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深刻的幸福感

亲爱的,收到你的信。你的信和许多人不一样,你的信无关爱情,也和学业事业没有具体的联系。于是第一次要聊一聊人生的处境。

你25岁,一切顺利。这一年未发生什么大事,未失业、未失恋、还健康,一切都按着轨道运转着。

真好,大多数人都这样生活吧,我想。想象中每天九点的上班号角响起,都市丛林里奋力奔跑的人群中一定有一个是你。

可你说你有焦虑。你说你在重复着22岁毕业之后的生活状态,有点厌倦。曾经可以获得骄傲和满足感的事情,现在再也不能让你获得激情,你说你用许多新的有形式感的东西来化解,新的发型,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消费了许多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可每一次获得之后,满足感毫不长久,你仿佛面对更多的欲望,更深的空虚。你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变得不可爱不纯朴不那么有坚持。你想知道那“焦虑与忧郁背后隐藏着的最深刻的秘密”。

看到你的信,我有种感动。许多的人任凭生活中的焦虑支配着自己,他们中有人用华美炫目层出不穷的物质来满足自己,有人用奋力却盲目不停歇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有人在消极被动的电玩或电视剧的娱乐消费中忘却自己。你却不,你觉得生活里有些不对劲,你在追问为什么。这个凡事只求轻易得到不求意义的年代里,这种追问是难得的甚至是奢侈的。

可我相信这个追问会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出现,或早或晚。

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这个追问是在一堂哲学课上,老先生在夏日的午后激情澎湃地说着一个叫做康德的哲学家向自己和人类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还有“人是什么。”

我必须承认那个下午这些追问对我的意义不过是笔记本上的几行字而已,这些追问仅仅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对人的心灵是毫无作用的。只有当这些追问以生活的方式让我们直面的时候,我们才会从内心发出和康德一样的追问。尽管这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可是寻找一种深刻的幸福感是每个具有心灵的人一种本能。

你现在的生活不能给予你这种深刻的幸福感,于是你不满。你消除不满的方式是占有和消费,是对世界进行的某种征服。这种征服的效果,是在欲望的伤口上洒糖,甜蜜但使得伤口更加恶化和扩大。每一种不满常常表现为某种渴求和欲望,它们需要被好好地和正确地理解。一如压力之下的暴饮暴食或者,发工资之后超常的购物热情,考试前拿着课本却一直一直看电视的越紧张越逃避的心理。不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欲望的人,就只能任凭这种欲望支配着自己。他们乐此不疲,他们甚至上瘾,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己的处境、自己真正的需求。

这不能责怪你,我们的教育,使得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历来都是简单甚至粗暴的:占有和消费。我们的目标历来明确:考试,得高分,考名校,找好工作。每一步都是目标明确,每个抵达目标的过程都像是一场战争。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只看结果的。可是你也因此遗忘了享受过程,渐渐变得只看重最后是不是达到效果。这可能是你不快乐的原因之一。

享受旅行享受奢侈品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你对这些事情的结果似乎看的太重,有时候你获得的是更深的不满,享受简直就成为了对自己的惩罚。放下这种额外的期待是让这些享受还原为享受的唯一方法。和谈恋爱一样,你满怀期待地和一个心仪已久的男生一起约会,他一定会让你多多少少失望,因为他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样。你现在对这些享受的厌倦,就像相恋五年的男友送你一束玫瑰,你的感觉和五年前最初收到玫瑰的时候肯定不一样。那些曾经带给你激情的事物换了一个心境和情境,多多少少会失效。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人生本来如此。刻意的重复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激情。只有好好分辨清楚自己当下真正的需求,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有时候我还蛮羡慕那些懵懂的小孩子,他们的快乐那样简单。怀疑人生和感到虚无是成长的标志,我甚至觉得这可能是人生的常态。

