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真情纸飞机

  我是个幸运的男人,30岁不到就拥有千万家产。妻是我的大学同学,儿子健康活泼,这样的一家曾是幸福的代名词。可是,我将幸福弄丢了。男人有成功的事业,身边的女人就多了。妻忍受不了我的花心,坚持要离婚。

  3个月后,我在幼儿园门外再次见到她,她和儿子走在冷风里,一边走一边唱着儿歌,她瘦了很多。我将车停在他们身边,命令道:“这么冷,快上来。”

  妻问儿子上车吗?儿子不看我,说:“妈妈,咱们走吧。”我的心被揪了一下。

  当年为了我,她将教师的工作辞掉,全心照料我和儿子。离婚时,妻没向我要财产,甚至没要儿子的抚养费。她住在父母家,我知道她的生活肯定有困难,想为她做点什么,可是话一出口就是改不了强势口吻。

  妻子不拒绝我看望儿子,只是她不肯见我,也不接我的电话。我把电话打到家里,他叫儿子接,自己不会多说一句。

  偶然一次,听朋友说见到妻和一高个子男人逛建材市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夜没睡好。第二天给她打电话,冲她吼道:“你疯到哪里去了,儿子也不管,你想干什么?”她说:“我干什么跟你没关系。”

  后来听儿子说,她开了家幼儿园,我才知道她早出晚归的原因。可一想到柔弱的她要独自处理复杂的事务,心里还是揪得很疼。在我心里,她仍是我这辈子认定的妻子。她怎么就能对我的关心无动于衷呢?

  我想约她出来聊聊,她说没必要,我一听就火了。她淡淡一笑,说:“你的态度我接受不了,不希望你施舍时间和金钱给我。”

  我愣住了。我是堂堂老总,说话从来都是掷地有声的啊。

  想疼爱却学不会

  她的幼儿园只开了一年,听儿子说,妈妈在幼儿园里晕倒了,姥姥不让她继续工作。我心疼不已,这个傻女人怎么不知道爱惜自己呢?

  我将钱给孩子的姥姥,老人没收,说:“钱买不来原谅”。我只有将钱塞进孩子的书包里,想到终于为她和儿子做了点实际的事情,我心里畅快许多。

  离婚后,我身边有更多女人围绕,我带她们吃饭、看电影、买衣服,可内心就是找不到安稳的感觉。

  转眼离婚3年了,我挂念儿子和妻,可妻不原谅我,不给我任何机会。

  儿子说她的文章上杂志了。我不知道是哪本,只好将报亭里的杂志全买回来,躲在车里找,越找心越慌,不知道她在文章里如何描述自己作为单亲家长的凄苦生活。看到她的文字,我放下心来,文章里没有痛苦,都是日常生活的快乐,她笔下的儿子活泼而善良。

  以前她过生日,我会请一大群朋友在酒店开派对,从不在意她是否真的开心,我以为,女人都会喜欢奢华的生活。这次,妻过31岁生日,我特地选了一个新款LV包托儿子带给她。

  彩纸寄情赢真心

  她约我出来,谢谢我多年来对她和儿子的照顾,谢谢这个昂贵的生日礼物。我说都是我应该做的。妻说:“现在已经离婚了,没有必要再送礼物,即使不再见面,我也会好好带大儿子,这是我的责任。”我说不出话来。月光下,妻静静地站在我面前,说:“你知道吗?哪怕你肯叠个纸飞机哄哄我,我都会感到你还是从前的你。”

  我一把抱住妻,一个劲的说:“我错了,真的错了,对不起。”她的眼泪落下来,一颗颗砸在我身上。妻纤细的手指在我掌心微微发抖。此时,我不想做所谓的成功男人,我只想好好珍惜眼前这个女人。但她最终还是挣脱我,默默离去。

  第二天,我问儿子:“妈妈背那个包了吗?”儿子说没有。他指着路边的小店说:“妈妈说,你以前总是给她叠纸飞机的。”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拉着儿子冲进店里,买下所有的彩纸。儿子和我在车里认真折起来,折好了就用丝线穿起来。妻走过来,要接儿子上楼,我拎着一串串纸飞机,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儿子嘴快:“这些都是爸爸叠的,他要你开心”我对妻说:“这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晚了一天,对不起。”妻的眼泪落下来,我笨手笨脚地给她擦,可是她的眼泪越擦越多。

  我确信,这次我真的触碰到她那颗心,找到了妻一直为我保留的那个位置。后来,我们复婚。在快乐的日子里,我终于明白,男人成功后,不应该飘在虚浮的空中,如能保有平常心态,他的幸福就不会走弯路。

心有多软,壳就有多硬

  恋爱了七年的朋友突然打电话告诉我,她分手了。。。

  接到这个电话,我多了几分感慨,多了几分不舍,多了几分坦然,也许这就是爱情,长久了不代表永远,不管曾经在一起多久,该分开还是会分开。

  也许曾经,太过于在乎彼此,女孩说:男孩曾经许诺,他们的爱会一直下去,直到永远。可是女孩现在才知道,永远只是个不知道期限的说法罢了。

  女孩说,他们答应过彼此,要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爬遍所有的山,一起去做世界各个角落留下他们的足迹,一起去北极看极光,一起去山顶等着看日出,一起去海边等着看日落。。。所有的一起,现在只有她自己去实现,带着两个人的梦想一个人去实现。

