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美很简单,快乐和自信就够了

爱美是所有女人的天性,大多数女人都有虚荣心,而攀比和嫉妒就如同隐藏在心底的恶魔一样,一旦得不到控制不仅会害人害己,更会有损自己的风度和涵养。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的饭局,因为彼此很熟悉,所以简单打扮了一下,什么首饰都没戴就出发了。我已经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这样“轻装上阵”了。

到了吃饭的地方,我才发现自己简直是“裸装上阵”,我扫了一圈在座的客人,一片亮闪闪的珠光宝气香气缭绕,一看就知道在座的应该非富即贵。

我的朋友向大家介绍我:“这就是苏红。”

其中一个女人穿着夸张,我粗略数了一下,她的十根手指至少戴了六枚戒指,一抬手甚至有一种拿着手电筒的错觉,并且在大家还穿秋装的初秋季节,她就已经华丽丽地皮草加身了,给人一种浑身裹满百元大钞、招摇过市的感觉。她斜视地看了我一眼,用挑衅的口气说:“你就是他们说的那个苏红吗?”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我身上,我怔了一下说:“是的,应该是他们说的那个苏红吧!”我微笑着说。不知为啥她听到这个回答似乎有点失望,但可能一时又找不到话题,她只好无奈地继续吃饭。过了一会儿,她冲我笑了笑,似乎终于想起了话题,趾高气扬地说:“听说你是做时尚的,可你怎么那么素呀?”

我对她同样报之以微笑甚至觉得有点无聊:“噢,我和亲密的朋友吃饭时,从来不盛装出席,因为这会让我的好姐妹感到压力。”

她似乎没有听出我话里的意思,而是更一个劲儿地说:“你们时尚圈的人是不是挣钱很少啊?我也听说了,你们都买不起珠宝,全是赞助商赞助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啊?”说完她意味深长地看着其他客人笑了。

我突然感觉有些反感,我决定回击她。

“您说得没错,我确实一下子买不起6个戒指,即使买得起,我这指关节也受不了;好在貂皮还买得起,但我不会把动物的尸体大热天儿的穿在身上!所以,您这财力和功力绝对能戴着6个戒指夹活泥鳅,穿着貂皮大衣吃麻辣火锅!我真的是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听了我的话,反应了5秒钟,便怀着各自的心思笑了起来,那位大姐实在找不到还击的话语,脸是由红变绿,又因为热,不停地擦汗,但自始至终也没好意思脱下来那件能让她着了火的皮草。

如果参加品牌活动,我一定会出于对职业的尊重,穿上最高级、最出彩的礼服,华丽登场,因为我的着装必须和我的职业身份相匹配。但和老朋友吃个饭,也要这样浓墨重彩地打扮自己,那就很没有必要了,因为这是我的私生活,它应该是随意和舒适的,而不是把朋友的聚会变成炫富和比美的竞技场,如果朋友的聚会真的需要这些来装饰,那也算不上是朋友的聚会了。

女人之间的虚荣和攀比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自己内心不够自信和强大,总怕别人压过自己,比自己强;二是自己本来就不够有钱、不够美丽、不够有品位,所以才老想和比自己强的人较个高下。说实话,我曾经也为这些外在的东西痴迷过,迷茫过,甚至自卑过,觉得拥有的越多说明自己越成功,和别人比起来越有底气。但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奢侈品所带来的虚荣感了,此刻,我更想追求的是自我和轻松。

如果想削弱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就先让自己变得智慧和优秀吧!这样你才会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其次是让自己变得知足,很少有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些条件我们真的比不来,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家庭,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拼你自己,家庭给不了你的东西,通过努力你一样可以得到;如果你是那么爱嫉妒、小心眼,谁会与你坦诚相待!