有时候我觉得童年的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了一个主题公园里。那里的规则清晰,建筑明朗,始终有阳光普照,不缺三餐,不缺玩伴。什么问题都有好像很明确的答案,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焦虑。每个游戏都有一个终点,就像读了初中会有初中毕业,读了高中会以高考毕业,考得好去读大学,考得不好读大专。大学之后找工作,然后我们就突然身处在主题公园外面了。这个世界和主题公园不一样。它那样广阔寂寥,又拥挤不堪。

25岁的你,现在处在了从未经历过的迷雾里。你用你习惯的方式对待着周围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给你的回应和你期待的不一样。你失落,你找不到方向。

在人生和世界的森林里迷茫,我想这是人生经常发生的一种常态。这种时刻你才会发现生活的诗意和多样性,你会停下脚步,观看周围,观察自己,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想去哪里,你到底需要什么。”那些只听说某个前方有黄金矿藏然后就一路狂奔不止的人们,或许也有他们的快乐。可那些停下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和仰望星空的时刻,是那么珍贵。亲爱的你,正在这个时刻里。

你究竟要去哪里,由你自己决定。重要的是,你要给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你要给自己选择北斗星。

或许接下来你走的一路都会是迷雾,你要给自己选择的方向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必须是你自己认可的意义。你的内心要有自己的标准。

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必须明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代表一路都顺利,并且时刻有回报。我喜爱的一个建筑学家林缨说:“我做一些事情,因为它们对我是重要的。”不存功利心地做那些对你重要的事,它们给你的回报远远胜过功利。

你要懂得区分和你有关的事情和与你无关的事情。25岁的你经历得也已经很多,有趣的事物无穷无尽,好奇心之外,你要培养定力和判断力。我相信真正的交流和真正的创造让人获得深刻的幸福感。接下来的岁月里,保持好奇心,不要放弃享受美好的事物,但是要集中精力和能量在富有创造性的事情上。

在字面上追寻人生和生活的意义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只有用生活才能回答生活的问题。亲爱的,先不要急,不要急着给自己下“不可爱不淳朴”这样的判断。你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或许你不熟悉这个状态,但是不要用否定的方式去判断。

对当下的自己要心怀温柔,不要苛待她。放下额外的期望,耐心地看她需要什么。温柔开放地对待自己,你会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只要你仰望,会发现每片星空都很慷慨。那颗对你而言最明亮的启明星始终不曾被迷雾遮住。

我在一个夏日的晚上,去到德国的Schoenburg,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漂亮堡”。那里的晚上静谧无比,连深呼吸都怕会惊动别人。银河清晰可见,低得就像在城堡的屋顶,伸手就可以触碰到。星空深邃美丽得让人着迷,让人痴痴望,不愿离去。星星越看越低,越看越多。

那时那刻我就想,宇宙真是如此美丽,没有任何事真的值得深深忧虑。

愿你在现时的迷雾中虽然迷茫但是可以安心耐心,愿你以后回眸现在的时光可以微笑也可以遗忘。

享受当时当下每一刻。迷惘的时刻也可以诗意。人生真正有深刻的幸福感,都是在你知道了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它才会一步一步地朝你走来。

因为我们都寂寞

要是一个男人一开始就坦白跟你说,他是不会结婚的,但你仍然选择跟他一起。那麽,後来当你想结婚,他不愿意,错的是谁呢?

你埋怨他不肯跟你结婚。你觉得,他要是爱你,是会跟你结婚的。你没想过,两个人一起的日子那麽快乐,他竟然丝毫没有改变初衷。

这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做错了什麽呢?他一开始就对你坦白,他没有骗你说会跟你结婚。为什麽到头来却好像他骗了你?你是宁愿他开始的时候说谎吗?

既然结果是一样,是不是谎言永远都更为动听?

他是不是犯了坦白的错?还是他犯了无情的错,一起那麽多年,始终不肯跟你结婚?

一开始,当他说他不会结婚的时候,你为什麽还是一头栽进去?

是不是那时候你觉得无所谓,後来却不这麽想了?

