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曼哈顿中央公园一头名叫吉斯的北极熊在两年前患上了过度活跃症。
整天不停的游泳,经过专家的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吉斯的情况,引起各方关注,成为各式商品和画册的主角,其中一款明信片是“吉斯看医生”,吉斯躺在床上,接受心理医生的发问。
原来凡是不停的做某一件事,便是心理有问题。不停的游泳、不停的跑步、不停的吃、不停的节食、不停的赚钱、不停的说话、不停的说谎、不停的工作、不停的逃避、不停的要求别人称赞、不停的骂人、不停的挤眉弄眼吐舌头,以致不停的找男人、不停的找女人、不停的找人上床、不停的找人爱自己、不停的负心、不停的爱上别人,都是病。
无论是不停的爱上别人或不停的负心,最后也和不停的游泳的吉斯一样,是会疲累而死的。
吉斯不知道自己有病,但专家知道。
不停的爱上别人或不停的负心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有病,他们取笑那些不停的吃的人,厌恶那些不停的说话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病人,只是病征不同。
唯一不是病的是不停的呼吸。人不停的生活,也是一件吃力的事,却不能停下来。
有时候,我怀疑那些懒惰的人是智者,他知道不停的生活也是病。
标签: 励志
心墙
小时候,我家四周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我常站在田埂上对别的小朋友说:“田间的那栋房子就是我家,这块田则是我家的院子,你们随时都可以到我家来玩。”
七岁的时候,我搬进城市,院子四周种了些七里香当作围墙,我常跟邻居的孩子在树墙间穿梭,我说:“我家的这道墙,处处都有门,随便你们进出。”
十岁的时候,家里把树墙除去,改建了一堵砖墙,墙不高,所以邻居小朋友常站在墙外的垃圾箱上和我聊天,有时他们的球不小心掉进来,就自己爬墙过来捡。
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把墙加高了,并在顶端砌上尖尖的碎玻璃,她说:“现在人心坏了,总是要防着些的。”但我觉得自从墙加高之后,院子里的阳光变少了,感觉也小多了。
二十六岁的时候,我们搬进一栋公寓,除了窄窄的一个阳台,根本没有院子。我们在门上装了猫眼,有人来访,总先看看是谁才会开门。
二十九岁的时候,我到了纽约,住进一栋大楼的套房,连阳台也没了,朋友来,我非得在电话里问清是谁,才敢按钮请他进来。
三十年来,由没有墙的大院子,到没有院子只有墙,这不仅是住的改换,也是心灵的变化。
幼儿时,我的心是打开的,纯真地欢迎每个人进入我的心房。
儿童时,我的心是半开的,要进来的人随时可以进来,我从不加阻挡。
少年时,我的心外筑起高高的墙,但是在墙里仍有我可爱的院子,虽然阳光少些,我依然可以在其中玩耍。
青年时,我心里的小院子也被剥夺了,而不得不从“小洞”来看每位来访者。
现在,我到达一个世界上最热、最繁华、也最进步的城市,我的心却像放在一个小小密封的盒子里,虽然别人夺不走,我却也见不到和煦的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我多么希望能再回到儿时的那片田园,让千顷的稻浪,作我的心墙;让人们在我的心墙里收割,把我的心墙当作他们的食糖。
我多么希望再拥有儿时的天空,那是一个又宽又大的天空,不为浓烟所遮蔽,不被高楼所侵夺。
我多么希望再拥有儿时的田埂,它虽然又窄又小,但四通八达,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它,进入我的家。
如果我不能再拥有那么开阔的心墙,也请赐我一个七里香的树墙吧,让我的花香飘溢四方,让小朋友们随意穿梭,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那些只会隔离人与人的“钢筋水泥的围墙”。
但是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
我承认,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是男人就好了。这句话的完整说法是,如果我像男人那样“没心没肺”就好了。
其实现在的社会,至少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里,男女还是比较平等的。我自我感觉好像没有谁歧视我。虽然我觉得小时候我妈更喜欢我哥,但那主要是因为我爸更疼我,所以我妈就来那么一手,制衡一下。
对我自己来说,女性这个性别之所以成为一个负担,就是因为女性都太沉溺于爱情这档子事了。得不到爱情时就天天叹息,失去了更要叹息,就是得到了,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好像总不是她想得到的那个。所以我认识的女孩女人,从十几岁的到几十岁的,个个都像是职业恋爱家,每天翻来覆去地分析她那点破事,她说不厌,她的闺蜜也听不厌。
他今天竟然说我笨,真是的!
他昨天竟然说我笨,真是的!
他前天竟然说我笨,真是的!
他大前天竟然说我笨,真是的!
