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

  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不知不觉,你已经20岁了。按中国传统观念,你从此就是成年人,可以自主决定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了。你将面临一系列人生课题,如求学、恋爱、婚姻、家庭、职业等等。如何完成这些课题,直接关系你的人生是否幸福。

  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刻,爸爸想对你说——

  人总是在困难中前行,千万不要抱怨。生命犹如溪流,源于何处,流经何处,归向何处,由不得自己,无所谓好坏,坦然面对、全盘接受便是。抱怨是弱者的心态,于事无补,于人于己无益。

  烦恼与快乐只在一念之间,守住善念不移。人之忧乐,系于得失。得之不惊,失之莫憾。结善缘,诚感恩,人神共佑,处处安泰。纵遇违逆,莫生恶念,恶念只会带来烦恼。

  人的价值在于付出,以索取为耻。付出,证明你富有;索取,证明你贫穷。帮助别人,快乐的是自己。向人索取,得到的是失落。尊严比黄金宝贵千倍。

  没有坏运气,只有坏习气。种种不顺,习气所造。好习气带来好运气。所谓好习气,概而言之,乃一心不乱、一丝不苟。好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点点滴滴事关修行。

  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享受。掌握一门专业知识,便拥有进入文明社会的名片。专业没有高低,喜欢便好。知识不在多少,会用便好。会学习的人,其实是在玩一种智慧游戏。

  工作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快乐。干什么并不重要,喜欢就好。钱多少并不重要,够用就好。最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释放能量,释放快乐,释放人格之美。

  爱情不是拥有,而是相互赠予。与其追求爱情,不如打理自己。从内外兼修到内外兼优,爱神自然眷顾。不排斥、不攀附,善良真挚最可靠。切莫追求完美,切莫迷信激情,切莫执着永恒。

  相对宇宙地球很渺小,相对人类个人很渺小。爱护自己,悲悯众生,欣赏自然,乐观自在,安身之处即故乡。财富、地位等仅是身份象征,个人的本质特征是心灵。心量大者,不计较、不比较,烦恼随风散,动静皆自由。

  身体比事业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追求比超越重要。人生是一个生命过程,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让生命之光活泼泼地闪耀在寄身所在的时空中。

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

如果一个女人在最重要的几年中,投资的是一个男人,那么之后的几十年里,你将不断求着这个男人不要离开你。

如果你投资的是自己,那么你会很顺利的收获真正属于你的爱情,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奢侈的精神享受。认准一句话: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最好的姿态,才会有好男人来爱你。

一个女人无论已婚还是单身,钱、房子、车子只能跟她带来一部分安全感。从长期来看,女人的安全感永远是有自我成就感,自身对他人和社会有存在价值,并且知道自己是谁,能够做什么,知道生活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女人拼命的赚钱,也许是这个社会能给女人的安全感越来越少了。以前我觉得安全感是一个承诺,是过马路时紧握的手,是温暖的话语。

如今,能给我安全感的却唯有明媚的阳光,繁华路口人行道的绿灯,出门时口袋里的钱包和钥匙,手机里显示的满格电……每个女人都希望找到个很爷们的男人, 最后却发现把自己变成了爷们。

很多20多岁的女孩子还不够独立不够有想法不够自主就匆忙结婚了。后发现原来靠男人不如靠自己,原来婚姻和爱情是2种形式原来自己也得有财产!

其实一个女孩足够独立,去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人事,自己经济财富都不错,结婚更容易产生幸福感!你只有不在乎对方价值,你才能真心去爱对方。

做女人成熟远比成功重要。即不艳羡她人貌美如花,更不嫉妒他人平步青云,也不独影垂怜,自怜自哀!努力培养自身的书卷气,提升自我素养的修为,对他人的温暖,豁达!对自己慷慨大方!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人就会拼命爱你。俗世的感情难免有现实的一面: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

女人怎样才有底气?首先,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因此去努力。有目标才不会迷茫。其次,你要有事业和梦想,有赚钱养活自己的能力。会独立才不会依附。

最后,你要懂得再好的男人也不值得付出一切去爱,留一点点自我,才会有自尊。不迷茫,不依附,有自尊,这就是女人。

爱好自己,变一个更好的人,才是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

仙人掌之恋

  刚刚交往的时候,女孩送了男孩一株小巧的仙人掌。女孩告诉他,之所以送他仙人掌,是听说仙人掌放在计算机旁可以预防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女孩说:知道男孩很忙,没有时间照顾植物,送他一盆好养的仙人掌,只希望他看到仙人掌时就会想到她。

  男孩被女孩的细心打动了,与她开始交往。时间越久他越觉得女孩也像一株仙人掌。她很独立,并不需要他花太多的时间照顾;她很成熟,当他忙碌时女孩从来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守护着他。

  他们就这样交往了许多年,男孩从来没有发觉,这段感情已经悄悄出现了裂痕。直到有一天,女孩说:“我们分开吧。”你需要的是工作,你不需要我。男孩觉得女孩不可理喻,简直莫名其妙。也就在那一天,他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女孩送他的仙人掌。他早已遗忘她很久,当他清理掉桌上的成堆的文件,找出那个小小的盆栽,却发现那株仙人掌早就已经枯萎了。变得又干又硬,显然已经死了一段时间。刹那间,他突然产生了一个领悟,无论生命力再怎么坚强的仙人掌,也是需要浇水的啊!