你也许不该怪他,要怪就怪你当初为什麽爱一个不会结婚的男人。或者,要恨就恨他爱你没有你希望的那麽深。

你若问我,我会说,一个一开始就表明不会结婚的男人,最好还是不要爱。那不是因为你想结婚,而是一个能够这麽跟你说的男人,将来能有多爱你呢?他也太小看你了。

相信我吧,男人是会结婚的,他只是不会跟你结婚罢了。

你又为什麽一定要结婚?

结婚只是一起终老的愿望,并不是终老的事实。

我不是不相信婚姻,我是不相信人。

我向往白头偕老,但是,当你了解婚姻,当你了解人性,你会明白,你不一定能够跟你爱的那个人一同老去,一起凋零。

许多看来幸福的婚姻,都有它破碎的一面,只是你没看见。

那麽,为什麽还是要结婚?因为我们还是很想相信。因为我们都寂寞。

前男友的好处

一、你起码可以用一种曾经沧海的语调告诉朋友:“啊…我的一个旧男友曾经这样说——”

二、即使你只是有过一个旧男友,至少也能证明你是被人爱过和追求过的。

三、你会提醒自己,要活得比他精彩。

四、你会好好的打扮和保养,免得有天在街上碰到他,他会觉得你老了,没以前那么漂亮了。

五、不管他多么糟糕,你会怀念那个时候的青春。

六、要是他真的很糟糕,你会更珍惜后来对你好的那个人。

七、自他以后,你对男人的了解多了一些。

八、从今以后,你对爱情的了解也多了一些。

九、你对人生的了解,比以前复杂了一些。

十、你开始懂得悲剧的艺术。

十一、你明白一个人一生中往往不只爱一个人。

十二、你学会了勉强没有幸福。

十三、当你和现在的男友吵架时,你也许会找他来报复。然而,当你看到他时,你终于知道你有多爱现在的男友。

十四、你会告诉自己,旧男友全都会永远怀念你。这样相信的时候,自信心也会提升。

十五、你对“时间”这两个字有了重新的领悟:原来,一个男人在你一生哪个阶段出现,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打给爱情的电话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处,由于手机的普及,已经很少有人用了。楼下的小卖部卖电话卡,几乎每个晚上,男人都要到走廊上去给家里打电话。

男人的声音很大,虽然每次他都刻意关上病房的门,可病房里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每天,男人都在事无巨细地问儿子,牛和猪都喂饱了吧,院门都插好了吧,要不就嘱咐儿子别学得太晚影响了第二天上课,最后,千篇一律地以一句话“你妈妈的病没什么大碍,过几天我们就回去了”作为结尾。

女人住进来的第四天,医院安排了开颅手术。那天早晨,女人的病床前多了一男一女,看样子是那女人的哥哥和妹妹。女人握着妹妹的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男人的脸。

麻醉前,女人突然抓住了男人的胳膊说:“他爸,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用被卧把我包起来埋在房后的林子里就行了。咱不办事儿,不花那个冤枉钱,你这回一定要听我的啊!”女人的声音颤抖着,泪,也唰唰地流了下来。

男人说:“嗯,你就甭操那心了。”

晶亮的液体一点点地注入了女人的静脉。随着女人的眼皮渐渐垂下,男人脸上的肌肉一条条地僵硬起来。

护士推走了女人,男人和两个亲戚跟了出去。

只过了一会儿,男人便被妻子的哥哥扯了回来。妻子的哥哥把男人按在床上,男人坐下,又站了起来,又坐下,一只手不停地捻着床头的被角。

“大哥,你说,淑珍这手术应该没事儿吧?”男人定定地瞅着妻子的哥哥,脸上的神情像个无助的孩子。

妻子的哥哥安慰着男人说:“医生说了没事就应该没事儿的,放心吧!”

