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剩女

我身边有很多大龄女青年,俗称“剩女”。

她们基本已经年过30,或者徘徊在马上奔三的年龄线上。

她们的统一特点是,没有结婚,也没有适合结婚的稳定男朋友。她们的社交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来来回回都是些女性闺密,周末聚会都是同闺密或者闺密老公,有时候是办公室的同事。她们觉得这样过也很舒心,没有心情去结识也无暇顾及新的异性。

她们独自生活在一个偌大的城市,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每天在拥堵的早晚高峰挤地铁或者自己驾车回家。她们也许住在出租屋里,也许贷款买了一套小房子,想着就算没有男人,至少还有一个窝。她们也许很平凡,也许小有姿色,也许是小职员,也许是女强人。但统一特点是,一直以来,她们没有遇到过特别靠谱的男人,或者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又错过。

华灯初上,她们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等着她的可能是一只叫泰迪的猫、一只叫咪咪的小狗,或者nothing。总之,她们最常度过的夜晚,是一个人吃着外卖,对着电脑看韩剧或者刷微博到夜深。

她们的命运,多数都是被家里逼着相亲。架不住父母每周的“夺命连环call”,无奈地强颜欢笑着去与父母朋友家的儿子、表舅老师家的孙子、阿姨家邻居的姐姐的表哥的同事的大表弟约会见面,横跨一个城市的距离,有时候都没心情吃完一餐完整的饭就匆匆道了再见。

还有一些女孩子,因为被“剩女”的帽子压得太重,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与并不心仪的男人约会。她们运用超人一般的意志,拼命去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头发有点少不要紧,工作是正式的;肚子有点凸不要紧,房子是四环内的;为人傲慢不要紧,学历是名校研究生;年龄有点大不要紧,年薪数目可观,还显得成熟稳重。

可是他从不送她回家,每次约会后都是她自己打车,不爱发短信打电话,每次都是她主动找话题。他对她说,他不懂得什么是甜言蜜语,更加不会去照顾女人,他希望女人独立就好,性格温柔贤惠,能操持家务,能有稳定收入,能不干涉他太多的自由,两个人在一起,能过日子就好。他要找的,想来想去,不过是一个会生孩子的保姆。

“剩女”这个词汇,对女人来说实在有点儿坑人。因为“剩”,所以地位难免被放低,心态难免有些不平衡。若没有这样的一个词汇,管它20、30、40的女人,大家不过结婚早晚不同而已,哪里会无端生出这许多张惶感。可是正因为有了“剩女”的概念,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会慌张,于是姿态会放低,会觉得男人就像秋后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会想错过了这一个,下一个可能会更糟糕,于是遇到一个男人,就像进了商场,就担心害怕,怕不赶紧买点儿东西,一会儿就都被人抢光了,所以也不管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需要不需要,拿到手里再说。

而男人呢,本来“剩男”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急迫的,可是因为看到了女人内心里的脆弱和小小自卑,看到了她们迫切甚至讨好的眼神,便立刻气定神闲起来,不但不再惶恐,甚至还有些膨胀。所以,你看那些资质平庸却耀武扬威的男人,那也不过是女人给予他的错觉和特权。

于是,男人们年逾40也不慌不忙,自身条件甚至不必太过突出,仍有二十几岁的女人主动奉上。而女人呢,一过了30岁就开始沉不住气,表面上不屑一顾,内心里唉声叹气的也不在少数。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刚刚过了30岁生日,最近每到凌晨就发梦魇,内容无非是自己孤独终老,或者嫁给了一个老丑矬男人了此残生。

所以不乏有些女人,只要能结婚便舒出一口气,颇有胜利者的姿态,想着你看我也能有,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呢!殊不知婚姻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根本算不得结局。过得怎么样,那才叫真正的冷暖自知,婚前闭眼睛挑,婚后若是睁开眼睛,恐怕就有得哭了。

事实上,择偶讲求的是两情相悦。婚姻是两个人因为情感的浓烈和志趣的相投而想要终身陪伴,在精神上并驾齐驱,在其他各方面互相接受和匹配,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但“剩女”这个词汇更多是社会舆论给女性施加的压力。相比“剩男”来说,前者出现的频率更为频繁,力度也更为震撼。