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嫉妒心随意肆虐,因为这不仅不会让你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反而让别人觉得你很没有教养和风度。其实美丽很简单、也很容易,只要你放松心情,不带任何负担地去追求就行了,因为没有什么比快乐和自信更能让女人美丽。

优雅是内心的澄澈善良

“优雅”不等于华服美钻,也不等于香车豪宅。它是一种 内心的善良和高贵,一个人只有常怀悲悯之心,才能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感同身受,才能让整个灵魂变得干净、优雅而高贵。

一个女人的优雅来自于她的教养,她得体的说话方式,谦和的处世方式,就像春风化雨一般温和滋润,又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别人。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女人,那一定是你的幸运。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虽然她是一位上市公司总裁的太太,但她从来不拿这样一个光环去炫耀。她个子不高,身材也没有那么好,但是她对自己的穿着、头发、首饰,甚至与人谈吐的方式,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让你感觉非常优雅、高贵。

一次,我们一起去吃饭,那天时间有点晚,我们都很饿,但是她却不像其他客人一样,对服务生大吼小叫,而是有礼貌地说自己有点饿了,希望能快点上菜。

优雅是内心的澄澈善良当点的菜终于被端上来后,我实在气不打一处来,觉得服务太差了。正当我准备发火时,她却温柔地说,可能是有其他原因,并且礼貌地对服务生说一声“谢谢”。菜吃起来很咸,她就微微皱了皱眉头,冲我抱歉地笑了笑,然后示意服务生过来,等服务生过来时,她很随和地说,她很信任这家餐厅,我是她最看重的朋友,所以才请我来这里吃饭,希望他们能把菜做好,并且麻烦他们主厨再重新做一盘。

她虽然优雅和蔼,但是也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她能容忍上菜慢,但是绝对不容许菜不好吃,因为这是厨师的态度问题,但她绝对不是盛气凌人地去解决一个问题。

即便只是与她接触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间,你也能发现她身上的不少闪光点,很多是自己不具备的。而现在的女孩子很少能做到的一点,遇到事情就会说:我是女人,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是这恰恰说明了你的涵养和层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正是在这里。

我们总把富和贵联系起来,以为有钱了,住豪华别墅,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就变成上流社会的人了,就变得“高贵优雅”了,殊不知,这种“富而不贵”只是一种“暴发户”的生活,而真正的高贵,是内心的自律和纯净。

奥黛丽·赫本被认为是自然与美的化身;不只是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为人低调友善,对待工作敬业勤恳。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的比利·怀尔德曾言,赫本身上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品质,如高贵、优雅与礼仪等。“连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这就是对优雅的最高阐释吧,优雅不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善良与对别人的奉献。赫本晚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她多次深入非洲,不遗余力地为第三世界的妇女与儿童争取权益。因此,她以非美国公民的身份,获得了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联合国也在总部为她竖立起一座塑像,并命名为“奥黛丽精神”。当听闻她的死讯之时,伊丽莎白·泰勒伤感地说,天使回到了天国。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像赫本那样美丽,但是她内心的善良却是我们能努力做到的。因为优雅不只是外表的故作姿态,而是内心的澄澈向善。优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贯穿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因为内心的善良而内心变得平静,气质变得从容,人生也因此优雅重生。(摘自苏红的新书《世界癫狂,我心优雅》)

致剩女

我身边有很多大龄女青年,俗称“剩女”。

她们基本已经年过30,或者徘徊在马上奔三的年龄线上。

她们的统一特点是,没有结婚,也没有适合结婚的稳定男朋友。她们的社交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来来回回都是些女性闺密,周末聚会都是同闺密或者闺密老公,有时候是办公室的同事。她们觉得这样过也很舒心,没有心情去结识也无暇顾及新的异性。

她们独自生活在一个偌大的城市,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每天在拥堵的早晚高峰挤地铁或者自己驾车回家。她们也许住在出租屋里,也许贷款买了一套小房子,想着就算没有男人,至少还有一个窝。她们也许很平凡,也许小有姿色,也许是小职员,也许是女强人。但统一特点是,一直以来,她们没有遇到过特别靠谱的男人,或者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又错过。

华灯初上,她们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等着她的可能是一只叫泰迪的猫、一只叫咪咪的小狗,或者nothing。总之,她们最常度过的夜晚,是一个人吃着外卖,对着电脑看韩剧或者刷微博到夜深。

