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两个偏见

《非诚勿扰》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男嘉宾走到权利反转,面对三个女嘉宾提出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说我平常工作很忙,有时难免情绪不好,如果回到家里情绪不好,你们会怎么对待我呢?一个女嘉宾说,我是一个特别需要爱和关心的人,不管你在外面情绪如何,我希望你回到家都哄我开心。主持人这时候追问了一句,那你除了爱和关心,你能够给予你的男人什么?这个女嘉宾思考了一下说,我知道,我爱耍小性子,我不爱做家务,我有公主病,有时候我会无理取闹,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男人能够接受我。这时候乐嘉就说了一句,那你就等吧。最后发生的是,这位男嘉宾牵手了这个女嘉宾。我当时觉得除了自己判断失误特别没面子,我也感叹这是不普通的爱情。

基本上来讲,我在生活中比较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生活态度比较谨慎,价值观念相对保守,就是大家相对说普通,甚至有点平庸的人。但是我觉得,尽管我们社会在日益不屑于人们的守正,总是崇尚有些人的出奇。虽然从理论上讲人可以分为左中右,男和女,老和少,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只不过大多数普通人喜欢在大众中沉默。

我想说,普通人的爱情,以及我们需要看到爱情普通的那一面。今天之所以有人感觉爱情有点奢侈,有点稀缺,恐怕是因为他们给爱情贴上了标签,或者把爱情渲染得过于文艺或特别了。有两种偏见可能是比较典型的。

第一,把爱情当做包治生活百病的灵丹妙药。年轻的女孩有时候对生活的艰难困苦望而生畏,避之不及,这时候她们想通过爱情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她们把择偶和婚姻作为解决一揽子生活问题的捷径,借此一劳永逸,甚至不劳而获。所以你可以看到,有些女嘉宾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女人天生就是该享受的,我就是一个月光族等等。有人说,我不愿意到社会上工作,因为社会太复杂,人性太阴暗,我就想做个全职太太,你能养得起我吗?还有人说,你是个警察,24小时待命,我打个电话让你回来陪我,你能做到吗?她们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什么问题,她们认为我要遇到一个能够这样接受我的男人。把男人、婚姻和爱情当做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爱情危机、心灵障碍、个体价值,甚至于生存困惑,当做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我不想对此过多评价。我只是祝她们好运。但是我也很疑惑,怎样才能找到那个能为自己所有生活问题买单的男人,那种一卡通男人我不是说没有,但是一定很少,而且遇到的概率会很低。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我相信那样一句话,你是谁就能遇到谁。

关于爱情的第二个容易有的偏见是,把男人当做是平凡生活里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棒。相对于生活的艰辛,另外一个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生活的平淡,所以超越平淡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梦想。有的人通过信仰,有人借用成功学。也有人很简单,只要我的房子、车子、票子超过其他人就可以了。还有人更简单,只要我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电视里的人怎么超越,甚至穿越我就能够完成这种心理需要。顺理成章,由于女人把超越的希望寄托在爱情上。于是,你看到在节目中,不停有女嘉宾问男人的浪漫指数,你为你曾经的女友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你能设计一个浪漫的求婚仪式吗?2.14号,如果你有100块钱是买玫瑰还是送巧克力更浪漫?我不明白,在沙滩上放烟火,在宿舍楼下点心形的蜡烛求婚求爱,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地方办婚礼,除了能吸引一大堆人的目光,到底有什么浪漫?或者我不明白,浪漫对于爱情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我唯一能够接受的解释是,你的生活全面平凡或者没有想象力,谈恋爱不失为最安全和超越成功最好的方式。谈场恋爱就能超越,何乐而不为?

