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女教师的辞职信引发网络热议好多天,我看了这女孩的照片,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但别忘了,她可是有一技傍身的文艺女青年,资深心理学教师,也是有一定经济积累的文艺女青年,任教十年,学校骨干,有钱人算不上,但一袭布衣在大千世界走走停停,还是可以的。
所以,真没觉得有什么好讨论的。人活到一定岁数,钱有一点,技能有一点,想换个活法,如此而已。
我想大多数人也是一听一看一乐,然后继续低头伏案工作了。然而,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总觉得这钢筋水泥的格子间禁锢了你的想象力,世俗的责任压断了你飞翔的双翅,总盼望着有一天也能任性一次,潇洒走一回。
向往吗?向往。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想象般美好。
一个女孩失恋了,有钱,任性,辞了职,背着包,开始游历欧洲各国。但走到哪儿,都是往湖边、塔顶、山间、广场一坐,大哭一场,游一圈回来,接着给前男友打电话。
一个企业老板,公司到了瓶颈期,日日焦虑,夜夜失眠,朋友心疼他,走,闭关去。拖着他跑到千里之外一个山头的高尔夫球场住了几天。在超五星级的豪华套房里,依然见他彻夜难眠的身影;在远离尘世,风景优美的山林里,依然看他夜半孤独徘徊的脚步。
世界很大,但你兜兜转转,都走不出自己的心境。
三毛能写出撒哈拉,不在于她走遍了万水千山,而在于她是三毛;女教师辞职以后是否可以幸福美满,不在于她辞职或者不辞职,看世界或者呆家里,而在于她自己有没有幸福的能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之所以如此魅惑,是因为大多数人对现下的生活,是那么的不满意。因为不满意,所以想逃离。但你别忘了,你当下脚踩的土地,头顶的蓝天,身边的人和事,也是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你身边的风景你都欣赏不了,你有什么能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之所以走心,也是因为我们把希望寄托到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幻中,以此来消解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无论是工作的压力,还是家庭生活的无奈,一放到未来不可触摸的那个广阔的天地里,好像都显得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但你或许永远也不会真的迈出离家出走的那一步,你在想象的一走了之中,行尸走肉般的度过你黯淡无光的生活,抚慰你绝望的心境。你就没有勇气把眼睛从畅想的未来,放到你现实的生活里。客观冷静地分析,勇敢地寻求改变。
电影《革命之路》里,李奥纳多和温斯莱特扮演的夫妻,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和沉闷无聊的家庭生活中丧失了激情。夫妻俩都渴望寻找自己可能的另一种未来,过上梦想中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重拾爱情的火焰。然而,他们并不具备在平凡日子里改变生活的能力,也缺乏由内而外突破的精神力量。于是,两人希望用大的场景的转换,用轰轰烈烈的举措来改变他们的人生,他们决定搬去法国巴黎。这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好莱坞版本。
最终,男主角动摇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出去走走的勇气。女主角在绝望中通过自残让自己流产,死在了医院里。事实上,即使他们搬去了巴黎,以女主人的心态和精神状况,也会是另一场痛苦轮回的开始。
那不要出去看看了吗?
当然不是。向外张望让我们变得开阔,多元,丰富,每个人都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去开阔眼界,提升层次。
去泸沽湖看过了摩梭人的走婚,你或许会对爱情和婚姻有重新的视角;去色达看过了天葬,你对生命会有新的理解;从尼罗河顺流而下,灿若星辰的人类文明让你感到自己的人生种种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水花。
但我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必须基于对现实生活享受之上的一种升华,而不是逃避。
现实生活中满足快乐的人,在外面也是快乐的,逃避现实而出走的人,到哪里都是一脸郁闷。
世界那么大,到哪儿都一样。自己美好了,走下去就是脚踩莲花,步步生香;自己郁闷着,走到哪儿都是见山愁山,见水恨水。
世界那么大,而你的修行之路,始于足下。
标签: 励志
重要的是你心甘情愿
前些日子和姐姐一起吃饭,一见面我大吃一惊,她好像把过去的自己生生吃下去又外加了十屉包子五碗拉面两锅馒头一般,整个人几乎发了起来,连手指头都比之前粗了不少。费力地坐下之后开始和我聊起怀孕的种种不适,说得我浑身都难受。
她说,怀孕的时候,你身体里好的东西都会先送到孩子那里,等它吸收过滤完了,剩下的东西才归你。所以你会烦躁,身体各种机能下降,智商都会下降,甚至到后期孩子挤压膀胱让上厕所都麻烦。
看到我一脸惊恐的样子,姐姐停止了恐吓,莞尔一笑:
“所以,你要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还在心有余悸。
“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让你心甘情愿受这种苦,为他生孩子的男人。”
她看了一眼一旁低头认真为她剥虾已经瘦了一圈的姐夫,笑得恬静。
微信平台认识的一个姑娘,跟我倾诉最近喜欢上一个人,两个人不但异地还是异国,之前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相处了解。
女孩在开始的时候很困惑,毕竟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年纪,也不想暧昧不靠谱,不愿跟朋友提起,只好跟我聊聊。
她是明白事理的,所以我也没有太多劝解,只是说,很多事情旁人无法判断,关键还是要看两个人对彼此的感觉。
可过了几天,女孩给我发了一张很美的风景,我俩聊了两句,女孩掩饰不住的喜悦,问原因,她讲:
“昨天晚上,我们像往常一样聊天到我觉着困了(由于时差原因他要晚我几个小时睡),互道晚安之后我就关电脑睡了。可躺在床上总觉着心里不踏实,爬起来又上网,就看他在我下线之后说:‘晚安,亲爱的。×××(我的名字),我爱你。’
你知道当时的感觉么?
