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的手机不能连网

许久不见面的表妹琪琪忽然给我打了个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劈头盖脸的就问,姐,我开了个微店,怎么也不见你捧场啊?不捧场好歹转发一下嘛,不转发也好歹点个赞啊!

我愣住了,琪琪开始在微信上卖面膜之后就天天发各种广告,不是大眼美女用了面膜更加美丽就是自己洗脸之后亲自示范的自拍照,原本开通微信之后加了很多三姑六婆,也就是为了了解一下亲友们的生活点滴,可这种连番轰炸实在让我烦不胜烦,只好选择不看她的朋友圈。

啊,你开了店啊,真是的,最近太忙,都没注意到!没办法,硬着头皮用成年人的虚伪开始寒暄。

你现在在哪儿?我给你送两盒过来?话音未落,琪琪已经挂了电话,20分钟以后,她出现在我家门口。

我这个人一向面软,哪里好意思白用人家的面膜。在琪琪的热情攻势下,一激动,掏出两百块钱塞到她手里。

琪琪嘿嘿笑着说,姐,用得好,一定给我宣传哟,走了啊!

我的皮肤容易过敏,对面膜的选择一般都很慎重,反复掂量才会购买。望着琪琪放在茶几上的两盒面膜,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周末回家探望老妈,正好碰到琪琪的父亲,老人家满脸欣慰又很骄傲的说,我们琪琪啊,特别懂事,能干又听话,卖的面膜听说进价就一盒198元哩!小翠啊,你要用得好,一定多帮忙宣传呀。

一盒进价就198元?我的耳朵轰隆隆响个不停,我自以为给琪琪200块算是见面礼了,没想到说来说去我占了便宜自个竟然不知道。内心感动之余,当即发了一条微信,大意就是表妹琪琪的微店在卖面膜,请大家多多支持云云。

回城之后,晚上无聊,洗脸之后决定用用琪琪的面膜。孰不知,第二天一早醒来,脸上起了一大片红色的斑点,不用说,过敏了!给单位领导请了假,又羞又气的到医院挂号准备看病,排着队,就听身后有人喊,翠翠?

小云?你来看病啊!一回头,是好久没见的老同学小云!

小云连珠炮似的说,嘿嘿,咱俩今天能在医院见面,真是缘分啊!我在微信上看到你推荐的面膜,心想,你是个谨慎的人,推荐的东西肯定不错,就买了两盒。好嘛,用完两天,脸上就疙疙瘩瘩的!

望着小云脸上的红疙瘩,我尴尬不已,连声道歉。

看完病出来,正准备告诉琪琪面膜的事儿,她的电话就到了,姐,面膜是三无产品,太不好意思了。进货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啊,我自己还用着呢!放心,我退钱给大伙儿!哦,对了,我准备卖内衣了,内衣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还得靠老姐你给我宣传呀……

我的太阳穴一阵抽疼,吱吱唔唔放下电话。

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孤独感往往令人疲倦不堪,于是,想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想融入别人的圈子,想在寂寞的时候随时找个人说说话,想在疲惫的时候,靠在友情的港湾里稍作停歇,想找到同类一醉解千愁……只可惜,偌大的朋友圈,QQ上的头像不知何时都变成了灰色、微博上热热闹闹的全是转发的新闻,微信则一堆的消息,有的朋友拜托给他儿子在某次比赛中投票,有的朋友想让我转发他朋友的文章,还有的开了店卖玉器请我帮忙宣传……

一开始用微信的时候,我有了烦心事或者高兴事,都喜欢在朋友圈唠叨两句,而我也很想看看别人的世界,一来二去,却发现,报社朋友的微信从来都是关于报社的新闻通稿、电台朋友发的微信一般都是转发单位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当老师的朋友则发些教育类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人抒发自己真正的情绪,除了各种广告,就是各种路况信息和新闻,我叹了口气,不知道自己要这微信朋友圈何用?我们都藏在屏幕后面,在静静的夜晚刷朋友圈,一个劲儿的点赞,其实压根也没看那写的是什么;我们下意识的伪装自己,越忙,越孤单……

正在心烦意乱之际,某人应酬回来,一进门就问,昨天我转发的那个文章,你打赏了没有?