很多女人特别乐此不疲扮演恋爱大片中的主角,在她们那里,如果一场爱情没有强烈的冲动和激情,没有痛苦的期待和渴望,没有不停的试探和游戏,没有猜疑,没有争吵,没有眼泪,好像就没有爱情。她们往往不能够真正陶醉于一个男人真实的特点,她们是陶醉于关于爱情的想象,或者陶醉于这个男人符合浪漫爱情的设计与表现。其实,我认为好多优秀的男人就在我们身边,优秀的男人他们是确定的,他们是守约的,他们不是模棱两可、捉摸不定、神秘莫测,正是因为此,他们激发不起有些女人与浪漫相联系的爱情意识。

回到普通的爱情,我以为爱是温暖的,不一定很激烈。爱是明朗的,不一定非得绚烂。爱往往是脱俗的,但是它不一定神奇。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一点,我相信那样一句话,不是我寻找到最好的,是最好的来拥有我。

不能说出口的名字

朋友和一个女孩儿擦肩而过,回味曾经的爱情滋味时,怅然叹道,我记得她笑的样子,也记得她哭的样子,唯一不记得的就是她喊我名字的样子。仔细想想,在一起半年,她竟然从来不曾叫过我的名字。

看着他纠结的表情,某个瞬间,我突然被什么击中似的垂下头去,想起了一些往事。

年少时,和暗恋的男孩子去某个地方,他在楼下等着,我到二楼送东西。等从二楼下来时,楼下已经空无一人。我焦急地在小区的广场上徘徊寻找,几乎掉下泪来的时候,他蓦然从背后跑了过来,看到我的焦灼,哗地笑出来,然后说:“你怎么不喊我一声,我就在那边的胡同里看人下棋呢。”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他从来不曾想到,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多么艰难。虽然那普通的三个字,多次在暗夜的梦里辗转,甚至有些无人的角落,我会对着镜子研究他的名字从我唇里蹦出来的时候,我的眸子中是怎样的欢喜,我的脸颊上会是怎样的快乐。但是无论预先排练多少遍,只要那个人站在面前,我一下子就语塞了,无论如何也无法喊出他的名字。

多年以后,我遇到了现在的爱人。有一次,两个人在街上走散了,过了好久我终于发现了他。人群中他憋红了脸四处地找着我,时不时的低声轻语:“哎,你在哪里啊?”我大笑着从背后蹦出来,问他:“为什么不喊我的名字啊?”

他的脸更红了,试探地轻轻说出我的名字,那两个字一说出口,眼光猛然就羞涩起来,慌张的看着左右,却满是掩饰不住的欣喜。那一刻,我的心猛然一顿,瞬间就踏实的确定,眼前这个人正在深深的眷爱着我。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当爱情过于盛大和隆重时,很多时候,更爱的那一个人是无法喊出对面那个人的名字的。虽然就是那么简单的几个音节,可要清晰地说出它们,却像移走一座大山一样艰难。在别人眼里不过一个符号的那个名字,在爱着的人心里,字字千钧,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吐出的一种战栗。

不能喊出的那个名字,使所有爱着的人心中的一个暂时的梦,总以为有一天自己能够自如亲切的趴在对方怀里呢喃那个名字千遍万遍。可太多时候,缘分的阴差阳错却让那个名字成为岁月长路上的一个硬硬的核,包在错过的遗憾里,凝成一块琥珀。甚至无论过了多少年,当你偶然想起,偷偷默念那几个字时,眼光还是忍不住左右顾看,害怕那些年的情愫,不自觉的泄漏出来。

不能说出口的名字,你在内心中呼喊的那一个又是谁呢?

我们更应该把爱复制粘贴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好饿,饭怎么还没做好”的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会说“粥好烫啊”一会嫌“菜太咸了”的人是儿女。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好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那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从不在教育投资上吝啬的人是父母。

那个早上赖床,还不停抱怨家人的人是儿女。那个夜深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那个累了一天毫无怨言,洗衣打扫卫生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羡慕别人家有多少钱,自己家多么寒酸的人是儿女。那个没工作还不“安分”,起早摸黑挣钱的人是父母。

那个记不住家人生日,可一到同学生日就早早要钱买礼物的人是儿女。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那个受了一点委屈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抚的人是儿女。那个在外面受了再多气,回家却强作欢笑的人是是父母。

