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些消耗你的人

大学时期,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交不一样的朋友,和很多人相处。那时候我觉得,多交一些朋友都是好的,朋友是谁不重要,数量多就好,数量多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丰富吧。

有能够一起吃三餐的室友,能有一起学习的看书的学霸朋友,能有一起玩桌游的社团团员。我以为只要在自己闲暇的时间里,和别人呆在一起,那就是好的,无论那些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后来我的人生变成了这样:他们说今天去吃烧烤去唱歌,想要我也去参加。有很多次,我不想去,却又不敢拒绝,于是只好坐在一旁一遍一遍欣赏他们的歌喉和吃我并不喜欢的烧烤,一顿饭花掉几个小时的时间和很多无聊的情绪。常常结束之后觉得我这几个小时什么都没有得到,既没有觉得开心,甚至还觉得有点后悔。但是,随着和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的社交变得越来越多,我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我却觉得越来越没意思。

随着时间变长,你会发现他们和你相处的大量时间,都变成了对生活不顺的吐槽。常常因为做不来一件事,聊天就变成了充满压力的负能量,又常常因为不想做一件事,抱怨这个世界的规则。”考试真难啊“,”又要挂科了“,”作业写不出来“,”生活费又快花光了”,”又长胖了”,”谁谁谁生活作风不正常”,”哪个女生又换了男朋友”,”快要毕业了工作找不到”,各种心塞各种烦。你会发现这样的聊天内容像一朵云一样扩散,每个人都在应声附和,对啊对啊,我也是我也是,生活就是如此啊。

你甚至不能在他们抱怨生活有多么不顺的时候,说我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挺好。不能在他们觉得世界都在给他们穿小鞋的时候,分析其实这个是他们自己的错误。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他们用来倾诉的对象,你必须表示你有同感才行,哪怕这个能量是负的,你也要跟着说对啊世界就是这么无奈,这样你们的感情才能成为所谓的友谊。

渐渐的我的理想像冰块,慢慢的被他们融化了,我开始陷入了和他们一样的抱怨之中,甚至在不断的降低自己的要求,就为了能让自己感觉更舒适,不断的放弃自己的选择。我的热情也被消耗了,我做什么事都开始追求安逸两个字,我没有了对我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想象,我开始觉得,我以前想要的一切,在他们口中就是难,我付出的太多,在他们眼里变成了累,我的追求的热情在他们的影响下渐渐无影无踪。

直到后来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真正能够照亮我的人。我发现,我明明可以选择更加有能量并且拥有我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朋友。我在一个讲座上认识了个口语特别好的男生,于是我们聊得非常开心,我们交流了很多学英语不一样的方式,我发现我们爱看的美剧口味也十分相似。于是我们不知不觉聊了很久很久的美剧和电影,还有喜欢的国外文化。再后来,他介绍了他的一个女生朋友给我认识,女生十分热爱生活,并且也很喜欢健身。本来我并不喜欢晨跑,在她的带动下我居然也觉得晨跑没那么困难,并且有了个人监督我,以往我不想去健身房的借口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推掉了和之前那些朋友去电玩城的活动,和这两个朋友去了交流会,几个小时里我却和旁边的人聊得格外开心。我从未感觉到时间过得那么快,那么充实,并且结束之后居然还有无穷无尽可以回味的快乐。我喜欢美食,但并不是一群人在夜市叫一箱啤酒吃着烧烤,也不是在寝室和别人懒得出门叫的KFC宅急送。明明可以和朋友见面时选在那些传说口味不错的餐厅,喝好喝的咖啡,吃喜欢的下午茶,一边聊最近的见闻,一边尝试新的菜系,总能收获不少惊喜。

认识新的朋友以后,我们常常在很好的天气里,一起在外面的草地上晒太阳,或者去书店买两本书,看完了交流自己的或者去健身房出两个小时的汗,或者约同样喜欢打球的朋友出来练练球技。我其实也很喜欢聊天,很喜欢出门。但是比起聊生活有多么值得抱怨,或者别人的人生有多么能够吐槽。也许我更喜欢的是听另外那些朋友最近认识了什么样有意思的人,过着什么样的充实生活,遇到了什么样的事又长了见识。比起和之前的朋友晚上出门唱K喝酒吃宵夜,我更喜欢下午的时候出去走走,晒晒太阳。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觉得突然世界就美好了。我明明可以选择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找到同样喜欢这样生活的朋友,为什么之前我要逼着自己过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去应付别人的喜好,不断的消耗我自己呢,难道和每一个人都玩得来就这么重要吗,把自己消耗得那么疲惫,真的值得吗。