什么文章?我压根没看见啊!我一头雾水。

某人气急败坏的说,那是我老领导写的一篇文章,心灵鸡汤类型的,你别管,打赏一百块,快点!还要在下面评论一下,说点好听的就行!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堆刷屏的,我根本没看见某人转发的文章,连忙点开一看,老领导的文章一贯的主旋律风格,于是又问一次,真的要打赏一百块?

人家对我有恩,快点,别啰嗦!某人催促道,再说了,他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让转发一下,打赏的事儿只不过没明说罢了。人嘛,都要面子,我理解。

好吧,我叹了口气,打赏了一百块。

自从用了QQ,博客,微博之后,加的人越来越多,同学、朋友、同事等等,见了面就相互问,哎,有QQ吗?有微博吗?有微信吗?加一下!从前有什么心事,就把微博当树洞,发发牢骚,现在不敢了,一堆人潜伏在那里,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爆炸。例如,那日朋友小吴来借钱,我今年刚买了一套房子,手头很紧,于是委婉的拒绝了。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吃涮羊肉,一高兴,拍了两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并且附上文字:德隆楼的涮羊肉真好吃,缺点就是贵啊!小吴淡淡的在下面评论道,日子过得不错啊,看来手头很宽裕呢。看到这条评论,顿时心情复杂,平时偶尔发发自己出去玩的照片,亲戚会说,咦,你又去玩了?朋友会问,你怎么不叫上我啊?

你胖了!你老公头发有点少啊,要赶紧治啊!你家娃呢?你这裙子款式有点旧呀!

杂七杂八的评论令人头疼不已,不回复,显得高冷;回复,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才恍然感到,从前用这些社交工具,盼望有人关注,有人评论的那种心情,其实潜意识在寻找自己的存在感,那是年少时的我;而今,是想清清静静的找个树洞,隐藏自己的心情,或者静静的躲在屏幕后,看看别人的生活,仅此而已,压根不想让别人对自己的生活品头论足。渐渐的,我再也不想在朋友圈发消息了。

昨晚,有个不太熟的朋友来电话,寒暄一阵后,说自己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让我和某人在微信上给他宣传一下。不知为什么,我脱口而出,哎,我的手机是最老式的,压根不上网,更别提用微信了,呵呵。他哈哈笑了一气,说,你个老古董,那好吧,等你换手机了再说!

放下电话,我松了一口气,某人在一旁笑,说,这是个好主意!

我们俩重新把旧手机拿了出来,对外都说手机太破,没法连网,也不用微信,耳根子一下子就清静了。

远离了朋友圈后,我们不再一回家就拿出手机迫不及待的看个不停,那种心急火燎的感觉,仿佛一分钟不看微信就错过了多少精彩似的。心,渐渐的静了下来,一起吃饭,轻声细语的聊天,四目相对,温情脉脉,似乎又找到了恋爱的感觉。

往日,刷朋友圈、浏览新闻、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等等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托儿所老师给孩子换下来的口水巾经常忘了洗,第二天天气如何也无暇顾及,没空给宝贝准备早晨穿的干净衣服;现在,我们拥有了整个宁静的夜晚,可以做好多事情。从前的我们是多么粗心、多么失职的父母,总担心朋友的信息没有及时回复、点赞、转发而失去他们的友情,总担心有什么新闻漏掉,失去和同事聊天的谈资,为这些无谓的社交圈子,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重新在灯下捧一本小说,找回丰富的内心世界,找回逐渐褪色的情感交流方式,天天喊生活真累的我们,嘴角轻盈的向上扬起,在每个清晨,带着充足睡眠后的神采焕发奔向单位,开始崭新的一天!

