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学会释怀

  快乐无处寻找,烦恼却无处不在。其实,我不会安慰别人,因为我自己也一样,每天在不断想办法让自己“释怀”,让自己去放下。有些事情,别人帮不了你,只有自己帮自己去“释怀”。因为有些事情,你不去“释怀”别无他法。

  “释怀”是得不到的时候,一种最无奈最壮烈的的心情。我们都知道,世间太多事情,并不是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有些事,你越努力反而会离你越远。比如爱情,孤独的爱,犹如大海上漂动星点的火焰,无助而凄美。

  无奈的心,“释怀”是对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唯一安慰。单方面的爱,很残酷。因为对于不爱你的人来说,你的去与留,就如同尘土中那沙粒一样,无足轻重。在不爱你的人面前,你是被动的,你的爱,你的人,你付出的一切,都很廉价。在不爱你的人面前,你在他的世界没有位置,你挤不进他的世界里去,哪怕一个小小的角落也不会留给你。在不爱你的人面前,别想为自己的付出等待回报,爱着不爱你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回报。

  爱与不爱的区别是,你爱的人他的喜怒哀乐与你有关,而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一切一切却与他无关。即使你把世界唯一的苹果留给他,把你的生活全部说给他,他也没兴趣要,没兴趣听。虽然,他知道你深爱着他,因为不爱,他会选择装作不知道。因为不爱,你的爱对他便成了负担。即使你小心谨慎的为他做着一切,他也不会感激,反而会因为你的过多的关注而厌烦。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自己是如此优秀,他为什么不爱自己。但是,优秀!真的不是爱的理由。你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太好,或者太优秀,而是有了爱的感觉。因为爱的感觉才会去爱他,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任何去铺垫。爱他,并不优秀的他在你心里也会日趋完美。他不爱你,也并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没有爱的感觉。或者他会欣赏你,佩服你,但是不会爱你。无奈的心境,生命里需要自己去“释怀”。

  面对不爱你的人,不要在他面前流泪,或者把生病,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他,他无法给你照顾和关心。至多只是同情一下,礼貌性的应付一下。有时连同情,应付都不会有。只有爱你的人才会真正疼惜你,了解你,关注你。

  很多人因为得不到爱的回报去憎恨。我的朋友!即便得不到,也不要憎恨。因为有了这个人,你的生命有了爱,有了思念,有一份纯真的美好。因为只要我们还会爱着一个人,证明你的心没有死去,还在年轻,还有一份纯美。

  纵然单恋很苦,心也不再是空空如也,而是被爱的美好填满。所以,你要感激他。爱是美好的,憎恨是丑陋的,不要让那美好的东西被丑陋去玷污。即便离去,也不要太失落,因为你不过是失去一个不爱你的人,他失去一个爱他的人。你又得到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去爱别人的机会。

  人生的路上开满爱的花朵,总有一朵是为你开放。看看身边还有那么多爱自己的人,淡淡一笑,甘甜醇美!善待自己!我的朋友,无需伤心,让生命在“释怀”中走过,走过悲伤苦闷,迎来属于自己的那片蔚蓝晴空!相信自己,在人生的不远处,有一份真正属于你的爱在等着你!

享有和拥有

有位父亲把儿子派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里,去讨教幸福的秘密。少年在沙漠里走了四十天,终于来到一座位于山顶上的美丽城堡。那里住着他要寻找的智者。

少年走进一间大厅,他并没有遇到一位圣人。相反,他目睹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人们进进出出,每个角落都有人在进行交谈,一支小乐队在演奏轻柔的乐曲,一张桌子上摆满当地最好的美味佳肴。智者正逐一和所有的人谈话,所以少年必须要等上两个小时才能轮到他。

智者认真地听了少年所讲的来访原因,但说此刻他没有时间向少年详细讲解幸福的秘密。他建议少年在他的宫殿里转上一圈,两个小时之后再回来找他。

“与此同时我要求你办一件事”,智者边说边把一个汤匙递给少年,并往里面滴进了两滴油,“当你走路的时候,拿好这个汤匙,不要让油洒出来了。”