她们的命运,多数都是被家里逼着相亲。架不住父母每周的“夺命连环call”,无奈地强颜欢笑着去与父母朋友家的儿子、表舅老师家的孙子、阿姨家邻居的姐姐的表哥的同事的大表弟约会见面,横跨一个城市的距离,有时候都没心情吃完一餐完整的饭就匆匆道了再见。

还有一些女孩子,因为被“剩女”的帽子压得太重,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与并不心仪的男人约会。她们运用超人一般的意志,拼命去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头发有点少不要紧,工作是正式的;肚子有点凸不要紧,房子是四环内的;为人傲慢不要紧,学历是名校研究生;年龄有点大不要紧,年薪数目可观,还显得成熟稳重。

可是他从不送她回家,每次约会后都是她自己打车,不爱发短信打电话,每次都是她主动找话题。他对她说,他不懂得什么是甜言蜜语,更加不会去照顾女人,他希望女人独立就好,性格温柔贤惠,能操持家务,能有稳定收入,能不干涉他太多的自由,两个人在一起,能过日子就好。他要找的,想来想去,不过是一个会生孩子的保姆。

“剩女”这个词汇,对女人来说实在有点儿坑人。因为“剩”,所以地位难免被放低,心态难免有些不平衡。若没有这样的一个词汇,管它20、30、40的女人,大家不过结婚早晚不同而已,哪里会无端生出这许多张惶感。可是正因为有了“剩女”的概念,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会慌张,于是姿态会放低,会觉得男人就像秋后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会想错过了这一个,下一个可能会更糟糕,于是遇到一个男人,就像进了商场,就担心害怕,怕不赶紧买点儿东西,一会儿就都被人抢光了,所以也不管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需要不需要,拿到手里再说。

而男人呢,本来“剩男”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急迫的,可是因为看到了女人内心里的脆弱和小小自卑,看到了她们迫切甚至讨好的眼神,便立刻气定神闲起来,不但不再惶恐,甚至还有些膨胀。所以,你看那些资质平庸却耀武扬威的男人,那也不过是女人给予他的错觉和特权。

于是,男人们年逾40也不慌不忙,自身条件甚至不必太过突出,仍有二十几岁的女人主动奉上。而女人呢,一过了30岁就开始沉不住气,表面上不屑一顾,内心里唉声叹气的也不在少数。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刚刚过了30岁生日,最近每到凌晨就发梦魇,内容无非是自己孤独终老,或者嫁给了一个老丑矬男人了此残生。

所以不乏有些女人,只要能结婚便舒出一口气,颇有胜利者的姿态,想着你看我也能有,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呢!殊不知婚姻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根本算不得结局。过得怎么样,那才叫真正的冷暖自知,婚前闭眼睛挑,婚后若是睁开眼睛,恐怕就有得哭了。

事实上,择偶讲求的是两情相悦。婚姻是两个人因为情感的浓烈和志趣的相投而想要终身陪伴,在精神上并驾齐驱,在其他各方面互相接受和匹配,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但“剩女”这个词汇更多是社会舆论给女性施加的压力。相比“剩男”来说,前者出现的频率更为频繁,力度也更为震撼。

虽然我并不认为“剩女”这个词语包含着明确的贬义或者歧视色彩,但是必须要承认,这个词语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观念:女人年纪大了就会贬值,所以女人要尽早把自己嫁出去。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因为社会地位低,所以最大的价值无非也就是生育价值。现代医学提倡一个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岁到30岁,在古代则更低,大概是在女人16岁到24岁。所以在古代,30岁的女人就已经是“徐娘半老”。可是在现代社会,女人的生育年龄被不断推迟,因为医学的发达,使得女人40岁一样可以怀孕产子。甚至,“丁克”一族的人群也逐渐增多,他们根本不需要繁衍后代,而只享受二人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延续香火”作为结婚的重要理由,孩子只是“锦上添花”的爱情结晶,而不是夫妻关系赖以生存的“纽带”。