我认真的审视了自己的朋友圈,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 如果只是一起消磨时间,有话可讲便可,却没有意识到大部分的时间也许他们身上散发着巨大的负能量,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吃一顿我不喜欢的饭,甚至餐桌上的人可能都没有几个是我真正喜欢的。去干一些我内心觉得很无聊的事情,虽然别人可能觉得很开心,但是我真的无感,因为并不是我喜欢的。甚至有时候,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他们的抱怨,参与那些充满戾气的谈话内容,这样我才能成为他们的一员。那些我本可以更加积极的生活的时间,本来我可以选择我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的时间,被这些我自己以为我自己需要的社交消耗了。

这些消耗我的人在消耗了我大量时光之后,我表达了我对他们陪伴的感谢,然后选择了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发现,这种沟通的成本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消耗我的精力和能量,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每消耗一次需要时间恢复和补充。可是我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和一些完全无法给予我能量的人相处,把我自己消耗得十分疲惫,然后完全不知从何处得到新的能量。这样的沟通有收益吗?不,这就是一笔亏本的生意。而之前的我选择花大量的时间和这些人在一起,并且久久不愿放弃。

远离了那些消耗我的人之后,我的人生中的能量开始累积,甚至我自身也开始散发一些能量给了我周围的人,我们的能量交换着,互相充电着。

那些抱怨,那些不满,那些对生活的失望,那些负能量,越来越远。取而代之是充满活力的热情。

有一句话很老了:你无法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但你可以成为这个浑浊世界中清醒的那一个。

所以,不要再让别人消耗你了,你明明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想要的样子。

笨人才耍心眼儿,聪明人只需厚道

  耍心眼儿,其实内耗特别大。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全用到心眼儿上了,没有用到强大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成功上,那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位朋友写了这么一段话:“我年纪越大,就越觉得那些心理阴暗,一肚子心计,满脑子阴谋论的人,是因为智力不够。这和我小时候的认识是大致相反的。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整体上,足够聪明的、进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公平、正义,更容易具有坦诚、善良的品质。”

  这段话我非常赞同,赶紧点赞。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厚道才是真聪明”是在我21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面对着各种办公室政治和同事之间的磕磕绊绊,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付,整天觉得社会阴暗、人心不古。

  直到有一天,当我又被一个耍小聪明的同事气得够呛的时候,一位年长我很多的前辈跟我说了这句话:“别去在意他们,你跟他们是不同的,厚道才是真聪明!”

  当时,我除了感激,还有一种仿佛被高人点化了一般的茅塞顿开的感觉。

  后来,经过这么多年的职场历练,我越来越对这句话深深认同。或许你也有曾经这样的困扰吧,我这么厚道,别人当我好欺负当我傻怎么办?!

  首先,你要明白,如果你好欺负,那不是厚道出了问题,而是你的软弱的、怕事儿的个性出了问题,你欺负自己不敢表达愤怒,那别人当然认为你好欺负。而如果说你因为考虑不周全,做人做事还是没有太到位,比如说,太鲁莽、太直接没有顾及他人感受、太冲动,那也不是厚道的问题,你就是犯了一回傻嘛,怪不得别人!

  耍心眼儿,其实内耗特别大。首先,他得花心思算计;然后还得编造谎言;然后还得装模作样;然后如果被看出来背后的心计,他还得想着怎么善后、怎么抹平。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全用到心眼儿上了,没有用到强大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成功上,那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厚道、踏实、认真、努力、知道为别人着想,但是又懂得保护自己,知道维护自己权益,有边界、有原则,这样的人谁会不愿意合作呢?那么成功的机会当然更多啦,你说呢?