少年开始沿着宫殿的台阶上上下下,眼睛始终盯着汤匙。两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智者的面前。

“你看到我餐厅里的波斯壁毯了吗?看到园艺大师花十年心血创造出来的花园了吗?注意到我图书馆里那些珍贵的巨着和历史文献了吗?”智者问道。

少年十分尴尬,坦率承认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当时唯一关注的只是智者交付给他的事——不要让油从汤匙里流出来了。“那你就回去好好见识一下我这里的种种珍奇之物吧。”智者说道。

少年这回轻松多了,他拿起汤匙重新回到宫殿漫步。这一次他注意到了天花板和墙壁上挂满的所有艺术品,观赏了花园和四周的风光,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每件艺术品都被精心地摆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当他再回到智者面前时,少年仔仔细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一切。

“可是我交给你的两滴油在哪里呢?”智者问道。

少年往汤匙望去,发现油已经一滴也不剩了。

“这就是我要给你的唯一忠告,”智者说道,“幸福的秘密在于不要执着于你手上拥有的东西,要尽情地享受和欣赏你周边那美好的世界和每一天的生活。幸福的秘密就是:享有比拥有更重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前有一个国家,地不大,人不多,但是人民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位不喜欢做事的国王和一位不喜欢做官的宰相。

国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和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他最喜欢研究宇宙人生的哲理和真理,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随从们带着数十条猎犬,声势浩荡。国王的身体保养得非常好,筋骨结实,而且肌肤泛光,看起来就有一国之君的气派。随从看见国王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追逐一头花豹,都不禁赞叹国王勇武过人!花豹奋力逃命,国王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花豹的速度减慢时,国王才从容不迫弯弓拉箭,瞄准花豹,嗖的一声,利箭像闪电似的,一眨眼就飞过草原,不偏不倚钻入花豹的脖子,花豹惨叫一声,仆倒在地。

国王很开心,他眼看花豹躺在地上许久都毫无动静,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上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就在这等待的一瞬间,使出最后的力气,突然跳起来向国王扑过去。国王一愣,看见花豹张开血盆大口咬了过来,他下意识地闪了一下,心想:“完了!”还好,随从及时赶上,立刻发箭射入花豹的咽喉,国王觉得小指一凉,花豹就不吭声地跌在地上,这次是真的死了。

随从忐忑不安走上来询问国王是否无恙,国王看看手,小指头被花豹咬掉小半截,血流不止,随行的御医立刻上前包扎。虽然伤势不算严重,国王的兴致被破坏光了,本来国王还想找人来责骂一番,可是想想这次只怪自己冒失,还能怪谁呢?所以闷不吭声,大伙儿就黯然回宫去了。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了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说:“大王,真的,如果我们能放大眼界,确确实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寡人吩咐侍卫把你拖出去砍了,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彷佛国王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

“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两名侍卫立刻近前,

他们听见国王说:“马上把宰相抓出去斩了!”

侍卫愣住,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国王说:“还不快点,等什么?”

侍卫如梦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门外走去。

国王忽然有点后悔,他大叫一声说:“慢着,先抓去关起来!”

宰相回头对他一笑,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块儿微服私访,可是想到是自己亲口把他关入监狱里,一时也放不下身段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自己独自出游了。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脸上涂着红黄油彩的人,三两下就把国王五花大绑,带回高山去。

国王这时联想到今天正是满月,这一带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牲品。他哀叹一声,这下子真是没救了。心里很想跟人说:我乃这里的国王,放了我,我就赏赐你们金山银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连话都说不出口。当他看见自己被带到一口比人还大的大锅炉,柴火正熊熊燃烧时,更是脸色惨白。

大祭司现身,当众脱光国王的衣服,露出他细皮嫩肉的龙体,大祭司啧啧称奇,想不到现在还能找到这么完美无暇的牲品!原来,今天要祭祀的满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牲品丑一点、黑一点、矮一点都没有关系,就是不能有残缺。