当再有朋友提起微信时,我会轻声笑着说,对不起啊,我的手机不能连网呢!

奥黛丽·赫本的回信

在《罗马假日》等影片中出演女主角的奥黛丽·赫本,是英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影星,很多电影公司、导演、剧作家都期待与她合作。

一天,赫本收到英国二流作家贾斯汀的剧本,在前言部分,贾斯汀先是大大夸赞了一番赫本的演技,接着称剧本“是为她量身订制的”,如果赫本能出演女主角,“一定会再火一把”!赫本看完剧本后,感觉很糟糕,她不认为自己适合出演女主角,便提笔回复道:“尊敬的贾斯汀先生,谢谢您的抬爱,为我撰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剧本,只是……”写到这里,赫本停下了笔,她是一个率直的人,觉得自己不该只说恭维话。

为了不违背本心,她决定重写:“贾斯汀先生,你的剧本,我反复看了几遍,但还是未搞懂它的深意……”写到这里,赫本再次停了下来,觉得还是没有把话说清,对方可能会继续纠缠,于是又重新写道:“我见过很多糟糕的剧本,但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它太混乱了,让人脑子发晕,连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是赫本对该剧本的真实看法。但她想了想,觉得这样写还是不合适,因为太伤人了,于是决定最后再写一次:“承蒙厚爱,不胜感激,剧本很好,只可惜近两年来我的档期全都排满了,实在抽不出身,希望日后有机会合作。”虽然还是在撒谎,但终归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赫本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回复了。

后来,赫本跟一位闺密谈起此事。闺密笑着说:“看来,你也是个大俗人,到底还是没说真话,把最后一封信寄给他了。”

“哦,不,”赫本回应道,“我把4封信装进了同一个信封,然后寄给了他,他爱读哪封读哪封。”

对不起,今晚我关机!

我曾经是个24小时不关机的人。上大学时,不关机是因为爱情。那时偷偷喜欢过一个人,不敢对他表白,找了机会跟他互换了电话号码,于是开始兴奋地幻想,也许下一秒他就会打电话来。

我想象了很多种接他电话的方式,自然地接听,还是跟他像哥们儿一样寒暄……怎样的开场都好。于是从不敢关机,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交集。直到我毕业,他从未打过来一个电话。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要给所有媒体打电话。第一个电话是鼓足了勇气才拨出去的,拨通了以后甚至不知道该跟对方说什么才好,结巴得语无伦次,脸红心跳!然而放下电话,也就有了拨第二个号码的勇气。

上司谆谆教诲:作为职场菜鸟,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关机。如果媒体有采访联络不到你,你就错失了宣传的机会;如果公司有急事联络不到你,可能直接导致一次危机公关的延迟和失败。一定要敬业!于是不但不敢关机,睡觉时也把手机放在床头。

正式谈了一场恋爱,男朋友也常常会打电话过来,他尤其喜欢在深夜与哥们儿喝完酒后,醉醇然给我电话。

“你在哪儿?在干什么?陪我聊聊天吧。”

每到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是那个被需要的人,充满了神圣的爱情使命感。

工作换了几次,似乎所有的工作都有打不完的电话,也从不敢关机。某份工作,老板脾气不好,若是接电话慢了就会一顿教训,更别说关机了。有一段时间,凌晨经常被电话铃声叫醒,整个人意识还迷糊着,电话那端就是一顿噼里啪啦交代工作,手下意识地去摸床头的笔和本,还要嗯嗯连声做答,显得自己并没睡觉,足够专业。有一次实在困糊涂了,接电话时不小心打翻了床头的水杯,晰沥沥湿了被子,只好彻夜换床单被罩,再没睡着。

好不容易熬到升职。沾沾自喜地想,好歹也算个小领导了,应该不会有那么多深夜要办的琐事了吧。事实证明我的天真。下属们常常在深夜打来电话,讲述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和苦恼。曾有个小姑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我说她因为失恋而无心工作,我绞尽脑汁费尽口舌劝她要积极向上,不要辜负公司培养。足足耗费掉两块手机电池。等到她心满意足地说领导晚安时,窗外已经露出鱼肚白。