二十分钟后,男人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被妻子的哥哥扯了回来。如此反复了五六次,终于,女人在大家的簇拥下被推了回来。

女人头上缠着雪白的纱布,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微微地闭着,像是睡着了。

手忙脚乱地安排好了女人,男人又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拎了一包东西。一向都是三个馒头几片榨菜便打发了一顿饭的男人,这次破天荒地买回来了一兜包子。

男人不停地劝妻子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多吃点儿,自己却只吃了两个,便端起了水杯。

那个晚上,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原因,男人没有给家里打电话。

晚上,病房里的灯一直亮着。半夜,我起来去厕所,看到男人坐在女人的床头,像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瞅着女人的脸。

第二天上午,女人醒了,虽不能说话,却微笑着瞅着男人。男人高兴地搓着手,跑到楼下买了许多糖,送到了医生办公室,送到了护士台,还给了我和邻床的山西老奶奶每人一把。

女人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摘掉氧气罩的第一天,便又开始闹着要回家。男人无奈,只得像哄孩子似的不停地给女人讲各种看来的、听来的新鲜事儿,打发时间。

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每天晚上,男人又开始站到楼道里的磁卡电话旁,喋喋不休地嘱咐起了儿子。还是那么大的嗓门儿,还是那些琐碎的事儿,千篇一律的内容我都能背出来了。

一天晚上,我从水房出来,男人正站在电话旁边大声唠叨着:“牛,一天喂两回就行,冬天又不干活儿,饿着点没事儿,猪你可得给我喂好了啊,养足了膘儿,年根儿能卖个好价钱。你妈恢复得挺好的,医生说再巩固几天就能出院了……”

男人自顾自地说着,一边的我看得目瞪口呆。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电话机上,根本没插磁卡!

撂了电话,男人下意识地抬头,看到我脸上错愕的表情。

我指了指电话,男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往电话上面插磁卡了。

“嘘——”男人的食指放在嘴边,示意我别出声。

“赵大哥,这会儿你不担心你家的猪和牛了?”我一脸疑惑地瞅着男人,小声问了一句。

男人低低地回答:“猪和牛早托俺妻子他哥都卖掉凑手术费了!”随即冲我做了个鬼脸儿,用手指了指病房的门。

我恍然大悟,原来,男人的电话不是打给家中儿子的,而是故意给病床上的妻子听的!

那一刻,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为这个男人,为这个女人,为他们的爱情。

原来,尘世间还有如此让人动容的真情。没有玫瑰的浪漫和海誓山盟的矫情,他们的爱,早已被细细密密的岁月用针脚缝合成一件贴身的衣服,体己、暖身,相依为命。那份细腻而隽永的感情让我动容。

只想和你多呆一会

我知道爽约了说好的同学聚会不去,这是不对的,可是当妈妈轻轻地说了一句:“想来就来吧!”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见妈妈。北京天津貌似很近,可是母亲在北京打工的那个地方有点偏远。我前前后后动车、地铁、公交倒了六个小时,大大小小坐了将近一百个站才见到我的母亲。

我不止一次地要求去看她,可是她总是说那个工厂在农村,没什么好玩的,找各种理由推托。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从电话里听出我最近生活得不太好,也许是她也很想见见我,毕竟现在我们的距离近了,我也长大了,来去自由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是非天津北京不去的,只是希望我能更方便见到妈妈,和她待一会儿。自从我八岁起母亲就在北京打工,一直到现在我读大学,一年回家最多两次,大多是过年,有时候是秋收。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姐弟三个都能读大学,找到好工作,不必再像她那样辛苦。索性我没有让她失望,这也是这些年我一直刻苦学习的动力。母亲是个心高的人,她总是想多赚点钱,让我们尽量不愁学费,吃好穿好。为这她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气,熬过多少夜。一个不识一个字的农村妇女,一针一线编制了我的大学梦。我常常扪心自问:“不努力,你对得起她吗?”

