以理解,看多了爱到惊天动地的言情小说,看多了痴情的玛丽苏剧,谁的心里不曾住着一个永远的少女,渴望被宠如小公举,做资深被爱族。

白雪公主,灰姑娘,那些救她们脱离庸常的不是王子便是虚拟的霸道总裁好不好,现实中“我们都生活在地球的表层”,要为生存劳心劳累,被无微不至地妥妥宠爱呵护到每个细节里的女子有多少?更何况即使短期做到了,能做到“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有多少?

这种期待感其实是忽略了人性和现实的幽深绵长。首先要纠正的是自己的心态,而不是归因于所遇的男人都经不起细节推敲。

人生从来都是对等的,所有根源一样反衬了受伤者的问题所在。你号称多么在意女性心灵自由,有没有骨子里渴望一心只想被动承载更多更好的爱,以至于总是为细节所伤;相爱容易相处难,你有没反思过用多少的宽容,担当,智慧来化解亲密关系里存在的细节问题?

我这么多年见过好多真实的例子,那些藏在细节里展示的柔情蜜意未必是最真最好的爱,为你一碗面里细致挑掉丝丝缕缕葱花的,也未必是那个愿意承担责任陪你到老的男人。

如果我们彼此知晓你爱我,我爱你,我们绝不轻易地怀疑对方,我们可以不那么较真因为疏忽而导致的小细节,因为我爱你的不完美,我不舍得让你累,在这个疲惫复杂的世界里,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彼此有趣轻松,并肩而立努力前行,找回属于各自的经济独立和心灵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