年龄渐大,就更害怕电话在睡熟后响起,那个瞬间自己心跳会猛然加剧,醒来后久久难以平缓。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敢关机。

某个晚上,我与朋友把酒言欢。大约在午夜十二点的时候吧,我的电话忽然响起。我看了眼号码,居然是母亲。我接起电话问什么事,母亲在那边却迟疑着。“你…睡了吗?要是睡了我就明天再打给你。”

我笑着说没有,跟朋友在外面聊天呢。母亲似乎松了口气。我又问她有什么事,她支吾了一会儿才说出事情原委:原来她腮腺那生了一个瘤子,目前还不知是良性恶性,要住院开刀后才知道。我吓了一跳,连忙安慰她,又说明早就飞回去陪她做手术。母亲一直很满足地笑,说没事没事,我就是没忍住,想告诉你一声。

撂下电话,我简单说了事情经过,致歉说自己没心思聊天了,要先走了。朋友们都表示理解,其中一位朋友摇头说:“你妈妈真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还问你睡了没?还要明天打给你?”

我微怔,这才忽然反应过来。原来父母真的从未在我休息的时间给我打过电话——除了这一次。母亲大约是真的慌乱了、无措了,她太想对她的女儿说这一切了,才实在没忍住,在午夜时分打了这个电话。然而接通的一刹那,她又后悔了,万一她的女儿此刻正在休息,那不是扰了女儿的睡眠?所以她才会问我在做什么,有没有在休息,要不要明天再打给我。

在她的眼里,她的重病,甚至比不上我的一晚清梦重要。我忽然想大哭一场。

那天晚上,我连夜买了机票,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母亲身边。在病房里陪护时,同事、朋友和客户都纷纷打来电话慰问。我一一谢过,然后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我晚上一定会关机。我说到做到,真的每到睡眠之时,就果断关机。

最初,我以为这样做不利于工作和人际交往,也做好了“有失必有得”的心理准备。然而这样实施几日,却发现并非如此。很多电话即使没接到,第二天一早再回拨过去,并没有想象中的耽搁与误事。甚至到那个时候,事情也许已经消弭于无形。

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重要。即使接了电话,绝大多数在当时也根本无法处理。你只是个普通人,没有呼风唤雨起死回生的能力。反而安睡一夜,早上起来神清气爽,更有利于新的一天的开场。

读过一句话:每一个深夜不关机的人,都有一份不敢言明,也不敢错过的期盼。

只是那些期盼,真的值得这样的守候吗?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的太阳都照常升起。再急的事情也会有人去解决,再烂的摊子也没办法在一夜之间收拾干净。爱你的人,他只要真的把你放在心上,不会在深夜拨通你的号码。不爱你的人,在你彻夜难眠、苦苦等待的时候,对方早已酣然入梦。

父母养你到这么大,珍惜你呵护你,不是为了让你每晚忙乱不堪、心惊肉跳地活着。他们会心疼。

生命如此短暂,享受阳光、空气、美食与睡眠,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珍惜每一个晨曦和夜晚。别让太多身外的烦琐打扰到那份静谧与内心的平静安详。

如果有人对你说:今晚等我电话,我有重要的事对你说。请微笑着回答他:对不起,今晚我关机。

一个电话,从来就不会比一份生活更重要。

好好爱自己。我的朋友,晚安。

在这忙碌的世界里你要活得丰盛

走出电影院已近凌晨,整座城市渐渐入眠,一排排路灯和高楼窗口透出的点点灯火,温暖着夜归人。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看电影了,每天只顾埋首工作,连看一场电影都成了奢侈。

我有多久没有戴上耳机听音乐了?年少时买CD听音乐都是种享受,现在可供下载的免费音乐那么多,怎么没时间听?那个喜欢听音乐,走路踏着轻快的脚步嘴里哼着歌的女孩去哪里了?

