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觉是一种能力

经常去相亲的男女总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没感觉”,这句话能把介绍人和父母气死。明明是按照他们提出的各项指标找的对象,却总说没感觉,那个该死的看不见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现在经常会有一些六十多岁的八零后的父母问我,我们的子女去相亲,老是说对方没感觉,明明人家条件很好的,到底什么是感觉啊?我们不懂,我们年轻时相亲从来不谈什么感觉的,不照样结婚过了一辈子么。

什么叫感觉?每当我问单身男女的时候,他们都语焉不详,或者说就是合眼缘吧。那么什么是合眼缘呢?是长相好吗,他们集体摇头说:No,说要看到了才知道的。那是态度吗,他们说也不是,而是这个人的身体、个性全方位都能引起自己的好感。

哦,明白了,他们想要的那种感觉叫一见钟情。是异性磁场的吸引,能发出的人和能截取的人都是磁场很强的人,所以几率很低的。而在相亲那么不自然、尴尬的情境中,又会降低几层。

有人说,相亲就别指望一见钟情,对方如果具备这种特质也轮不到你了。相亲,是把两个在爱情道路上的不顺意者,试着人为安排在一起,看看效果如何,持续而无害的交往是检验合适与否的靠谱办法,别着急匆匆关上你的门,没有坏的感觉就是好感觉了。不要早早就说NO,能让你一见就有感觉的人通常不需要来相亲,如果你能让很多人一见就有感觉,通常你也不需要去相亲。

说到这里有些单身男女要不高兴了,自己要模样有摸样,要身材有身材,要头脑有头脑,我凭什么让别人没感觉。感觉是一种能力,不管是你让别人有感觉,还是你对别人有感觉,那些天生散发魅力的人往往有很多追求者,如果你从小到大没有太多追求者,就知道自己不在此列。而那些善于从看似普通的异性身上捕捉魅力的人,往往不缺恋爱。只有那些反复抱怨没感觉的人,其实是自己不仅缺乏魅力,更缺乏一种能力。

有一种叫做“恋爱训练营”的课,有一堂叫做“相亲”的心态,讲到相亲见面的场所,现在通常都是一些咖啡馆或者餐馆。两个陌生人如果一见面没啥好感觉,要勉强吃一顿饭是很困难的。咖啡馆狭小的空间,有时需要还很吵闹,太业务性相亲谈感觉实在不合适。我常常问单身男女,知道你们城市最适合制造感觉的相亲浪漫场所吗,能一起散步看景的地方吗,哪怕是传统的公园都好过咖啡馆,因为可以走动,看到周围景物可以没话找话,可以一起划船,爬个小山坡,看着顺眼的话伸出手来拉一把,感觉就这么来了。

其次,感觉需要你有传情达意的能力。一、传达魅力的能力。二、接收魅力的能力。曾经有一位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某次跟我做节目的时候说,他跟老婆就是相亲认识的,老婆是一位音乐DJ——美女,这两个人原来都很骄傲的,从不认为自己需要相亲,完全是被朋友拖的盛情难却,本来只想吃顿饭应付一下,没想到这男的一见到那姑娘就一见钟情了,吃饭过程中他一直在想,下一步怎么办呢,怎么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怎么在今晚就叩开她的心门呢?

走出餐厅,男人放弃了常规的去咖啡馆喝咖啡,而是买了两杯咖啡放到车上,开车带着姑娘到了上海最浪漫的马路之一,路两边的梧桐遮天非常幽静,男人停车打开车的天窗,打开车上的音乐,那天晚上他们手都没有拉,但是据说女孩的心已经被占领了。

感觉的能力并非人人都有,有天赋,有个性,更多来自经验。要给对方机会,放宽自己的接收频道。男人豪爽是魅力,信义是魅力,孩子气的时候也是魅力。你是否都能捕捉得到呢?