  有个朋友和男友从大学时期开始交往,爱情长跑了十年。她的男友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几乎从不对她发脾气,而女孩似乎也因此愈发地任性。大伙聚会的时候,常听见她像骂儿子一样对男友呼来喝去。而这个男生的脸上,却始终挂着耐心的微笑,没有一丝怨言。大家佩服这个男生的好个性之余,也都一致看好他们的感情,认为两人步入红毯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突然有一天,却传来两人分手的消息。

  某天,这女生又一如既往地耍起大小姐脾气。只是这一次,男生却不再愿意安慰她,反而,提出了分手。而且“分手”二字说出口后,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这女孩非常生气,逢人就说前男友的不是,还说自己跟他交往这么久真的是浪费青春。只是,最终的分手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正是因为女孩没有从这段感情中学到丝毫的教训,所以才会认为自己是浪费青春吧。我想:女孩始终没有产生这样的觉悟。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义务包容你,也没有一个人有义务爱你,其中当然包括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你的配偶,甚至你的父母。

  别人愿意包容你、爱你是他们的好意,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永远忍受我们的索取和所求。如果这个朋友没有想通这一点,我想她无论再谈几次恋爱,结果也都会一样。因为在爱情的世界里,那个女孩习惯的只是接受,而从来不是给予。

  仙人掌之所以能在沙漠中屹立,是因为它的枝干中储藏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可以在大旱的环境中撑上好长一段时间。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不需要水分。当缺水时间过长,储存的水分都用尽时,它也一样会枯死。

  人与人之间的爱,不也是这样吗?所以,再强韧的仙人掌也需要浇水。再坚定的感情,也需要呵护。

  无论你觉得她是对你而言,多么稳稳的一个爱人,稳稳地幸福。都希望你用心的呵护她。

婚姻里,你孤独吗

  朋友M问我:女人什么时候要孩子合适?我说:当你觉得自己可以像单亲妈妈一样独自抚养孩子的时候。M呸我一句说:那我结个什么婚啊,现在生算了。我问她:你为什么要孩子?她眼睛直放光的回答我说:为了爱情啊!为了让两个人之间感情更好啊!为了不孤独啊!我笑着说:算了吧,你还是别要了,没有什么比孩子更能摧毁夫妻的感情了,尤其是孩子三岁之前。M很惊恐地问我说:为什么呀?!

  我无语,和一个连婚都没结的文艺女青年说婚姻的孤独真的有点像鸡同鸭讲,爱情的蒙汗药让她们充满了上刀山下火海的正能量。

  但是,当你告诉一个30多岁的已婚女人,半夜三点,孩子哭得快断气老公鼾声如雷自己心如刀割,一瞬间只觉得自己像个女战士,觉得孩子才是唯一的亲人,只想把老公踢下床去,她一定会默默地抱抱你,给你一个感同身受的鼓励。犹如,当你向一个已婚已有孩子的男人倾诉这些,他一定会张大嘴瞪大眼:你不是起来了吗?为什么要两个人都起来?男人早上还要上班呢!

  男人永远觉得,女人看起来天大的事情少有几件真是大事,不过是寻常生活的一地鸡毛,甚至连吵个架的级别都够不上,而女人的情绪,就在这一地鸡毛中被缠得肝肠寸断孤独蔓延。

  我的一个女朋友,艳如桃李事业小成,谈下了不少别人搞不定的业务,让她和男人吵架比登天还难,在她看来那是缺乏沟通技巧,只要沟通得好,夫妻之间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直到有一天她肿着眼对我说:“真的没有办法,他根本无法理解。”原来,别人眼中的这对璧人一直靠写信的,女人给男人写《那些曾经温暖的记忆》希望能够唤起恋爱时的美好,不要像异性合租般了无生趣;男人回《生活本无事》诉说一个壮年事业男的苦恼,求老婆不要自寻烦恼;女人写《至亲至疏的夫妻》倾诉夫妻同床不共梦的孤独,男人写《生活的一地鸡毛》认为生活琐事才是爱情和亲情最大的杀手。听完,我觉得很好笑。