习惯按住背着你偷偷逃走的时间

压榨时间,开始并不快乐,但当你习惯了压榨时间来避免荒废时间的罪恶感,而且尝到一两次延迟满足的快乐后,自然就会欲罢不能了——身体这玩意,一开始会犯别扭,但时间一长,自己就会乖了。

康德先生的时间表,很是有名:

五点起床。喝茶,抽烟,备课。
七点到九点上课。
九点到十二点三刻写东西——他著名的三大批判,也就是这会儿折腾出来的。
下午一点到四点午餐,见客人。
四点到五点,著名的“康德出门散步”,镇上的诸位都可以念着他出门的时候,来校准手表时间。
五点到十点,看书。
十点睡觉。
差不多七个小时睡眠。

其他的某些大师们的生活起居

巴尔扎克出了名的每天工作12小时。但他每天晚上六点到凌晨一点睡觉。七小时。
弥尔顿,晚上九点到凌晨四点。七小时。
富兰克林,晚上十点到凌晨五点。七小时。
卡夫卡凌晨只睡两小时,但他下午睡四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大多数生活,都相当规律。

伟大的、异于常人的、被上天眷顾的大师们,也不是一天只睡两小时。当然了:你可以说,莫扎特每天睡五小时。不过,他也只活了35岁……鲁迅先生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睡眠也很少,只是,他老人家的健康状况,恐怕也不太值得称道……当然,世上总有体质特异之辈,常年缺睡,还能生龙活虎。但人不能总把自己跟特殊例子去比较。
所以,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八月在上海时,我有一天突发奇想,做了个掐表试验。四小时里,做什么事,就掐表,记录时间。在我的记忆里,那四个小时,我用来专心致志的看书与写字了。但事后一划拉时间,我发现:真用来看书或写字的时间,大概不到一半;剩下的时间,除了用于掐表计算的零星几分钟,便是:刷网页;看社交网络提醒;和朋友聊微信;喝茶;翻漫画;发“我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做但就是不想看书或写字”的呆。
打个比方:如果把正经做事儿——读书、写东西、写邮件——当作筋肉和骨骼,把其他纾解心情的零散事儿——刷网页、看微信、聊天、打游戏——当作脂肪,那我的时间安排看上去,就是个脂肪率超高的不健康胖子,而且,还是个自以为很精壮的胖子。

相当多数人,大概与我有类似的毛病:时间都花在闲散的漫游里了,而自己犹且不觉。

当然不能怪人类的感知,这里是印象玩的把戏:人类对时间的印象,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注意力。通常你注意力集中、收集周围信息时,会感到时间变慢;分心,则时间印象会变快。大多数人或者都有类似体验:跑步或看书时,会觉得时间流逝颇慢;跑完步或看书间隙刷一刷社交网络,“怎么半小时就过去啦?”时间是在分心之中流逝的。我们用以闲散游荡的时间,通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书架前犹豫“要不要开始看这本书呢”的时间,通常足够你把这本书翻完了。
时间就是这样流逝的:犹豫、分心、等候刷新出来的新提醒。实际上,事后你回忆这些浪费掉的时间,不会觉得那很有快感,说不定还大感罪恶,但下一次,你依然会如此选择。这很正常:好逸恶劳、贪吃好色、自由散漫,实在是人类最基本天性。能反其道而行之的人,通常都是用一些自我暗示,扭曲过心理的人。

比如上头所言的:规律生活。

海明威认为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写作。福楼拜认为规律的生活能让你充满原创天分。类似话语很动人,但也让人觉得有圣徒般的殉道感,“哇好像的确很不错,但很累吧?”
实际上,实施起来,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累。

因为人类的身体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给予规律的生活,身体就会接受,并在适当的时间,让你进入适当的状态。当然,所谓21天可以养成个好习惯也实在有些乐观,伦敦大学的说法是:人类平均要66天左右才能养成一个习惯,而且,复杂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更长时间——比如我每天吃一块巧克力可能一天就能养成,每天做50个俯卧撑就更花时间些。
但一个习惯养成后,就是养成了。
一个隐藏的细节是:人类总觉得自己拥有自由意志,但其实大多数时候,乃是激素的奴隶。生理的规律,会很自然的影响心理。人类又是会自我暗示、给自己找台阶下的动物。比如危桥效应,许多人会自觉接受“我现在状态这么好,都是因为某某好习惯呀”,于是,最初需要的毅力,在后期就习惯成自然了。比如,许多人会感叹“哎呀你能坚持做一些事好久,真的好有毅力”,但当事人一定明白:最初需要的可能是毅力,之后其实是习惯,甚至是这事情本身的快感,在推动着你了。

一个例子:
每个人生命里,都有那么一本厚书,开始,你会百般犹豫,千番推诿,而且会找“看不懂”“太闷了”之类的理由,翻两页就算。但熬过最初的开头后,你会进入顺流而下的状态,你会越看越快,欲罢不能,使追读这本书变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之后,当你不断跟人推荐这本书,念叨“别看开始有些厚,可好看了”时,也常会追悔“我那时候真笨,干嘛要这么拖呢?”

