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送上独一无二的祝福

  每年过年,我都很期待收到N的短信,因为那是独一无二只发给我一个人的祝福,而且,我知道这条消息不会在年三十至年初三任何一个享受假期或者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收到,它往往出现在上班第一天,心里依旧带着年味,手头却有了充裕回复的时间。
  
  十多年前,N是我的同事,那个年代,千万级别的媒介客户不像现在这么普及,N手上有4个千万以上的客户,是毫无疑问的业务大咖,他的客情关系维护几乎是行业里的样本。
  
  当年的手机时代,N和我讨论过年发短信的规则:
  
  第一,不要群发。那种没有称呼不带落款从网上摘抄的段子必定湮没在海量信息中,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印象,甚至,假如别人没有存你的手机号,便陷入了“猜猜我是谁”的困惑中,微信时代也一样,如果对方没有设置你的备注信息同样不知道这条千人一面的消息是谁发的。
  
  第二,最好别在年三十到年初三之间发。多少人跋山涉水只为回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最大的体谅不是送祝福,而是不打扰,或许有人觉得在家人面前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是朋友多混得好的佐证,实际上,靠发短信维系的关系往往算不得太近,至少没近到抄起电话直接问候的程度,所以,体贴比殷勤更重要。
  
  第三,别发太长。那种“送你九个祝福”的段子,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看到第四个,真诚简单,反而印象深刻。
  
  说完这些,我请N再教我点给客户发短信的技巧,他坏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小姑娘不要老想着技巧啊捷径啊,最大的技巧是用心,就像最高的情商是待人真诚一样,越往后你会越明白。”
  
  也正是那一年,我收到了他的第一条过年短信:“筱懿,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都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新的一年,愿你看到更少的屁股更多的笑脸,当然,不看尽屁股,怎能看到笑脸,哈哈。”落款是他的名字。
  
  当时,还是老板行政助理的我会心微笑,这条消息发给初入职场的姑娘,励志而不鸡汤,说到我的心里。
  
  于是,开年上班,我问N上哪儿找到这么多特别的内容给每个人写不一样的祝福,N说,这可不是临时找的,大约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短信的内容了,预备发给哪些人什么话,事先想好编辑好,存储在手机里,过了初三再发送。
  
  短信要么不发,要发就认真发。
  
  他说,思考信息内容的时候,也是梳理人际关系的机会,想起与这个人的点滴交往和情分,各种感触涌上心头,落到键盘,必然是独一无二的问候和情谊。我又问N每年发那么多短信累不累,他惊讶地看看我:你以为我是按照通讯录一溜儿发过来?人哪有那么多朋友,值得发短信的人再多不会超过100个,其余发不发都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细节决定成败,一条短信就看出了我和N维护朋友圈的差距,接下来的十年里,我几乎都在向他学习。
  
  冯仑曾经说,人一生中所交朋友的极限大概是10个、30个和60个。
  
  所谓10个,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去找别人借钱,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能借给我们钱的人不会超过10个,这些人是最亲密的朋友,是我们的安全底线。
  
  30个则是时不时有通讯的朋友,比如毕业之后还保持联系的同学,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彼此还想念着惦记着,这样的朋友大概在30个以内。
  
  而60个就是关系相对淡的朋友,看到这个人的名字能知道对方是谁,只是好久没有联络,类似十年没见的曾经的同事。
  
  所以,朋友这个概念再宽泛,人一生中交到的朋友也不会超过100个。
  
  这100个人里,60个人是流水席,因为某件事和我们相识,事情结束便失去了联系的理由,慢慢从60个人中消失,被其他新人取代。而前10个人是最稳定的,剩下的30个人则处于中间状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即便一个人的朋友圈或者手机通讯录里有成百上千人,称得上朋友的也就这么百把人,给这百把人每人送上独一无二的祝福,还是能够做到的,所以,何必撒胡椒面般群发一些谁都记不起来的短信呢?
  
  友情不是流水线,无法批量生产,能够有一定交情甚至感情深厚的,基本都是私人订制,这样的朋友,早已超越了“人脉”的意义,值得用独一无二的祝福去表达和维护。
  
  大年初六,我像往年一样收到了N 的新年定制微信:筱懿,时常来往机场看到你的书,真为你骄傲,来年新书大卖,一切顺利。
  
  落款是他熟悉的名字,附注了一张在浦东机场拍的我的书的图片。
  
  五年前,他离职创业,现在把自己的广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
  
  只是,想起那些年,他比我大三岁,却和我同时同校毕业,高中中断学习做了三年生意,之后返校复读高考超过重点线,所以,当我学生气地行走菁菁校园的时候,他既书生又江湖地在学校附近开了VCD放映室、餐馆和书店,这些“连锁产业”让他比一般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也更豪爽和义气,他经常带头大哥似的说出一些简单粗暴的言论:
  
  “我请一个人吃三次饭,ta一次都没有回请我,基本就把这个人从朋友名单上划掉,一个特别小气或者不开窍或者迟钝的人,在任何方面都很吝啬。”
  
  “女孩子不要动不动就麻烦别人做芝麻绿豆的小事,小便宜占久了你和人家的情分就只值这点小事,真正摊上大事需要帮助,人家反而会躲开。”
  
  “过年不要群发短信,很少有人会记住没有感情温度的信息;回复消息把人家名字带上,不要笼统一个谢谢,有名有姓有称呼,是定制版的尊重。”
  
  这些粗糙的话在曾经青涩的年纪说出,虽然有些嚣张和稚气,却也经过了漫长时光的验证,尤其三次饭的言论,我在后来的生活中屡试不爽。
  
  如今,看过百转千回的热闹,经历了若干次过年的鞭炮,再想起这些粗砺的表达,依旧认同他那句话:
  