那个有牢骚就发,烦恼就抱怨,把家当作坏情绪“宣泄所”的人是儿女。那个把苦埋在心里,生怕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学业、工作忙为托词,很少往家打电话问候的人是儿女。那个在电话里嘘寒问暖,总为家人牵肠挂肚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开口就将家里的积蓄“借”走,然后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儿女。那个劳苦了一辈子,到现在还住在破旧小屋的人是父母。

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和朋友聚会,却不肯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那个只要看到亲人,哪怕就一会,都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儿女。那个为了儿女操了一辈子心,老了还得帮儿女带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喜欢将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诸行动的人是儿女。那个从不把爱字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爱,总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父母和儿女的区别所在。或许,只有儿女也成了父母并且慢慢变老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爱,并将其付诸于生活的点滴中去。现在我们则更需要把这份爱“复制——粘贴”几次,那么我们就会给父母带来些许欢喜与感动。

但愿今天晚上所有听到这片暖文章的朋友,都能够好好地想一想……

爱情,有时只是一种简单的情愫

有一种情怀,在你的生命里诞生,走过青春,做过年少,便再也抹不去,也许直到你生活完结。你自己固执地把它定义为爱情,但它却深深的植根于友情或亲情的温床上。是的,无论怎样,你们还是朋友,你们只是朋友。这友情抹不掉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你吃不下,睡不香,失魂落魄。却还是在朋友面前强颜欢笑,你不想被看穿心底,不想这思念公共化。于是,你平常的生活无辜多出些许煎熬。对,就是这煎熬才让你寝食难安。于是,你便将心底的问候传送给那个人,很朦胧,朦胧到懵懂。你却希望那个收到问候的人从这近乎呓语的言语中读懂你的心思。每每被问候的人不懂或不懂装懂的时候,你还要淡淡的说一句:只是问候。然后,各忙各的。或许,作为朋友,这是让人感动的举措,你让朋友知道了还有人在关心她或他。然而你却再也感动不了自己。这深爱中的人啊,何时你才能找到所谓的自我?

春夏秋冬的轮回,岁月的年轮雕刻出你日复一日的生活。谁都一样,在这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只是履行生活的义务。至于其他的,我们有太多的时候都不去思考了。曾有这么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再甘于这平淡。你发现无论别人要怎样的生活,你却不知不觉的在心底生出一个方向,这个方向竟然是关于那个人的,和那个人幸福有关的。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你都这样鼓励自己:这是在为两个人的幸福奋斗呢。要的是为了让那个人生活的更好。你要让那个人了解你目前的所作所为,目的当然还是旁击侧敲。然而那个人却这样看待你的行为:你怎么那么有劲头?我羡慕你。别无其他。也是,你想让那个人懂得什么?你总是这么含蓄。然而,那个人这样无关痛痒的话几乎让你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

有时候,你扪心自问:其实你们需要的是不是只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安静的,幸福的。回答是肯定的。你也发现原来这个愿望是个简单的问题,但现实总残酷的将你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个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哲学极端曾让无数生活的先哲先你一步感到生活的无奈。

是啊,简单多好。你只要你们的小小的幸福。

多少年了,总有许多时候,你依然忘不掉那些场面:你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彼此会心的微笑,第一次一起吃饭,第一次吵架--这些事情即使在许多年后在你复杂的见不到头绪的生活里仍然可以占据一席之地,时隐时现,让你躲在岁月的幕后偷偷的感动。于是,你有理由固执地认为这就是爱情!偶尔浮现的这些事情在你日渐无奈的生活里凭空生出感动,生出激情。于是,你也想问问那个人是否还记得这些事?是否还记得那年夏天,小城的黄昏,还有那座小灯塔?是否还记得那被人们惊起的鸽群?这些是你生命的财富。但是,你始终没有问出来。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重温。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落日里,你也总能幻想出那个小城的一切。可惜,异乡并非只是一个孤独的乡,还有孤独的你,孤独的落日,所有都是孤独的影子。不过,这孤独有时会被那美丽的记忆打败,带着你寻找生活的出路。于是,你依然生活在,孤独的生活在孤独的异乡。