女人的价值也不再如此狭隘,她们更趋向于和男人一样平等,享受同样的权利,创造一样的财富,和男人一样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女人的价值在和男人一样平等的情况下,仍然保有“生育价值”。如此说来,一个男人才真的应该为此感到忧虑,女人能自食其力,不再依靠男人安身立命,不优秀的男人,应该开始担心找不到雌性愿意为他繁衍后代。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西方人的观念。据说法国男人更喜欢40岁的法国女人。《费加罗》杂志称:法国男人认为40岁的法国女人更成熟,更有风韵,而且40岁的法国女人虽历经风雨,肌肤依然充满光泽,秀挺的身材和25岁的女郎没有什么区别,自然深受男人的喜欢。

当然,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20岁有青春之美,30岁有智慧之美,40岁有优雅之美,50岁有风韵之美……只要你想,女人一直到80岁,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魅力。但若是一个没有追求、没有思想、不懂得不断完善自己、不热爱生活亦不热爱自己的女人,25岁也会灰头土脸、毫无光泽、死气沉沉。

这几天与一个朋友聊天,她今年刚好30岁,是中国社会所说的标准“剩女”。她在家人的撮合下,相亲认识了一个男生,但是两个人发展得平平淡淡,毫无进展。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偶尔和男生约会吃饭、看电影,然后回家,第二天继续上班、下班。周末朋友叫她出去泡温泉,她说没兴趣;说去近郊旅行,她还是推辞说没兴趣;每天在网上大喊生活无聊内心憋屈,你给她一些建议,比如去学插花,去学茶艺,去学甜点,去读个文凭,她都说没兴趣。

后来男生推托说家里不同意,慢慢给自己铺后路,又去相亲其他女生了。这边和她还没有直接挑明,而是来往着。她心里明明清楚,但总是抱有侥幸心理,于是就这么拖着,也不知道拖的是对方,还是自己。

你看,在她身上验证了三件事,第一,你是谁就遇到谁。你是个大闷蛋,遇到的人有90%的概率也是一个大闷蛋。不闷蛋的人,根本不会找你;第二,生活无趣,是因为你自己本身无趣。生活其实有很多乐趣,是你自己不会找而已;第三,不管你今年芳龄几何,生活过得像迟暮之年,那你就等于从来没有年轻过。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二十几岁时容颜姣好身材曼妙,本应是最吸引异性的时期。但一个二十几岁的女人如果不思进取,不读书,不思考,不打扮自己,不培养爱好,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善于交际,那她也毫无吸引力。一个40岁的女人,也许没有二十几岁的女人年轻,但是却可以沉淀更多的优雅、美丽、智慧、能力、财富、品位。如果她能一直如此,年龄不过就是个数字。容颜的变化,也不过就是正常的岁月痕迹,新陈代谢而已。

所以,所谓的“剩”,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若你爱自己、爱生活、有情趣、懂调剂,就算你40岁不结婚,身边也不会缺少倾慕你的异性。若你每天自怨自艾,悲观沉闷,就算你20岁,异性也想远离你。

有人22岁结婚,有人35岁才考虑婚姻大事,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条件、自己想要的人生,在不触犯法律法规,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作出选择。

而一个病态的社会,就是推着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22岁的时候就被逼着相亲,24岁就被家里逼着结婚,结了婚就被逼着生娃,生了娃就中断了以前的追求和事业。有多少女人是在不情不愿中随波逐流的?所以婚与不婚,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的标准。婚姻并不意味着结束,更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只是拉开了人生另一阶段的帷幕而已。

精彩的女人,任何年龄段都会试图让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人生中的配偶、孩子,他人的艳羡和赞美,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只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主体。你快乐,自然会吸引来快乐的人、事、物;你广博有趣、风情万种,自会有人慕名而来。

看到一句话很喜欢: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总在朋友圈点赞算怎么回事儿

最近一段时间,每晚11点,我一打开微信公众号,就会收到同一个姑娘的倾诉。

她每次说话感觉都很伤心,仿佛没有回复,她会更绝望。于是,我便从开始一路回了下去。

第一次,她跟我说,她发现他心里没她。我问她为何,她说,他发了条他和别的女生的聊天截图,言语暧昧,不忍直视。我劝她细心观察,说不定是他故意暧昧,欲擒故纵呢。她恍然大悟状,连声谢谢之后,此事作罢。