我有多久没停下脚步看看这个世界的变化了?每天匆忙赶路,工作几乎是生活的全部,错过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曼妙风景。那个喜欢围着小城的护城河漫无目的地走,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女孩去哪里了?

我有多久没有和闺密坐在一起聊聊天了?女人可以没有男人,但一定不能没有闺密。闺密是温暖的羽翼,是坚强的后盾,是所有秘密都可以吐露的存在。那个和闺密坐在咖啡馆就着一杯拿铁聊生活聊爱情聊梦想,谈笑风生的女孩去哪里了?

渐渐长大,却越来越偏离当初那个最纯真的自己。常常有种被工作捆绑的感觉,好像一停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只能逼着自己像一颗陀螺一样不停旋转。因此,我的心情跟着工作起伏,工作能左右我的喜怒哀乐,我已经失去了最简单的快乐。

有一回几个朋友聚会,不知是谁提到工作中遇到的麻烦事并为此苦恼不已,有位朋友说:“我们没必要为工作而苦恼,工作是为我们的开心服务的。”

工作是为我们的开心服务的?听到这样的话不是不震惊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工作是为了赚很多钱,买大房子,买车子,而忽略了工作的本质。

那么,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些人工作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些人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有些人工作是为了追逐曾经的梦想。

即使解读不同,工作的目的指向性却是很明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开心地生活。

没错,工作是为了更开心地生活。可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地工作,却反而因为工作而变得不开心呢?

不管是你用来谋生的工作还是热爱的工作,总会有遇到不顺的时候:辛苦努力却得不到上司认可,和同事关系紧张不知如何缓解,在客户那里受了委屈却无处申冤,员工不给力时很多事情还得自己亲力亲为,任务太重感觉怎么加班也做不完……

工作中的烦恼会接踵而至,有时都不给你喘气的机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电视剧还要狗血。

于是,你很郁闷,下班了依旧为此郁闷,甚至自己的坏情绪还会影响家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作的时候你已经被工作折磨了,工作之外的时间你仍然在被工作折磨。

有一天,你身边的人终于忍不住说:“下班后老板又不给你发工资,你干吗还为工作焦头烂额啊?你能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你。

是哦,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竟然把工作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在公司你全身心投入工作,回到家后依旧跟作者沟通联系,坐公交车时看的依旧是公司作者写的文章,甚至你连做梦都是设计封面,你的24小时被工作承包了。

原来,不是工作束缚了你,是你把自己束缚住了。

是你没有给自己看电影、听音乐、旅行、和闺密聊天的时间,是你用工作来捆绑了生活,忘记了工作是为了开心地生活这个初衷。

常以工作狂自居的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一直以来,我把做图书的工作当作梦想,当作信仰,于是我为之竭尽全力。为梦想拼没错,但太拼压缩了生活空间,降低生活品质就没必要了。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回到家后把工作抛到一边,找跟工作无关自己又喜欢的书阅读,陪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上绘画课,跟着孩子重新回到童年;每逢周末和家人出去走走,能陪着身边的人感受风景,有种温馨的惬意;年假时就一个人起程去厦门,在旅行中和自己对话,让自己静下来,明白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以前总觉得只要不工作,不写作就是在浪费时间,现在却觉得千金难买心情好,让自己心情愉悦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过得不开心,再好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看着我站在厦门海边、笑得一脸灿烂的照片,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

我忍不住嘴角上扬。你没有变,你还是当初那个因为一点美好就能喜悦好久的自己。

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我们只是不同

经营和管理一家公司需要管理者做什么呢?不断地做好决策。决策做好了,一家公司就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但是,决策并不容易,常常要面临两难的处境,比如是选择生存,还是公义,是坚持原则,还是注重关系。经营亲密关系也是如此,常常要面临选择的困境,你要这样,我要那样,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怎么做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决定,体现了两个人经营亲密关系的智慧。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做婚恋咨询的过程中,我都看到许多情侣/夫妻因为选择的不一致而发生矛盾和冲突,严重的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两个人最后分手或离婚。