如果说实在没感觉的话该怎么办呢?天生没感觉,后天怎么也练不成怎么办呢,拜托,那你就老老实实找个踏实搭伴过日子的吧,少谈什么感觉,能够搭伴过日子的婚姻已经不错了,有感觉是一种能力。

幸福的无关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序排行就有18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18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哦–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因为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到呕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事。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9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的黑松汽水,就往厕所跑去。那个时候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很少进茅房的,卫生问题常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上,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又灌进口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的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涌了出来,哦–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情了吧!”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上,细细品味那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而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的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生命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也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爱需要懂得

一个懂你的人,能带来一段彼此舒服的爱。一个不懂你的人,最终会让你懂得一个道理:人生中,懂,比爱,更重要……

有一首歌当中曾经这样唱道:“相爱不只是走进对方的生活,更要能走进彼此的生命。”不少人听到这儿,都很有感触。纵然情到浓时天雷地火,但“爱”的最高境界依然只一个“懂”字。

关于“懂你还是爱你”?往往,人会当成一道选择题来对待。也往往,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他们认为:懂我不如爱我,起码后者能让我活得舒服。

其实真的未必。时常看到的那些怨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会爱。人世间,那些彼此折磨得最疼的男女,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懂。

恋爱后,女人自以为了解了男人。失恋后,她才发现,之前的“了解”全是“误解”。

就像是。男人觉得女人什么都不懂,女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男人觉得女人不懂自己的心,女人觉得那是因为男人不懂自己的苦心。

于是,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

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

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男子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家里做客,男子抽烟一支又一支。他的妻子轻轻地打开了窗户,没有言语。有一个朋友悄悄问那妻子,你怎么不阻止他抽烟呢,抽烟有害身体呀。那妻子笑了笑,说,对他来说,抽烟是快乐的,如果他能活八十岁,我宁愿他快乐地生活六十年,也不愿意他不快乐地多活二十年。这话让那男子知道了,他便从此戒掉了烟。朋友问他为何能这么容易地戒掉了烟,他说,我有这么好的老婆,我为什么要选择少活二十年呢?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相知,它可以不要太多的语言来粉饰。真正相爱的人,会毫不计较地为情感付出,唯一的期盼只是对方的疼惜;真正相爱的人,会处处时时牵挂着对方,给他(她)以关怀体贴;真正相爱的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那份相知的默契胜却一切物质带来的欢悦。爱,因为忠诚而专一,因为专一而醉人,因为醉人而无私,因为无私而纯洁。

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世人感慨,总想着也这样做一回主角,渴盼觅得知音与自己相伴一生。至少有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也就无撼此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呢?就是遇到了,不懂得珍惜,也会失之交臂。

爱,是一种平等的相处,一种自然的情感延续,它需要一份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如果仅有一方的付出,爱便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发展成畸形,最终涂上悲哀的色彩。有些情感从一开始便走入误区,因为爱而倾心付出。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令有些人觉得拥有对方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不再感动,更不会以同样的关爱来回报对方。

爱,不是等价交换,它没有公平的筹码,但它却宛如一架天平,两端的砝码不等,便会倾斜,差得太大时,便会失去重心。有人在婚姻的围城里,过得很累,筋疲力尽,但责任与道义感的存在,他们依旧毅然地支撑下去;有人在婚姻里真正找到了温馨幸福的归属,也许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发自内心的快乐。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有人说:婚姻需要经营。的确,善于经营者,便会收获幸福;不善于经营者,得到的只能是苦涩的青果。而这经营婚姻的精髓就是双方互相的懂得。

真正爱一个人,是可以无私的付出,但爱又是具有排它性的,从这个角度说,爱也是自私的。重情重义的人,是不可能同时爱着两个人的。人的一生,可以爱多个人,但那绝不会是在同一个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不同的阶段,也许会有不同的情感,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就能无怨无悔。生活可以是枯燥的,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就取决于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爱情像一串珠子,断了一处,珠子就会依次掉落一地。细心地呵护,珠子就会灿然发光;漫不经心,珠子就会散落无形。就如故事中的讲到的那个男子一样,如果他不用心去领悟妻子的一番爱意,那么他是不会去戒掉自己钟爱的香烟。

爱,需要懂得,懂得关心,懂得体谅,懂得一切为爱而应该付出的所有。唯有懂得,爱更能情意绵绵;唯有懂得,爱更添温馨无限;唯有懂得,爱方能经历弥新!

让那个能懂你的人爱你。除此之外的任何人,纵然是千般讨好万般狂追,也咬紧牙关,轻易不要点头。

屈服于爱的女人很多。但大多屈服于爱的女人到最后都会懂得:一个人若不能真正做到“懂你”,那他的爱,越深,越折磨你们彼此,让懂你的人爱你……

感谢上天,你没有碰到他

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满怀幸福说:“感谢上天,让我碰到他。”