凡此种种,没完没了。
这事我觉得上天干得很不地道。他怎么就把女人给设计成这样了呢?居心多么险恶。如果这些女孩把她们得不到的痛苦、失去的痛苦、不得其所的痛苦统统给转化为创造性活动中的生产力,这该是生产力多么大的一次解放啊,这个世界又会冒出来多少女爱因斯坦、女托尔斯泰、女贝多芬、女比尔盖茨啊。
可是女人不。她们不要生产力,非要蹲在那点感情坑里死活不出来。
男人却不一样。男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阵子沉溺于一点小初恋小心动什么的,甚至可能干出过买一束鲜花痴痴地站在女生楼下等一晚上直到对方和另一个男生出现然后再跟那个男生打一架这样的傻事。就像老罗那样彪扞的,没准也在听齐秦的《大约在冬季》时独上高楼轻洒热泪过。但是对于男人来说,爱情这个东西有点象出麻疹,出个把次基本就有免疫力了,以后不大会得,就是再得,也是一点小伤风小感冒,不耽误他朝着通向更久远的道路一路狂奔而去。
女人爱起来哪里是伤风感冒,上来就是肿瘤,良性的也得开刀,恶性的就死定了。更可气的是,她就是不爱的时候,也要把“不爱”这件事整成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天天捂着心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那窝囊样,烦死我了都。
这深深地让我感到,女人跟男人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女人背着感情的包袱跟男人事业竞争,好比一个人戴着脚铐跟另一个人比赛跑步,没法比。当然我自己就是女人,所以也就是这个德性,所以有时候我才憧憬自己是个男人。如果没有感情的风云变幻,我这艘快艇得在知识的海洋里飕、飕、飕地跑得多快啊,想不牛逼都很难啊。别跟我说为情所困也有为情所困的美好之处,“美丽的忧伤”这个pose,摆久了累不累啊。何况有时候忧伤它也不美丽,何况有时候你其实也不忧伤所谓忧伤不过是空虚的一种形式而已。再说了,有时候我真的搞不清女人是真的被上天陷害成这样,还是潜意识里是用爱情来逃避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浩瀚的自由。
所以我现在劝别人也好,劝自己也好,一概都是:年纪不小了,该干嘛干嘛去,别一头扎进那美丽的忧伤,一边拼命往里钻一边喊救命。林忆莲有一首歌叫“伤痕”,其中有一句歌词唱道:让人失望的虽然是恋情本身,但是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其实我根本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事实上这句话简直有点不通顺,但是,莫名地,我就是觉得它很有道理。
可惜的是,道理仅仅是道理。
要与不要
人活着,就有顺与不顺。
顺利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直接享受成果,却从不分析为什么会这么心随人愿。不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抱怨,指责客观条件,懊恼主观能力,但也从不深入的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确实,是什么在阻挡我们的愿望?
我一直想搞清楚,却一直在不明白的混沌中过着一天又一天。直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心愿是否能达成,全在于我们的话语。
我们的日常表述,通常有两种方式。比如,“给我打电话,不要犹豫”,“我不想迟到”,“我不准备吃苦瓜”,“我不愿意挣那么少钱”…以上是我们经常会选择的表达。我们在内心深处,隐隐约约的担忧着,我们习惯性的把事物想的糟糕。但殊不知,越这么表达,越会吸引你不愿意、不想、不要、不准备的事情到自己的身上。这里面的奥妙是,当我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全都是我们拒绝的事物:犹豫的状态、迟到的场景、苦瓜的苦涩、贫穷的滋味……这个世界,想什么,就给了什么力量。是的,就是自己,把这些抗拒的,全都请来了。
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种最棒的表达。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句子,全都改变,如同给阴天翻了一个面,它们都阳光灿烂的呈现出了你最直接的心愿:“给我打个电话,要迅速”,“我要准时到达”,“我准备吃个甜枣”,“我要挣大钱”——看,意思没有变,但态度却完全变过来了,肯定、坚定、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明朗又准确。当我们不假思索的用这样的语句说出这样的话时,我们心中想的全是愿望达成的美景。
相信自己。
要相信自己。
要相信自己的语言,并,它们所带来的能量。
我和你,都会成功,这一点,毫无疑问。
做最想要的自己
相信有很多人都会盲目而不切实际地羡慕电视偶像剧里,那男女主角多彩多姿、丰富多变的感情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谁也无法被他人复制与取代,如同世上没有两个指纹一样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无论你这一路上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喜怒哀乐,都是经过量身定做,只适合你自己去体会的戏份儿。
通常大部分的人都只是选择性地节选自己羡慕的对象以及想要模仿的部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所钦羡的对象在你看不到的另一面,有什么样的烦恼与缺憾,你不会知道,或者你也不会感兴趣。
什么叫做平淡无奇如白开水般的日子?你每天上班固定坐同一班公交车,或许当天出门前还跟妈妈怄气,接着中午吃六十块钱的便当,上班时与同事间发生些小争执,到了周末跟男(女)朋友人挤人地看场电影,在假日的夜晚上网聊天,或者参加朋友在KTV举办的生日聚会等。以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全部加起来,就已经算是一种人生戏剧,你已经在演以自己为主角的偶像剧了。
生活不是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感情也并非一定要有山盟海誓的冲突,才算真爱。电视中的偶像剧,因为收视率与时间的压力,它必须把真实的时间浓缩,然后以紧凑的剧情与经过渲染的情节去铺陈故事内容,如此才会有所谓的收视率,以及伴随而来的广告收益。这就像你可以透过一场短短一小时半的电影,观赏一个人长长的一生;或者了解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年代的更迭。但是,真实的人生是很琐碎、冗长而沉闷的,甚至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机械式的重复。这些所谓平凡单调的日常生活,在讲究戏剧冲突与张力的偶像剧里,是不可能演出与交代的。
不要一直抱怨自己所不能控制与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在演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偶像剧。在这场戏里,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你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不管是外貌、身材、学历、朋友圈跟工作环境,以及家世背景,还有所交往的对象等等,否则你就会永远没有快乐的一天。
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当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