  她很严肃地问我:你说女人为什么孤独?我也很严肃地回答她:因为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评价标准截然不同。我问她: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她思索片刻: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呗。我再问:那好女人呢?她仔细想了很久:家庭幸福、事业小成、温柔娴熟、美貌得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孩子乖巧……我打住她:这其中哪一条不需要女人付出全副心思百般努力,而男人,事业的一白可以遮百丑,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谁会计较他一年陪父母几天一周带几晚孩子,和老婆单独在一起已是奢侈,哪里还能奢望他们陪女人谈心事呢?而女人,社会对她的评价是360度全方位的,好女人必要担得起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诸多名号缺一则不完美,而为这些名号付出的努力却自动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归零:那些啊,都是女人应该做的,是本分。既然是本分,你怎能指望获得肯定?至于鼓励和激赏,那更是不可能的。女人日复一日的付出,却仅仅是做好了本分;年复一年的努力,却连表扬都得不到,内心怎能不孤独呢?那个当年被人呵护如珠的灵秀女子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绦荡成了一粒最普通的沙石,男人视若不见的眼神足以让她失落和孤独。

  回到M的问题中去,什么时候要孩子合适?心态放空的时候合适: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没人有义务对他负责,我必须独立承担责任。这样,男人的体谅、家人的援助、保姆的帮忙、朋友的问候都成了飞来横福,你忙着感恩涕零地消受去了,哪还有情绪去抱怨孤独?反过来,你坚定地认为这是大家的孩子,父亲必须管孩子、老人必须带孩子、自己一定要获得这些帮助,最终,帮助不会来,抱怨、争执、孤独会排山倒海而来。

  婚姻有陪伴的功能,孩子有陪伴的功能,而孤独却是长在心里的一棵草,除非你自己有能力把他根除,否则,你将永远孤独。

  只是,如果注定孤独,为什么我还要和那个男人在一起?

  有位作家曾说,我什么都能干,我什么都会干,但我还是需要个伴侣,让我有个伴儿。生气时骂骂他,伤心时靠着他,快乐时抱抱他,年迈时牵着他。我有很多女朋友,可我总觉得,我能和她们聊天玩耍,但不能和她们朝夕面对。

  是的,这番话,说出绝大多数女人的心声。

  所以,即便孤独,我们还是在一起吧。

  这样一篇文章只是想告诉女人:你要懂得,当你可以承担的时候,你便不再孤独。

最爱我们的人,做饭最好吃

  微博上有人说,成熟的标志是,不再浪费食物,也不再忽视爱。细想之下,觉得自己实在晚熟,迄今为止,似乎没有珍惜过食物,也没有对爱重视过。

  生命中第一个给我做饭的人是爸爸。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我和弟弟做早饭,一边催促我们吃完,一边帮我们把午饭装进饭盒。爸爸对应的关键菜式是土豆丝,他土豆丝切得极好,粗细均匀,刀法明快,我站一边看着,觉得叹为观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弟弟每天中午吃的,都是土豆丝,直到现在也没有因为腻烦而把土豆丝列入黑名单,大概跟爸爸的厨艺有关。总之在那个时候,觉得天底下的土豆丝,就我爸做的最好吃。

  最爱我们的人,做饭最好吃爸爸非常重视早饭,每到周末,都想好好睡个懒觉,但都不能得逞。不到七点,爸爸就会在门外喊:“起床吃饭了啊。”不起来他就站在门外喊一个小时。当时尚且年幼,毫无健康观念,爸爸那么“爱吃饭”,我完全不能理解。

  小时候心目中的“厨神”是奶奶,不知道为什么,奶奶做的饭味道总是很特别,米饭盛在碗里的形状似乎都要讲究些。奶奶腌的香肠尤其香,奶奶做的泡菜尤其鲜脆可口。奶奶会做腐乳,会酿糯米酒,会发豆芽,会做豆豉… …超市里也能买到香肠、泡菜、腐乳、糯米酒、豆芽、豆豉,但是味道嘛,实在不能跟奶奶做的比。

  下一个给我做饭的人是男朋友。跟“学弟”一样,他在饭桌上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帮我夹菜,开饮料瓶盖,在桌子下面抓着我的手,帮我挡掉朋友起哄要我喝的酒。在看《你饿不饿,我做饭给你吃》的时候,里面关于学弟那几篇文章,我非常有共鸣。大概天底下,爱与爱的表现形式都一样。

  男朋友做的红烧排骨和糖醋鱼很好吃,但他总嫌自己做得不够好。认识他以后,如果知道哪个男生会做饭,我对他的好感会顿时上升百分之八十。也是认识他以后,我才学会好好吃饭,因为他跟爸爸一样,无比重视“吃饭”这件事。

  在我的心目中,妈妈的厨艺最为一般。她下厨的时间并不多,口味偏重,做的酸菜鱼辣得爸爸吃不下去,摔下筷子念叨了两个小时。嗯,不过我吃得很痛快,辣得很过瘾。妈妈很“懒”,过年时的香肠也是花钱请人做的。给我装满满一箱子,非要我带到北京来。每次逛超市,站在摆着香肠的橱柜前,我都想回去拿上我家香肠在那些一点都不香肠的香肠们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你们算哪门子香肠,回家面壁思过去!”

  有朋友说,为什么人长大了,吃什么都没味儿了。我猜是因为人长大了,都离开爱自己的人了。心意才是最美味的调味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