如是,许多时间,其实都浪费在了犹豫不决和散漫之上,而不被当事人所知;许多习惯的养成和自我约束,其实只需要开始时投入一点毅力,不问青红皂白的延续一段时间,然后就会习惯成自然。控制时间和自己,有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许多痛苦久了就不再是痛苦了。比如,你只要尝试过两三次“提前解决问题,不再被拖延症纠缠”的快乐,以后就会像个贱骨头一样快乐的追求提前完成,“这样就没有罪恶感了”。你当然可以说这样很扭曲,但身体就是会用快感来反馈这一切的。
同样的,压榨时间,开始并不快乐,会闷,会分心,但当你习惯了压榨时间来避免荒废时间的罪恶感,而且尝到一两次延迟满足的快乐后,自然就会欲罢不能了——身体这玩意,一开始会犯别扭,但时间一长,自己就会乖了。

你若放下,你就强大

  1、面子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2、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3、放下过去
  
  你才能过得更幸福! 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r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5、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绝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6、放下消极
  
  绝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谁能够左右胜负,除了你。自己的战争,你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7、放下抱怨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一天。不要总是烦恼生活。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8、放下犹豫
  
  立即行动成功无限。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9、放下狭隘
  
  心宽,天地就宽。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怀疑
  
  心存疑虑,做事难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男人之美在于度;女人之美在于韵;孩子之美在于真;老人之美在于醇;夫妻之美在于爱;爱情之美在于容;家庭之美在于和;生活之美在于品,朋友之美在于诚;学习之美在于悟;工作之美在于乐;社会之美在于公;做人的之美在于舍;修炼之美在于空;人性之美在于善。

如何让自己心静如水

  最近感觉自己越来越心静如水,对万事万物都看待的越来越开,基本很难有什么事情能再让自己内心起起伏了,所以在这分享些经验吧。
  
  【不要让自己局限在某种身份里】
  
  我们做工作的时候,特别喜欢拿行业里高标准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比如设计师,会一直拿设计师那个头衔来压自己,告诉自己必须要完成这个好的设计,作家,会认为自己一定要写出好的作品,或者有责任感或者畅销等。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画下一个行业里的大饼,去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码任务,拿标签化来给自己下标签,当你为了满足这个标签而去做事的时候,你就会很痛苦。比如当一个画家提起画笔,脑子里就开始想,我是个画家,我必须要画好才对得起自己画家的身份,你一定会丢失灵感。作家也是,写东西,必须要恣意地肆无忌惮地写自己,不要带着拖家带口的情绪去创作。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给自己潜在的心理暗示会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发挥,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当你打开word,或者准备做一个ppt,你开始自我暗示,我必须要做好,必须要写好时,往往前三行字都会让你卡壳半天,反倒是随手涂鸦顺手拈来的效果更好。当我们的大脑放松下来,人才能完全爆发出潜能,为什么佛教里常叫人由内心带动外在。我们的外在是不停在变的,所以如果由外在带动内心,你的内心就会起伏不定。我们时刻要保持一个冷静,旁观的态度,去审视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以及在做事的自己。最好用一种玩乐的态度去做事,努力工作,但成败随天,万事凭缘,别为了达到百分百的完美把自己逼的太狠。
  
  【接受感情的缺憾,分手后,不要在公众场合说对方坏话】
  
  我见过一些夫妻吵架,有些情侣会认为在公众场合吵架或者当众拆招是一件很过瘾的私事,有些人更喜欢拿自己的感情叫公众去评断,但其实这种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很不好:1,别人没睡在你的床头,评判难免偏颇;2,重复讲述一次事情其实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虽说偶尔的抱怨牢骚能让自己释放压力,但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种感觉,你抱怨完了,释放完了,其实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负面情绪。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立马就忘记,转移注意力,去看点轻松的喜剧电影综艺节目,或者出门远走一番,都会比你电话里和朋友哭诉半个小时要心里舒服的多。
  