孤独,它一旦走进一个人的世界,便总让人有不安的时候。所以,你还是尽力的融入另外一些人的世界,毕竟这个世界上怀着孤独生活的人并不少见。情窦再次被打开的时候,你竟然从心底掠起这样的想法--那个人这些年也是生活在他乡,也是一个人,也并不见得有多么舒心。也会有孤独的世界孤独的影子。所以,你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竟莫名其妙的感伤起来,同时惭愧自己的背叛--对爱情的背叛。也惭愧自己在这喧嚣中败下阵来。你总是发现,这么些年来那个人的生活依然如故,依然从容,于是这如故与此从容成了你生命里的痛。你发现,你开始不懂那个人,不懂爱情。你开始怀疑自己固执的关于爱的幻想是不是真实的。因为你曾发誓要给那个人幸福。但是,那个人幸福的走在路上的时候,那幸福却不是你给的。与你无关。

于是,你告诉自己,收起狂躁的心,耐心的生活。看着那个人幸福,然后在自己该幸福的时候幸福起来。然而,更多的时候,你还是被这骗人的生活牵绊着,不忍放下一丝一毫。是生活欺骗了你,还是你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这是一个难以论证的命题。

在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你又开始想念一个记忆,一个还未发生的记忆:还是那个古典的小城,你们牵着手,穿越一条又一条街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满足--你发现,生活里写满电影故事的影子。

你发现,爱情有时只是一种情怀。这情怀走过岁月却不见苍老

幻想中那个人永远也不会来

爱情犹如一场排球赛,我根本没有发球权,我没可能赢这一局,我输了,而且输得惨烈,因为我爱你,太爱你,所以一败涂地……

年少的时候我们是不肯随便爱上一个人的。

当一个男孩子爱上了我,而我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我会选择他。是的,他和我很谈的来,他迁就我,疼我。他的条件很好。然而,我要找 一个我很爱很爱的人,我才会谈恋爱。

当那个被拒绝的男孩子可怜兮兮地问我:“你要找一个很爱很爱的人?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

我没法回答他,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恩?那个人还没出现。我相信我早晚会遇上他的。所以,在遇上他之前,我不会随便爱上别人。我要守候他来临。

那个时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后来当我们猛然回首,我们才会明白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很爱很爱那个人!

原来,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

也许,你一辈子都找不到一个你很爱很爱的人。他还没达到让你很爱很爱的地步。

年少的时候,我们期待的那份很爱很爱的感情,只不过是在情窦初开时,无知的执着和幻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永不”之地。

既然不可以永不长大,但愿永不苍老。

永不苍老也是奢望,那么,可否永不孤单、永不害怕、永不忧伤、永不贫穷、永不痛苦?

有一天,当我幸福地在心中那片永不之地登陆,我或许还是永不失去。

忘掉岁月,忘掉寂寞,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有时候真的会很想忘记一件事、一个人。

只是,想往往比做的容易。

有时候真的常说要放弃一件事、一个人。

但是,说往往比做的轻易。

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百分百的伴侣,一个会让你很爱很爱的人,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真正能带给你幸福和快乐的是你心中寻找已久的百分百伴侣,还是已经呆在你身旁默默对你付出很久的那个人。这个问题就像问你:“觉得爱人与被爱哪个会比较幸福”一样,答案一直都在你的心中。

失去比得不到更加痛苦,因为,得不到的永远都是幻化的美好,甚至连痛得都不真实。但是,曾经拥有而后却失去才会让你感受真正的痛及后悔。

只希望每一人都能好好地看看身旁对你好、对你付出的人,你能想象有一天他不再在你身边、不再对你嘘寒问暖、不再对你关怀之时,你会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