第二天,她又气急败坏,追过来愤愤问我,为什么他经常发这样的状态。我问她发了什么,她说发了几张和女生宿舍联谊的照片。虽然作为旁观者我觉得无所谓,但我仍旧理解她的心情,接着又是一番劝说,告诉他一群人出去玩,通常是不会有人怀孕的。她似乎被我毫无逻辑却很能安慰人的话语蒙骗,回复一个呵呵的表情就走了。

第三天,又是一个他的朋友圈没有她的故事。

第四天,第五天,这个姑娘没有来找我,我暗自窃喜。

第六天,我不打算开电脑了,但 “追剧”的心态,实在难以忍受。打开公众平台,翻到第三页,猛然间我又瞥见两条消息,一条是,丑哥他失踪了;一条是,我是不是应该给他发条消息问问?

这两条消息,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全给拽出来了。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他已经两天没发状态了。然后呢?我问。我是不是该问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她回。

难道你们要一直冷战下去么,此时不问,更待何时啊?我接着反问。

什么冷战?我又不是他女朋友,这么做会不会很鲁莽啊!她淡淡地回复。

“我又不是他女朋友”,看到这几个字,duang,内心按耐已久的上万条草泥马,全部脱缰。本以为我的安慰可以令两人和好如初,至少能让这姑娘如梦方醒,在我暖男历史上再添一笔。可这虐心剧追了一个多礼拜,她最终却跟我说:我俩毫无瓜葛。

我真的再也装不下去了,心想这剧太凶残我不追了,回复完“再见”,就立马关机。

“我俩大二下都修了德语课,课上我们被分到一个小组,因为要完成作业所以就建了群,后来也互加了好友。虽然后面结课了,我们再也没见过。但微信里我们还留着联系方式,时不时朋友圈里常点赞、评论一下神马的。”没等我全部看完,她又敲出一行字:“当时我就对他有好感的,但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我就一直盯着他的朋友圈,想要让他知道心里有我。”

一听这话我变得理智些了,从开始的莫名其妙突然变为了无奈的同情:原来这妞活活把朋友圈当成了爱情的主战场,把点赞当示爱,留言当传情,回复当成达意,一系列的恋爱过程,全部在朋友圈一一对应起来,显得完美无瑕。

可是她不明白,朋友圈里的情感,基本是建立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之前关系就很好,那么朋友圈的交流则可以加深这段感情,同事间的点赞,情侣间的互动,大抵如此。那些原本在各自生活中就很少出现的人。朋友圈的作用大多是信息的分享传播,无聊时的吐槽消遣或是利益上的联络交换。

强弱关系的作用,在朋友圈分工已很明确。想要通过朋友圈打入对方生活,不是不可以,但这只是第一步,仅仅是一个衔接过渡的过程。

当然我也认识在朋友圈相识,接着成为情侣的朋友;甚至还听说某单身男神,最终和一女子结婚,新娘的独特之处,则是在他朋友圈发完照片以后,一准留言、点赞。

但故事不能这样掐头去尾去看。我所知道周围这些朋友,他们通过朋友圈认识女生用了一天,而从朋友圈到约会,再从约会到表白,少则一月,多则一年。点赞只是开始的一小步,却贯穿不了整个恋爱征途。

表白求婚、接吻牵手、上床做爱,不可能通过手机一键完成。不论微信、微博或者豆瓣,皆是相识相知的一种手段,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却唯独做不了主战场。

感情真正的主战场,仍是在某家书店、某间酒吧或者某个咖啡馆。比如男生的段子逗比,引起女生的狂笑不止;女生的笑声很甜,听得男生春心荡漾;讲得累了,笑得僵了,两人对视一笑,发现自己的身影轮廓,恰巧就在对方的眼眸里。如此,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两人便可以相爱。

再不济,你在微信上大胆勾搭一下,问下性别,发个表情也成啊。

现在倒好,赞也点了言了留了,说暗恋不是暗恋,说明恋还没有开口。

总在朋友圈点赞算怎么回事啊?