为什么两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呢?因为差异。关系中的两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处理方式不同,是由于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的年龄、性别、思维习惯、生活经验、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每一对情侣/夫妻都有各自的差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侣/夫妻都会因为差异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他们中有的人懂得尊重甚至理解和接纳彼此的差异,或者是在因差异产生矛盾时,他们懂得如何“化干戈为玉帛”。不过,这两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很多情侣/夫妻其实是很难接受彼此是不同的两个人这一事实,他们活在一个“如果你爱我,你就要和我一样”或者“我们是相爱的,所以必须要一样”的幻觉中,他们对亲密关系或者另一半有一种理想化或者不切实际的期待,这种情况尤其会在刚刚恋爱不久的情侣身上出现。他们第一次发现另一半挤牙膏的方式跟自己不同,不是从底部往上挤时,极可能会勃然大怒,指责对方“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非要教育和改变对方,让对方跟自己一致,对方不改变时就会拿出杀手锏“你到底爱不爱我?你爱我就要为我改变。”这类人其实还活在电影、言情小说所营造的爱情谎言中,看不清生活的真相,他们的内心还未独立和成熟到能够接受彼此的差异,同时他们也缺乏对另一半的包容。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是不同的这一事实,很多争吵就可以避免。如果再多一点探索和好奇,去看看两个人为什么会不同,进一步的尊重和理解就能达成。

决策学中有个“信息先行”的原则。很多亲密关系在做决定时发生矛盾和冲突,正是因为信息不足导致的误会,比如给女朋友过生日,女生一定要在家里过,两个人要一起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男生一定要在外面过,要请朋友一起吃蛋糕,吃大餐庆祝。女人认为男人不尊重自己的想法,乱花钱;男人认为女人不接受自己的一番好意,不认可自己的安排。

这时如果两个人坦诚沟通,更多地谈论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更多的信息,就会知道女朋友想要的其实是两个人一起做家事,创造生活的温馨幸福的感觉,男朋友想要是自己的付出被另一半接受和肯定的感觉。看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做出一个双赢的决定:两个人一起去买蛋糕,然后在家做晚餐,做饭的过程中女人积极肯定男人的付出。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通常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房门不关,处在一个半开的状态。而男友在家的时候,房门一定是关得紧紧的。刚同居那会,每次我出门后回家,尤其是晚上,看到紧闭的房门,我就会很来气,心想:你在家干嘛要锁门,害我还要自己拿钥匙开门。而且,看到紧闭的房门,想到里面的男友正坐在沙发上看美剧或者玩游戏,我就更来气,觉得那关上的门就是拒绝我,就是不欢迎我回家。如果我工作上遇到点不顺,一到家看到房门紧闭,瞬间我就感受到深深地被拒绝,控制不住地怒火冲天。两个人为了这个小事居然吵了两次架,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对方的是错的。

后来,我们两个人就这个问题谈了彼此的想法。男友关门是为了安全,他担心家里会来小偷。我开门是为了表达对晚回家的另一半的欢迎。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每一户人家都有自己的一幢房子,大门都是敞开的,我们会很欢迎左邻右里来家里串门,对外部环境也感到安全和信任,所以我在家就把门半开着。男友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从小住在厂区里的楼房,小时候他独自在家时,父母总是叮嘱他要关好门窗,注意安全,所以他在家就会把门关上。

我们双方的差异源自家庭的不同,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看到这一点,我立刻就不再因关门这个事情而生气,也不再想要改变男友,我们接纳了彼此的不同。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伴侣是如何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时,我们便更懂得尊重和理解TA了。

再往深层看,我看到的是我们内在需要的不一致,我要的是被接纳感,而男友要的是安全感。看到彼此内在需要的不一致后,因为我们爱另一半,反而愿意去做些什么满足TA的需要。我发现,当我尊重男友关门的习惯后,在我晚回家的那些日子里,他反而会特意为我敞开门,让我感受到被欢迎被接纳,为此我感到很开心。