  个人认为,分手后,还喜欢在自己的社交媒体或者朋友圈里含沙射影,暗讽一番的人,无论自己是被伤害者,还是伤害他人的人,行为都是比较渣的。既然爱过,就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不要说这年头多少人是在等着咀嚼你隐私,看你笑话的态度在八卦你的恋情。抱怨、诋毁、又有什么用呢?时间能够撤补还是对方能少吃两口肉,跪在雷公电母下忏悔?没用,一个人既然和你分手了,对你而言,就像皮肤掉下来的死皮,是和你——无论从血缘、时间、生活,都剥离的干干净净的人。不要为素不相干的人浪费时间。他不会心疼而你会变成怨妇怨男。
  
  你本来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吃一顿好吃的,逛一逛游乐场,种种花晒晒太阳抚弄下宠物的啊。别把时间浪费在素不相关的人身上。
  
  【想要的东西自己买给自己】
  
  那些说不羡慕别人能够被人宠爱,能有人买东西给他们的人,一定是在说假话。我们都是人,脆弱的人,血性的人,需要抱团取暖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被人一窥真心真情相待的人。有他人宠爱我们,毕竟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想要的东西,自己买给自己,这是让你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并且遇见一个更优秀的人之前的原则。因为他人给你的东西,会收回,爱情如此,物质如此,什么都是如此。我从不相信也不倚仗把自己的所有托付在一个可以变化的人或事上,极度没有安全感。人最难过莫过得到后失去,而且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去得到。一个人如果能很有底气的和另一个人说:你看,这所有的一切,衣服、车子、房子,我所有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买给自己的——是一件多么值得荣耀的事情。而你可以尽随心意的去挑选一个和你灵魂契合,有共同话题的人。当我们排除了物质的干扰后,得来的一切都是最纯粹的:纯粹的友情、纯粹的爱情、纯粹的爱好……做一个纯粹的人,才可以在躺在坟冢里时,说无憾走过。
  
  让自己当一个有骨气的人,才能有纯粹的人生。
  
  【不进行无聊寒暄,不讨好不想打交道的人】
  
  我觉得,人身边的人可以分成几大类:一,陌生人,比如网上关注你的人,QQ上从未见过面的人,不了解对方面目,不了解对方故事,如果你们以后也不会走入对方的生活里,那就是陌生人中的陌生人。还有一种是熟人,就是现实生活里有几面之缘,或者曾经和你夜聊到深夜,彼此打气的网友等,包括短暂就职公司的同事,QQ上很对味的网友,小学高中大学同学等这些,曾经或者现在正和你的生命有短暂联系的人。但你们的关系也只能止于客套的寒暄,并不能走入现实生活里去频繁交往;还有一类是好友知己,你饿了深夜他给你下面条,你哭了他的肩膀就是你的枕头,你们可以彼此借钱都不觉得关系疏远,对彼此谁打呼谁半夜哭的泪流满面都知根知底。对于这几类人,统一的应对态度就是:不进行无聊寒暄,不讨好不想打交道的人,有感恩之心患难相助但不过渡逢迎。
  
  我觉得最好的朋友关系就是——彼此关心但互为尊重,尊重对方的性格、爱好、私生活等,不需要天天见面,但即使几年后再相遇,依旧熟络的可以你捣我一拳,我骂你一声混蛋。我很庆幸我身边有一些这样的朋友,我们互相不过问对方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八卦,因为成年人的社交关系,他如果这般去做,必然有自己的理由。患难相扶,但互为尊重,时间甄别良友。
  
  而每个人估计都有在网上因为些观点和陌生网友掐架的经历,对于这些事情,可以谈两点:
  
  一、我们对于那些网友的谩骂啊诋毁啊,完全可以不当回事情。因为回应实在太无聊,你如果实在难忍心结,可以暗自问自己,他们见过你吗?他们说你影响你一分一毫吗?影响你工作,赚钱,少二两肉还是?你为了这些人掐架不是浪费生命吗?喜欢背后阴损,却不敢正面冲突,装聋作哑的人,都是人品有问题的,不要让自己的智商被拉低。不喜欢,简简单单,拖黑或者不回应,眼不见为净。
  