你,如果是女人

  你,如果是女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交往范围,你不能像男人那样,见谁都是好朋友,即便你的职业是公关,你也不要在下班后,今天和这个男朋友一起喝茶,明天又和另外一个男人吃饭,这样的日子久了,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你很轻浮,是的,你的熟人是很多,但你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你,如果是女人,对于任何男人不要轻易接受他给的财物,除非你想和他结婚,一句话:不要占他的小便宜,否则,你早晚要吃亏的,他们都是有目的的,你要知道:凡是有钱的男人,脑袋都装的是投资概念,你一不小心,就被他给投资了,那么,他迟早是要收回成本的,甚至还要在你身上赚上一些,正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如果是女人,千万不要买低档次衣服和鞋子,当然了,也不一定非得要买什么天价的名牌,最好的就是正规的商品。也可以廉价,但不至于是地摊上的冒牌。因为你改变不了自己的相貌和身材,但你总可以穿得有品味点吧,这样,你就可以用得体的服装来改变你的气质。不管别人怎么想,你穿的好点总该是表现自己爱自己吧。
  
  你,如果是女人,你就对自己平时的举止形象非常重视。你平时的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姿,甚至走路时都要有个女人的样子,决不能因为懒惰,或者和周围的人熟悉了就随便,随便是在家里和最亲密的人才可以。
  
  你,如果是女人,你千万不要被“男女平等”的思想贻害了,男女平等是政治家们的一个口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我们所在的社会还从未实现过,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社会还是由男人主导的。你若聪明,就一定要给你所接触的男人让让路,你尽可能的少说话,多做事。别和男人抢风头,更不用说对自己的老公了,那就更要充分的尊重他,只有自己的老公出息了,你的家庭才能和谐,你也能感觉到幸福。
  
  你,如果是女人,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不漂亮没关系,只要你有气质。没气质没关系,只要你聪明。不聪明没关系,只要你贤惠。不贤惠没关系,只要你勤快。不勤快没关系,只要你有本事。没本事,也没关系,但你至少要安分守己……总之,在你面前有10口锅,你不能保证把每一口锅里的水都烧开,但你至少要烧开一锅。
  
  你,如果是女人,嫁对老公比什么都重要,你一定要记住这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许你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问题是,你怎么在才华和财产、人品与地位、出息与出身之间权衡,开着宝马的土老板和骑着自行车的穷书生同时向你求爱,你选择了哪个?你究竟要嫁的是某个人还是那个人所拥有的某些东西?男人的成功有好多种,女人的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嫁对老公。
  
  你,如果是女人,家就是你的全部。你要比男人更爱家,你要努力地营造出家的温馨,让男人感觉到有你的地方就有家,家因为你而温暖,而不是因为那套豪华的房子。建设一个幸福的家,是你一生一世的追求,如果你为了实现所谓自己的某种“价值”,而忽略了对家的投资,那么,就算你千辛万苦地成就了一些“事业”。蓦然回首,你的身后已经没有了家,一个没有家的人还是个失败者。
  
  你,如果是女人,你一定要低调处事,万不可贪名,你要知道,女人的名声越大,说她坏话的人就越多,无论政界要人,还是影视明星,只要是出了名的女人,没一个能逃脱闲言碎语污蔑的,也没有一个是被人们当做正经女人看的。纵然你有武则天的聪明和权势,有某当红歌星的成就和业绩,你看看,这些个女人又得到了什么样的评价?
  
  你,如果是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你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美丽,都是瞬间的精彩。所有美丽的事物从来都不会为谁停留,你的容颜终有一天失去光彩,你千万不要让你漂亮的容貌误了你的一生,趁你还年轻,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如果你拥有足够的知识和修养时,你的美丽使你更加美丽;同样,如果你的头脑是空空,,那么,你漂亮的容貌就是你最大的不幸。
  
  所以才与德是女人最重要的修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