当我们发现另一半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时,不要立马下判断,而是要保持一份好奇心,去看看自己和TA为什么会这样想。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去收集更多的信息时,我们往往会对另一半有更深的理解,也更容易找到一个双赢的选择。

很多人都知道:家不是争辩到底谁对谁错的一个地方,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可现实是,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生活。很多情侣/夫妻发生矛盾和冲突就是在争论对和错,认为自己是对的,伴侣是错的,要求伴侣听自己的,结果两个人互不相让,于是爆发了严重的冲突。

我认识一对年轻的夫妻,大森和小倩,他们刚搬到新买的精装修房子里,房子里有一个阳台,两个人为如何使用阳台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妻子小倩想在阳台种上花花草草,然后摆上座椅,喝茶赏花。丈夫大森想在阳台放上跑步机,健身自行车,每天和妻子一起早起锻炼身体。两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主意是最好最正确的,对方应该听自己的,都不肯做出妥协和退让,两人各执一词,吵个你死我活,都没有解决问题。我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敌人,是夫妻,一直吵下去,两个人都得不到好处,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为什么不想想有什么双赢的办法呢?

只有一个阳台,一个要种花,一个要健身,想种花的妻子是对的,想健身的丈夫也是对的,他们都是对的,只是彼此需求不同。看到这一点,对于解决冲突是很重要的。

他们最后在好几个选项中找到一个双方都基本满意的结果:阳台的一部分用来给妻子种花,另一部分放丈夫的跑步机,要赏花喝茶的时候从房间里搬出小凳子和小茶几。这样妻子可以养花,丈夫也可以运动。

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应用了决策学上的另一个原则——“多义择优”的原则。这个“优”是“相对优”的意思,即基本满意。这个原则应用到解决亲密关系的冲突问题上,可以变为解决冲突的办法通常不止一个,我们需要在好几个方案中找到一个双方都基本满意的方案,要学会换位思考和相互妥协。

在一次新书分享会上,有一位女性读者问我怎么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差异性。我提了一个问题:一对夫妻一起去朋友家吃晚餐,晚餐结束后,妻子想要逛街,丈夫想回家玩游戏。问题怎么解决?有的人回答:我自己逛街。有的人回答:找女朋友出来逛街,让男人回家玩游戏。有的人回答:我会跟丈夫说,你陪我逛街两个小时,我回去给你按摩20分钟。从这些办法里寻求一个双方都满意的选择就叫“多义择优”。

从大森和小倩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妻子的深层需求是浪漫,丈夫的深层需求是健康。如果以后丈夫愿意给妻子多制造一些浪漫,比如送她鲜花,带她去吃烛光晚餐,妻子会感到很快乐。妻子愿意多关注丈夫的身体健康,陪他一起做运动,送一些健康产品给丈夫,丈夫也会感到很满足。

亲密关系中,差异并不可怕,差异导致的冲突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个人无法尊重彼此的差异,还想要改变对方,也无法做到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力一起解决问题,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已有实证研究表明,80%—90%的夫妻想要努力改变对方,从衣着相貌到性格人品,他们都想要改变对方,比如希望对方打扮得更好看,变得更温柔体贴,或者工作更努力、勤奋,赚更多钱……但是结果是,你越努力去改变对方,对方越不符合你的期待,甚至两个人的关系因为这个“努力改变”而渐行渐远。

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改变自己,而不能改变别人,别人只能受到我们的影响而发自内心的自己改变。想要获得幸福和谐的亲密关系,就要先放下改变另一半的念头,明白对方是与我们不同的一个人,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携手并肩去寻找一致性的解决方案。

亲密关系中的选择题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只是我们是不同的。经营亲密关系是学习彼此妥协以达到双赢的生活艺术。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加自己内在的包容度,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学会在彼此差异的基础去创造共同的和谐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