  我一直相信一点,一个人把时间用在哪里,哪里就构成了他的生命。
  
  二,不要觉得自己像救世主,可以拯救这个世界的苦难。有正义感是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正义感过多就会活的很累。关心太多的社会问题,会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特别糟糕。作为一个网易新闻的深度用户,我曾经每天都会在临睡前看1,2个小时的新闻,关心下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可眼见车祸强奸敲诈等事情接踵而至而你无能为力,会让你一天的心情都很受影响,你会变得越来越有戾气,越活越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悲观。其实当你关了电脑,放下手机,你去外面看,那些公园里的老太太老大爷依旧笑呵呵的挥舞着扇子,逆光飞舞;孩子们依旧眼神纯洁的放飞着风筝;摆摊的小贩也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倒掉的自行车被路人扶起,加班累了合眼而睡时,的士师傅也会善解人意的给你摇下窗户,怕你被风吹着感冒。这个世界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那些坏事发生的比率不会超过千分,万分之一。不要被这些坏事拉低你对这个世界的信心。
  
  世界很美好,而你要出去看看。要相信,如果你内心为善,你眼见的善事一定多过恶事。我们每个人只要坚持自我为善,那这个世界就是个温柔、乐观、阳光、体谅的世界。
  
  【每天吃好喝好睡好,多赚钱多完成爱好,宠爱自己为大。】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有个很好的习惯,如果今天晚上我加班很累了,比如深夜才入睡,那我一定会第二天买好吃的犒劳自己,家里自己爱吃的零食水果从没断过,并且坚持日日敷面膜,我一买都是几箱子入,净肤美白保湿,盒装袋装等样样俱全,这让我在忙碌一天后能够随手抽一张敷在脸上。一个女人,保养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相信那些内在美才能hold住世界的鬼话。你一定是没有感受到那种长得好看就像自带刷级的快感。如果一个人底子较薄,就更要保养自己。吃好、喝好、睡好——这三件事情大过天,大过你手拿手机和男女朋友发甜蜜短信,大过你给老板发的方案,大过一次灯光闪烁的聚会。我一直保持两个习惯:1,如果有不错的收入进账,第二天一定会买一些好吃的或者出去好好玩一趟犒劳自己和家人。2,如果一个月收入可观,就不会让自己拼搏太累,看看电影书籍带宝宝出去逛公园,一般每个月我会努力工作半个月左右,去挣够1个月的收入,剩下半个月拿来充实自己。一年赚到足够的钱了就彻底歇息。每年我会心里有个数字,达到这个数字了我就休息。人工作一定要有弹性的休息时间,不要让自己每日处于疲惫的工作状态里,要给自己心里设定一个底限和上限,达到这个限度就刹住闸,这样你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爱好。
  
  【多给自己找一些有趣的爱好,而这些爱好无关生存】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哪怕你就是喜欢拿放大镜在路边盯一天的蚂蚁都行,兴趣这个事情,能够让你在不论发生什么样的起伏时都能立刻调整好自己。比如我最近就一直在琢磨过2年去报个厨师学校学一下烹饪雕花什么的,这个念头蠢蠢欲动,想一想一个南瓜在自己的手心里被雕成一条龙的感觉,该多么有成就感,一根面条蹭蹭蹭的就弹成了几百根上千根……我在豆瓣很喜欢的友邻,经常能看见她在雕刻橡皮,七龙珠也好,路边随处见到的行人也罢,真的很有趣。如果你确实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问自己,做什么事情你能够坚持下去,先尝试着做这件事情。久而久之,它可能就会变成你的兴趣,你疲惫时的快乐之源。
  
  【无论盈亏,学会对自己的选择买单】
  
  这一点也最重要,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是好是坏,记住一句话:“就当对自己的选择买单。”这句话是我一个好朋友告诉我的,如今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我发生什么变故或者情绪波动时,就想起这句话,然后能迅速找回平静。就像你去饭馆吃饭一样,无论咸淡嫩老,你都要付钱。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没有任何人逼迫我们去选择这份工作、这个爱人、这件事情、这个爱好——那就要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是成年人的胆量和担当,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要轻看自己,相信自己,你的韧性远比你想象的要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