  真正的朋友,值得我们送上独一无二的祝福。

至少还有你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们十来岁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同学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点,小学同学已经在家门口守候,中午喝之前,还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还有初中同学的聚会,万万不可被酒冲昏了头脑,可酒杯一端,誓言烟消云散。
  
  一个班级,是否可以常常聚会,一来要看上学时期班级的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来要有几个热心张罗的人,用他们的辛苦与热情点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还留的同学,第三,还需要组织者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总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聚会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级,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学从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在日常聚会之外,还开创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传统,因为“开学了”。
  
  有一次在飞机上,看杂志上一篇对导演康洪雷的访问。他和我一样,也是内蒙人,每年,他都会回草原,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就说过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顺利,同学们和自己都会很释然:这小子没变,还是咱们的那个老同学。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只好合上杂志,再没看剩下的半本。没办法,感同身受。
  
  大学同学不在草原,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学如马三立般留下一个经典感慨:每次咱们班聚会,我都只记得前半截,后半截都是下次聚会时同学们讲给我听的。因为每次后半截,我都喝多不记事了。
  
  其实,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样。
  
  大学入学二十年,我们组织聚会,起名“至少还有你”,用意十分明显,不管怎样世事无常,不管路途顺还是不顺,不管眼泪多于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还有你。
  
  在聚会前,我们收集了每个同学提供的校内旧照,稍加编辑,制作成一个大大的专辑。在聚会的开场,我们几十个中年男女,重新汇聚在校园内原来的教室里,老师们也都请了回来。一开始,就是老照片播放,二十年的岁月,不要说有时认不出别人,估计连自己都难以辨认,在一片“这是谁”“这是我吗”的七嘴八舌中,慢慢地,开始“老泪长流”,师生都如此。这时,看着有人带来的孩子依然快乐地在课桌间游戏,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错觉,这是过去,还是现在?二十年时光真的消失了吗?
  
  在同学的聚会中,常常会有笑话。比如一位男同学对一位女同学敬酒,真诚地借着酒劲说道:“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座哄堂大笑,男同学只好干杯为敬。
  
  聚会时,同学们的惯常语是“没变没变”,大家互相陪着慢慢变老,自然觉得彼此没变。但隔一会儿走进校园,看着校园里年轻的师弟师妹们,正和自己当初上学时年龄一样,大家才哑然失笑,“没变没变”,纯属自欺欺人。
  
  有聚会就离不开音乐,一次,我们将过去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与舞曲,编辑成二张CD,长达两个半小时,聚会中的舞会,正是在这过去的旋律中行进的,而在这熟悉的旋律中,大家似乎得以安慰,不觉年华老去。
  
  还有一次聚会,晚餐也结束了,舞会也结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犹未尽,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将所有现在能想起来的上学时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脑海中一片空白。
  
  2009年就更宏大,毕业二十年,于是组织了全年级的聚会,之前光策划会就开了近十次,最后几百人云集校园,踢球、跳舞、大联欢会。组织者尽力,同学尽情,学校尽心,成为又一段难忘的记忆。以至于一年后,很多同学又要组织庆祝大聚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聚会。
  
  聚会固然好,然而副作用就是,聚会之后重新回到现实中难。并且岁数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让你产生幻想:人世间,为什么不能一直上学到永远?正是在这样的失落中,一天一天,艰难地从纯真校园岁月再回现实的混乱世界里。而同样难的,是从干干净净的同学友情中,再回到人心隔肚皮的竞争或拥有距离的环境中。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正因此,才有了同学聚会的价值,也才使同学聚会日益时尚并大踏步向产业方向发展吧!
  
  对于我们,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得亲情的成分进一步发酵。
  
  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一些日子才不那么难耐,起码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交往的质量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女人不能缺的朋友

  女人一生不能缺哪几种朋友?

  发小。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你可爱的故乡,有一起下河摸鱼的玩伴。那种记忆叫童年,那些玩伴叫发小。这些人带你重拾童年,柔柔暖暖的情愫牵扯着你的心,童年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回不去,或许,只有在记忆里重温。发小是见证你童年的人,他记得你的花裙子,笑话你很爱哭鼻子,在你思念、无助时,找儿时的发小聊聊,纯真的心能得到片刻宁静。

  闺密。偷得浮生半日闲。在一个暖暖的午后,电话邀约几个闺密出来消遣,美美容、喝喝茶,身体放松的同时,扯个闲磕,老公孩子,衣服厨艺,新闻八卦,胡吹神侃,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着边际,没完没了。心里的苦水倒了,紧皱的眉头舒了,轻装上阵,整个人都精神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绝对美哉乐哉。

  异性死党。有一种男人,比朋友更亲,比情人更坦然,这种朋友你可以称他为“异性死党”。你们或许是工作上的拍档,或许隔行如隔山,生活上他仿佛是你的大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却让你感觉是那么自然。你们不会常在一起,或许见面也是有事商量,远远地看他,大方得体地和同事交谈,你微笑,没有任何非分之想。你们的配偶知晓你们的关系,但都相信你们,大家见面都很平和,拥有这样的朋友要靠缘分。

  忘年交。在你年轻时,交个年长的“忘年交”,他(她)丰富的阅历、宝贵的经验会一点点地影响你,让你逐步走向成熟,此时的“忘年交”会让你少走不少弯路;在你年老时,交个年轻的“忘年交”,年轻人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活力也会改变你,让你看到从前的影子。此时的“忘年交”,会让你的心更年轻,有益健康。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1.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2.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人士。

  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3.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4.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

  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5.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6.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

  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7.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8.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9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10.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无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11.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天,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12.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3.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14.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15.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真的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