是否想过,如果上天没有让你碰到他,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你没有碰到那些你不想碰到的人。他伤害你太深,你这一辈子也不想再见他,偏偏他和你仍然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你有很多机会碰到他,幸好,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没有在任何地方碰到他。你不要被逼面对他,不用跟他说一句话或是看他一眼,这难道不是上天眷顾吗?你已经不爱那个人了,你甚至觉得自己没有爱过他。很想把他的名字从你的爱情履历表上删除。真幸运,每次你和现在的男朋友一起外出时,你都没有碰到他,你不需要向现在的男朋友解释,你曾经跟一个这么糟糕的男朋友在一起。

旧男友有时候也像阴魂不散的野鬼,这些年来老缠着你。你好不容易才摆脱他重新过新生活。头一年,没有在街上碰到他,你还是不放心。第二年,没有碰到他,你还是有些许担心。到了第三年,你才敢松一口气。你找到一个好男人,于是又会再害怕遇到那个人,幸好,到今天你还没有再碰到他,你是不是应该感谢上天呢?

祝你永远不会碰到那些你不想碰到的人,让他们在你的生活中都躲得远远的,永远永远没有交集…

生命中的琐碎时光

人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像猫眼,永远在等待捕抓猎物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不知从哪儿学来一种惯性,仿佛,一定要把平静的空气搞得沸沸扬扬才有意思。

有时我觉得,我的心好像古代大宅院里住着的一些怕闲着没事干的妯娌,由于天下太平无事,深宅大院阴森森的空气闲得人发霉,于是想尽了办法要生风波,东打探西挑拨,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事做。

忙得直喘气的时候,才会想起,生命中有一些平静的琐碎时光,像浊水上的浮萍,点点青绿,使停滞的水泽多了点呼吸。

琐碎时光,像字字句句中的逗号。

从小我习于一种定律:无所事事是不道德的。使我们无法体会无所事事,或者做点琐碎小事的美感;不做正经事使我有罪恶感。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不想做什么事,却无法坦坦然然面对宁静,于是扭开电视,让声光影画无意识的占据。你不想看,也不想关。

“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一些保持着单身、独居生活的朋友这么解释回家后随手开电视的行为。

怕没声音,又害怕太会牵扯自己真实情绪的声音;老公吆喝老婆吵,孩子哭闹,对他们而言是会杀死美好人生的高分贝噪音。

滔滔说着国家大事、人生大计、工作宏图,却不知道,在某个没有应酬太早回家的夜里如何面对一室清幽;在某个太阳狠毒的周日醒后,独自一人如何规划。

这也是我曾经面临的难题。心远志大,却为琐碎生活而愁容满面。

我曾经是一个工作狂。诊断工作狂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害怕周末周日,是否在面对下班时,有“不知所然”的彷徨。

不只是单身一族有这般苦恼,许多成了家的人,也染上了“恐惧周末症候群”和“下班忧郁症”。

很久以来我并未觉察自己得了这种“病”。我认真工作,从不以加班为苦;即使回到家中,我也一样兢兢业业坐在电脑桌前,想要完成些什么;我会用忙碌的工作表来度过难以消化的情绪打击,用“我很忙”来推却某些“鸿门宴”式的饭局,以“没有时间啊对不起,改天吧”来推延某些结果必定会使我不悦的应酬。为什么我不敢说不?用“忙”才有扎实的理由说不!

我曾用忙碌作屏蔽物遮掩各种真正的症结。可是,这就好像一个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在走进医疗检验室的时候,还企图用自来水冲进检验杯,希望不要验出真实的结果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不让别人失望?有首歌这么唱进很多城市人的心里,我大概可以为它多加一个问句:忙忙忙,忙是为了遮掩痛苦的真相还是不让自己发慌?

我太急、太怕浪费时光、怕一事无成,于是好大一段时光,我用“忙”来浪费时光。

我开始学习享受宁静的时光、琐碎的小事。因为奥修说的一段话:活着,就是如此美妙的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的,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

原来我被制约了。我总觉得现在的样子是不够好,有某些东西欠缺了,我应该到某个地方去,成为某种人……

奥修说:我们自然的本能因此被转向,导入歧途。一朵金盏花急着想开出玫瑰花,除了挫折外只有紧张,稍微做少了点,就有自卑感。

我感到“五雷轰顶”一般,这么多年来,我如此努力,却不知自己是谁,我匆忙生活,正如喝咖啡时只想把咖啡喝完,并未享受它的滋味;我走路时只想达到目的地,但我并不知于:我在走路。

我慢慢学习独处的奥秘。

当我发现“一个人的我依然会微笑”时,我才开始领悟,生活是如此美妙的礼物。

喝一杯咖啡是享受,看一本书是享受,无事可做也是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享受,生命中的琐碎时光都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