  我问女孩,那你们为什么分手。她回答:“爱的不深,爱的不纯”。

  是啊,其实,爱情最简单,你爱我,我爱你,足够了,简简单单就是幸福;可是,我们总把爱情看得那样重,压的两个人都无法呼吸,知道彼此分开,似乎是解脱,可是分开后的回忆却让两个人痛苦不堪。

  另一个故事

  一个朋友8年没有再恋爱,当爱再次来临,她不会爱了,怎么都学不会恋爱了。。。

  一个80后,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因为太多的现实,让他们最终分开,他们怨恨过现实的残酷,抱怨过彼此的软弱,可是他们都舍不下身边的所有,就这样分开了。女孩知道,男孩最宠着她;男孩也知道,女孩最适合他……

  分开后,男人相亲找了女人,结婚生子,但是他的心已死;女孩就这样孤单一个人过了8年,女孩把生活计划的井井有条,没一步都按照计划进行,似乎生活就是这样的条条框框,圈住了她的心。偶然的机会,看到大学同学,一个男孩向她表白,她不知所措,他们一起约会,可是,在约会前,她都会把所有都作出计划,几点干什么,几点吃饭,吃什么……那个男孩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拘束,不能随意一些,有一些惊喜吗?” 女孩说:“我8年都是这样的过的,突然多了一个人,我不适应”。就这样,他们短短的一个月,这次的爱终究还是错过了……

  缘分是什么,只要感觉对了,依然可以幸福一辈子……

  他们都是不是对方的初恋,他们认识一年,结婚了,婚后有一个小男孩,虽然不是那种大老板,可是小康生活还是很幸福。有一天,男孩同学聚会,碰到了自己学生时代曾经的女友,他们聊的很开心,男孩知道女孩刚失恋需要安慰,女孩也知道他结婚了,但是男人的心还是有些小小的触动,他们开始再次的联系,甚至有些频繁,突然,有一天,女孩发信息:我们去看电影吧,放松一下。男孩正好和同事约好去聚会,可是这时收到这条短信,他立刻回复到:好啊,看完电影,顺便一起吃个饭。在男孩点击发送的那刻,他想起妻子的笑,他按下了删除键,重新写到:你有不开心的,可以告诉我,但是约会这种事情,还是不用了,我需要回家陪妻子。回到家门口,听到妻子又在因为孩子的错大声责骂,男人笑了笑,他知道,这是他要的幸福,虽然平凡,可是很满足。

  女孩对男孩的做法是过分,同样,男孩会用女孩对他的方式对女孩,让女孩知道这痛苦有多痛,就这样互相伤害……

  时间越长,两个人的感情越淡,似乎我们也早已忘记了初次见面时那种激动的心情,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一吵架就安慰她,看到她的眼泪,他的心里也许会有些厌烦了,就这样,他把她看的越来越淡,她把他看得越来越重,她的眼泪越来越多,他的无所谓也逐渐增多。她知道她的无理取闹,他又何必当真呢?也又何必用同样的方式对她,仅仅只是为了让她知道,她错了,明知道她对他的做法是痛苦的,他还是要让她知道这痛有多痛,也要用同样的方式让她知道。

  就这样两个人互相伤害着,如果他是心疼她的,又怎么会舍得用这样的方式再让她一次尝到他的痛呢……

  女人退一步,男人退两步,一个懂爱的人,宁可自己扮演输家,也不去打败自己的爱人。打败了她/他,你得到了什么呢? 你让着她,她不会不知道自己是无理取闹,心里会多了一份的温暖。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发脾气、无理取闹,是因为她知道他不会离开她,这是恋人之间的安全感。那么,如果她知道她这样的做法会失去他,大概这一辈子女人都不会这样对他吧,你说呢?

  坚持,是一种品格;认真,是一种态度。

  男左女右们,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离开。

在成熟之前,你总要承受时光的黑暗,而且过程是那样的不堪

  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正像被捂在箱子里的香蕉一样,在成熟之前,在味道变得美好之前,沉默无助,承受时光的黑暗,或者理想的破败。

  前些日子,我买了些“爱心香蕉”,一来便宜,二来可以帮助那些辛苦的农民,便又多了些道义感。

  香蕉取回来才发现,摘得早了,还没有成熟。在办公室里放了两天以后,丝毫看不出变化。有同事说,要买一些熟香蕉和它们放在一起,会熟得快一些。想想觉得有理,香蕉们在一起,大抵也会交谈的。