就在这时,大祭司终于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

脱困的国王大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释放宰相,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一边向宰相敬酒一边说:“爱卿啊!你说的真是一点也没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有了。”宰相回敬国王,微笑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又更上一层楼了。”

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

“寡人救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然后说:

“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有谁呢?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那么就会被丢进大锅中烹煮,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说:

“干杯吧!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山,告诉他是水就是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是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个圆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能够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了。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这复杂的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生命中的琐碎时光

人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像猫眼,永远在等待捕抓猎物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不知从哪儿学来一种惯性,仿佛,一定要把平静的空气搞得沸沸扬扬才有意思。

有时我觉得,我的心好像古代大宅院里住着的一些怕闲着没事干的妯娌,由于天下太平无事,深宅大院阴森森的空气闲得人发霉,于是想尽了办法要生风波,东打探西挑拨,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事做。

忙得直喘气的时候,才会想起,生命中有一些平静的琐碎时光,像浊水上的浮萍,点点青绿,使停滞的水泽多了点呼吸。

琐碎时光,像字字句句中的逗号。

从小我习于一种定律:无所事事是不道德的。使我们无法体会无所事事,或者做点琐碎小事的美感;不做正经事使我有罪恶感。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不想做什么事,却无法坦坦然然面对宁静,于是扭开电视,让声光影画无意识的占据。你不想看,也不想关。

“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一些保持着单身、独居生活的朋友这么解释回家后随手开电视的行为。

怕没声音,又害怕太会牵扯自己真实情绪的声音;老公吆喝老婆吵,孩子哭闹,对他们而言是会杀死美好人生的高分贝噪音。

滔滔说着国家大事、人生大计、工作宏图,却不知道,在某个没有应酬太早回家的夜里如何面对一室清幽;在某个太阳狠毒的周日醒后,独自一人如何规划。

这也是我曾经面临的难题。心远志大,却为琐碎生活而愁容满面。

我曾经是一个工作狂。诊断工作狂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害怕周末周日,是否在面对下班时,有“不知所然”的彷徨。

不只是单身一族有这般苦恼,许多成了家的人,也染上了“恐惧周末症候群”和“下班忧郁症”。

很久以来我并未觉察自己得了这种“病”。我认真工作,从不以加班为苦;即使回到家中,我也一样兢兢业业坐在电脑桌前,想要完成些什么;我会用忙碌的工作表来度过难以消化的情绪打击,用“我很忙”来推却某些“鸿门宴”式的饭局,以“没有时间啊对不起,改天吧”来推延某些结果必定会使我不悦的应酬。为什么我不敢说不?用“忙”才有扎实的理由说不!

我曾用忙碌作屏蔽物遮掩各种真正的症结。可是,这就好像一个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在走进医疗检验室的时候,还企图用自来水冲进检验杯,希望不要验出真实的结果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不让别人失望?有首歌这么唱进很多城市人的心里,我大概可以为它多加一个问句:忙忙忙,忙是为了遮掩痛苦的真相还是不让自己发慌?

我太急、太怕浪费时光、怕一事无成,于是好大一段时光,我用“忙”来浪费时光。

我开始学习享受宁静的时光、琐碎的小事。因为奥修说的一段话:活着,就是如此美妙的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的,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

原来我被制约了。我总觉得现在的样子是不够好,有某些东西欠缺了,我应该到某个地方去,成为某种人……

奥修说:我们自然的本能因此被转向,导入歧途。一朵金盏花急着想开出玫瑰花,除了挫折外只有紧张,稍微做少了点,就有自卑感。

我感到“五雷轰顶”一般,这么多年来,我如此努力,却不知自己是谁,我匆忙生活,正如喝咖啡时只想把咖啡喝完,并未享受它的滋味;我走路时只想达到目的地,但我并不知于:我在走路。

我慢慢学习独处的奥秘。

当我发现“一个人的我依然会微笑”时,我才开始领悟,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

喝一杯咖啡是享受,看一本书是享受,无事可做也是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享受,生命中的琐碎时光都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