虽然我并不认为“剩女”这个词语包含着明确的贬义或者歧视色彩,但是必须要承认,这个词语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观念:女人年纪大了就会贬值,所以女人要尽早把自己嫁出去。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因为社会地位低,所以最大的价值无非也就是生育价值。现代医学提倡一个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岁到30岁,在古代则更低,大概是在女人16岁到24岁。所以在古代,30岁的女人就已经是“徐娘半老”。可是在现代社会,女人的生育年龄被不断推迟,因为医学的发达,使得女人40岁一样可以怀孕产子。甚至,“丁克”一族的人群也逐渐增多,他们根本不需要繁衍后代,而只享受二人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延续香火”作为结婚的重要理由,孩子只是“锦上添花”的爱情结晶,而不是夫妻关系赖以生存的“纽带”。

女人的价值也不再如此狭隘,她们更趋向于和男人一样平等,享受同样的权利,创造一样的财富,和男人一样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女人的价值在和男人一样平等的情况下,仍然保有“生育价值”。如此说来,一个男人才真的应该为此感到忧虑,女人能自食其力,不再依靠男人安身立命,不优秀的男人,应该开始担心找不到雌性愿意为他繁衍后代。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西方人的观念。据说法国男人更喜欢40岁的法国女人。《费加罗》杂志称:法国男人认为40岁的法国女人更成熟,更有风韵,而且40岁的法国女人虽历经风雨,肌肤依然充满光泽,秀挺的身材和25岁的女郎没有什么区别,自然深受男人的喜欢。

当然,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20岁有青春之美,30岁有智慧之美,40岁有优雅之美,50岁有风韵之美……只要你想,女人一直到80岁,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魅力。但若是一个没有追求、没有思想、不懂得不断完善自己、不热爱生活亦不热爱自己的女人,25岁也会灰头土脸、毫无光泽、死气沉沉。

这几天与一个朋友聊天,她今年刚好30岁,是中国社会所说的标准“剩女”。她在家人的撮合下,相亲认识了一个男生,但是两个人发展得平平淡淡,毫无进展。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偶尔和男生约会吃饭、看电影,然后回家,第二天继续上班、下班。周末朋友叫她出去泡温泉,她说没兴趣;说去近郊旅行,她还是推辞说没兴趣;每天在网上大喊生活无聊内心憋屈,你给她一些建议,比如去学插花,去学茶艺,去学甜点,去读个文凭,她都说没兴趣。

后来男生推托说家里不同意,慢慢给自己铺后路,又去相亲其他女生了。这边和她还没有直接挑明,而是来往着。她心里明明清楚,但总是抱有侥幸心理,于是就这么拖着,也不知道拖的是对方,还是自己。

你看,在她身上验证了三件事,第一,你是谁就遇到谁。你是个大闷蛋,遇到的人有90%的概率也是一个大闷蛋。不闷蛋的人,根本不会找你;第二,生活无趣,是因为你自己本身无趣。生活其实有很多乐趣,是你自己不会找而已;第三,不管你今年芳龄几何,生活过得像迟暮之年,那你就等于从来没有年轻过。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二十几岁时容颜姣好身材曼妙,本应是最吸引异性的时期。但一个二十几岁的女人如果不思进取,不读书,不思考,不打扮自己,不培养爱好,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善于交际,那她也毫无吸引力。一个40岁的女人,也许没有二十几岁的女人年轻,但是却可以沉淀更多的优雅、美丽、智慧、能力、财富、品位。如果她能一直如此,年龄不过就是个数字。容颜的变化,也不过就是正常的岁月痕迹,新陈代谢而已。

所以,所谓的“剩”,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若你爱自己、爱生活、有情趣、懂调剂,就算你40岁不结婚,身边也不会缺少倾慕你的异性。若你每天自怨自艾,悲观沉闷,就算你20岁,异性也想远离你。

有人22岁结婚,有人35岁才考虑婚姻大事,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条件、自己想要的人生,在不触犯法律法规,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作出选择。

而一个病态的社会,就是推着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22岁的时候就被逼着相亲,24岁就被家里逼着结婚,结了婚就被逼着生娃,生了娃就中断了以前的追求和事业。有多少女人是在不情不愿中随波逐流的?所以婚与不婚,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的标准。婚姻并不意味着结束,更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只是拉开了人生另一阶段的帷幕而已。

精彩的女人,任何年龄段都会试图让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人生中的配偶、孩子,他人的艳羡和赞美,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只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主体。你快乐,自然会吸引来快乐的人、事、物;你广博有趣、风情万种,自会有人慕名而来。

看到一句话很喜欢: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 × 3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