其实我不想坐动车去的,火车会便宜一点,可是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毕竟只有两天假期。倒了地铁也算快,就是挤点,这没关系。可是后来的公交车在越来越窄的路上堵了,这是我最担心的。拥挤的车厢里,不安的人们,嗡嗡的咒骂声,我只是紧紧地抓住栏杆,想象一下待会儿见到母亲的场景。这又让我想起高四那年,母亲回来秋收,我和班主任死缠烂打地请了一天假回家,在那条正在整修的公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的场景。那天我都急哭了,在周围人不解的眼光中默默地哭泣。也许是真的心急回去见妈妈,也许是高考扑面而来的压力,也许是班主任说的那一句你一分一秒都耽误不起,反正是在我的抽泣中那辆公交像蚯蚓一样挤出了那个死结,然后车窗在外面吹来了很大的风,刮干了我的眼泪,然后我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家。当手机里的歌曲循环了将近两遍,我终于到站了,在事先约定好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焦急等待的身影,急忙打电话过去。母亲说:“你等一下,我马上就过去了。”不一会儿就看到母亲提着一大兜子东西过来了,我连忙去接,没有跑过去紧紧抱着她,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妈!”

母亲买了很多我爱吃的东西,一路上说道这要给我怎么做,那要给我怎么做。我只是待在她身边静静地听着。北京四月份的风很大,还夹带着沙土,母亲不时地帮我拿下粘在头发上的柳絮,问我提的东西重不重。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我看到的与我想象的有点差别:两排厂房,一排宿舍,大概只有一百多个员工。母亲骄傲地向她的工友介绍我,我乖巧地喊着叔叔阿姨。母亲和其他三个人一间宿舍,为了我来母亲还特意洗了被罩,晒了被子。我看到床头她贴了一张我们姐弟三人的合影,笑容如花,幸福洋溢。也许这就是母亲一直坚持的动力吧!我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在狭小的空间里忙里忙外的为我准备午饭,插不上手。闲话家常,我讲着在学校的种种不如意,找兼职时遇到的种种挫折,母亲用她独特的智慧开导着我。虽然没读过书,但母亲无疑是我遇见最具智慧的人,什么事到她那便不再困难。我忽然明白那一年为什么舅舅喝醉了,哭着拉着姥姥的手说姥姥是最伟大的母亲,最具智慧,是个大教育家。那年舅舅三十多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晚上和母亲挤在那张小床上,母亲在做十字绣。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我沉沉地睡去。一般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睡不着的,但那晚我睡得很香。一觉醒来看到外面阳光明媚,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睡在妈妈身边。还不到十点妈妈就开始包饺子给我,妈妈擀皮,我来包。话说到妹妹,母亲说她很惭愧,不到四岁就把妹妹扔家里,那时她还不会照顾自己。现在妹妹脾气硬臭,说话难听,妈妈一直责备自己,说是自己只顾赚钱没有教育好她。我默默摆弄着饺子不知说什么是好。吃过午饭,我就匆忙收起东西要走,走的时候书包轻轻地,而回来的时候却是满满的,就连吃剩的饺子也给带着了,我知道我拧不过她。

母亲送我到车站,等车的间隙母亲非要给我去买苹果,我知道是我那句“天津苹果好贵啊!我都两个月没吃苹果了。”一定是这句话惹的祸,其实我是和母亲的室友说笑的,母亲就当真了。记得学过朱自清的《背影》,那个有着着名背影的父亲也是送儿子离开给儿子买桔子而为我们所熟知的。非要去买苹果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去车就来了,我被人挤着上了车,都没来得及跟母亲挥挥手,车就开动了。我知道这一别又是大半年的光景。

回来的车程和去时一模一样,但我却觉得有点漫长。站在地铁里,腿在不停的抖。我不畏惧这漫长的车程,我只是希望和你多待一会儿,说说话,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带回宿舍的饺子被一抢而光,她们都夸母亲的手艺好。我打电话给母亲,她说:“都吃掉就好,下次给你们多包点。”嗯……我在内心期待着下一次。

我知道以后,我会工作、结婚,忙自己的家庭。母亲还会继续为弟妹,小孙子操劳,然后衰老离开。这是人类无法逆转的事情和规律,但是我会尽量和母亲多呆一会,再多呆一会,那是母亲的幸福,那是我的幸运。也许人生都是这样的,我们特别想和自己爱的人多呆一会,再多呆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