  我便买了些熟香蕉,放在那几挂香蕉上。可是,又等了两天,熟香蕉表面已经变黑,“爱心香蕉”却依旧不为所动。大约是性格不合,谈判失效。

  同事查阅了资料,终于找到了方法。将所有的香蕉装入两个纸箱里,并盖了厚厚的一层报纸,上面又搭了一块密不透风的布。两天以后打开来发现,最上面的一部分香蕉真的熟了。

  成熟的香蕉表皮发黄,根部微黑,失去了青涩时的好模样。像一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面色泛着黄油脂,青春不再。但成熟的香蕉确实是好吃的,剥开来,甜,色泽也好,入口的感觉像一段轻音乐,抒情,能形成我们对事物的好印象。

  然而,没有成熟的香蕉还在下面。便又捂好了箱子,像是答应香蕉要保守一个秘密。

  看着那些没有成熟的香蕉堆在一起的感觉,突然觉得,世间的事,大多如香蕉一般,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是如此的不堪。

  曾采访过一个知名偶像派歌手。采访他的时候,他尚租住在北京郊区,名声刚给他带来福利,尚没有让他彻底摆脱贫穷。

  他在地下室住了九年,在夜店唱歌,在地铁走廊里唱歌,在夜市大排档唱歌,在公园里唱歌,在别人婚宴或生日宴会上唱歌……最穷的时候,他连坐地铁的钱都没有,买几个馒头,路过卖烤红薯的推车,说上些好话,借着人家的炭火将馒头烤熟了,吃上四个馒头,然后步行近二十公里回到住处。

  谈到过往,他笑了笑,说,若没有理想,就没有屈辱,我被理想害了多年,好在上天没有抛弃我,不然,惨不堪言。他的手被琴弦割破过多次,声带坏过多次,被女友抛弃过多次。生活由一天又一天琐碎的时光组成,尊严只是伴随物,饥饿时,尊严自然被闲置起来。我能理解他对过往的叹息和长时间无助的沉默。

  这就是他的现实。他说,如果有一天,他住到自己的房子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哭一场。

  看着他安静的脸,我想:这是要祭奠他曾经不堪的青春吗,还是将人生的页面翻过,重新书写?

  成熟总是意味着经历时间的打磨,比如经冬的麦子,经过季节的变化、温度的起伏,才终于灌浆饱满,成为供养我们的粮食。成熟也意味着经过世间所有高温,或承受涅盘般的煎熬,或默默躲进蒸笼,才成为食物。

  成熟也和人的身体相关,欲望与抑制,激情与持久。成熟意味着一个人内心渐次平和,不再因细小的诱惑而放弃追逐的目标,不再为即将到来的惩罚而逃避责任。

  成熟意味着融化个体,不再独立于他人之外;成熟意味着褪去了虚伪,不再为证明自己而活得疲倦;成熟意味着已经拥有,所以不必和他人争抢利益;成熟还意味着懂得放下,因为人生的行程有限,不可能全部的景点都走一遍。

  成熟自然是稳重而得体的现实描述,它像一壶陈年的普洱,初看时汤色混浊,细品却甘怡润心。一杯熟普洱,可以安心静气。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我们会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

  日常生活的逻辑,我们总是以为那些光鲜而耀眼的人,从未遇到生活的窘迫。其实,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如香蕉一样的青涩时光呢?

  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正像被捂在箱子里的香蕉一样,在成熟之前,在味道变得美好之前,沉默无助,承受时光的黑暗,或者理想的破灭。

  美好是一个相对较晚到来的词语,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而美好之前的不堪,注定是我们人生必然伴随的滋味。

人为什么要旅游?

  读大学时,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大学毕业的时候,你说找工作以后再出去旅行吧;工作稳定时,你说等买房以后再说吧;有车有房后,你说等结了婚带老婆一起去吧;有了小孩时,你说小孩再大一点再出去吧;等孩子长大了,你又说得好好赡养老人,和老人多在一起段时间吧,等以后再说吧,最后,你哪儿也没有去。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了吗?

  “有些人,一辈子缩在一个角落里,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

  你不出去走走,真的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旅行,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让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早上,迎着新一轮的朝阳,伴着晨起的钟声,开始我一天的旅程;傍晚,看着火红的夕阳西下,微笑着收获着一天的美好;晚上,看着满天繁星点点,轻轻地对自己说晚安,明天,将会是一段全新的征程。

  趁年轻,趁还有梦想,想去的地方,现在就要去。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哪怕搭车、睡沙发、住客栈,享受在路上,看风景是不变的信念!

  人的一生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多,经历的也太多太多,空往自己的心里书写一个坚定的“静”字,放下那些虚幻,真心实意的放松,这些年,这一生,哪有时间会留给你思考和休息?你的昨天,是多少人不曾经历过又奢求不来的;你的今天,又是多少人想尽一切方法都回不来的曾经。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想要出走的心,却依然坐在一张不足一平米的办公椅上?

  旅行不要再等,说走就走吧。

  爱护自己的梦想,也要善待自己;庸碌一生,不是你的选择;活得丰盛才是你想要的生活。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去外边的世界看一看,知道自己的心原来还有那么大块的地方可以承载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