就好像初恋的高中生一般,我觉着心跳都漏了一拍。”
我也听得温暖,可还是难免泼些冷水:“可能是我看太多美剧,总觉着现在人发生关系很容易,说我爱你却很慎重,你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么?”
女孩回我一个笑脸:“我知道呀,可我真的特别特别开心!哪怕是开玩笑我也开心……我和他也是这样说的。”
“那他是怎么回复的呢?”我忙问。
女孩说:“他估计也没想到我会突然跑回来再上网吧!被我吓了一跳,忙说:‘我最近犯二!今天说过的话一概不承认!’
可我一点也不失望,就那么傻呵呵地对着电脑乐。
结果他接着说:‘过了十二点了,已经是第二天了。×××(我的名字),我爱你。×××(他的名字)爱你。’”
假期的家里各种纷乱,一狗蹭着我的腿睡觉,一狗扒着凳子要吃的,姐姐妹妹在抱着iPad连连看,外屋是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妈妈和阿姨们在聊着晚上该做什么饭……可女孩说的这么几句,却让我心都安静。
重要的不是旁人看来是否登对靠谱,而是,你心甘情愿去相信,哪怕是玩笑都开心。
其实最近听很多故事,并非每个故事都是开心的,很多人抱怨另一半的各种问题:
他为什么不联系我?
她为什么不回应我?
他为什么不跟家里人提起我?……
种种问题看得我都头痛。
对于情侣我给出的建议大概都是两个人就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沟通,看双方的要求以及能做出的让步,商量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可后来我发现让很多人纠结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心中的那份不情愿:为什么非要我去让步?凭什么要我去改变?干吗要我去适应他?……
每当看到这样的回复,好脾气如我,也忍不住失去耐性:
如果连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都做不到,那么还有什么在一起的意义?我不认为两个人在一起一定是要某方无条件无底线地一味付出,可喜欢一个人,不就是心甘情愿地想对他好么?
我的一对朋友有这样一段对话特别想分享:
他说:你让我想做更好的男人。
她说:你已经很好了,是我还可以做到对你更好。
付出,并且心甘情愿,这才是我所理解的爱情。
醒来,就是再生
人生,需要有一些时刻,
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
看一看叶子舒卷的曼妙。
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会放不下你,
鱼没有水会死,水没有鱼却会更清澈。
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全会走,
别抗拒,别挽留。
用最真实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应该的那个人。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并非看他能做什么,
而是看他能承担什么。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
是你的念想,是你的温暖。
死党是那群即便知道你傻,还跟着你犯傻的人。
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一些勇气,
去坚定自己的选择。
好时光总是很短暂,多想身在其中,赖着不走。
懂事,让我懂了很多不该懂的事。
人,偶尔大醉一次,似乎无可厚非。
醒来,就是再生。
有时候在乎的太多,对自己也是种折磨。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褪尽曾经的幼稚;
我更喜欢明天的自己,会比今天更美丽。
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
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
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
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
如果你无法忘掉昨天,
就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
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
注定要分开的,各自安好,
是否晴天,都已不重要。
前路曲折其实是好事,
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天,每一个现在,
都是我们以后的记忆。
以平常之心,接受已发生的事。
以宽阔之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
不要爱上一个漂亮的人,
而要爱上一个使你的生活变漂亮的人。
思考不是坏事,除非它阻碍了行动
思考,从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度的思考,常常很顺理成章地成为行动的绊脚石。
什么样的读者来信最让我哭笑不得,就是“点姐,我打算今晚就开始运动,但是我不知道运动前到底是应该吃个苹果好,还是喝点酸奶好,另外我去健身房要不要涂个隔离霜啊?一路上有很多灰尘,可是涂了隔离霜之后,会不会把毛孔堵住不能很好的排汗啊?运动完之后是不是要立即洗脸啊?可是洗完脸之后出门会不会被脏空气吹着了?…..点姐,运动真的好麻烦啊!”
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拧巴到眉毛打结的小姑娘,为了以上这些繁琐的问题,五脏翻江倒海半小时,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去运动了。
其实,无论你空腹或饱腹、隔离或裸脸,其带来的好处、伤害,都无法与实现运动的重要性相比,更何况,如此趋所有利、避所有害的好事儿,又有谁能够给你足够权威理想的理论根据呢?
我还曾目睹一位朋友在当当上购书,久久徘徊在5、6本之间无法拿定主意(我保证不是经济困窘)。她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每本书的优劣,细化到“如果我买了这本,好处是什么,遗憾是什么”,等到全部讲完之后,手一摊,撇着嘴问我,“我到底买不买了?”……
所以有时我更欣赏做事一根筋的人。每天拿出五成的时间思考就够了,因为剩下的还要留给行动。这样的人不会因为聪明而损失惨重。
其实就我的观察来讲,压根不动脑就扑上去三下五除二的人非常少,反倒是在脑子里滚来滚去一百遍,分析各种利弊可能,恨不得纠结到吐血前一秒,盼望着一个神明出来说一句,就这么做吧,我拿绳命给你保证没问题,然后才肯下手的人,比比皆是。
可是,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发现“人生压根没有任何保证“这回事吗?
“三思而后行”,到底要思多久?
自从我看到这句话之后,就把它抄了张小纸条,贴在了我家冰箱门上。每天路过,我就要想一想,万恶的大双子,你今天想的问题是够了,可你做的有多少?
坦诚地讲,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做计划、要走一步看三步的思维模式,真的也是一把双刃剑。被灌输的“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其中的“度”其实非常难以把握。
于是,在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中就碰上了这一段“成长剧痛期”,我们难以把握所学信条之中的分寸,于是所学所想与现实激烈碰撞带来了方方面面的疼痛。当迷茫的现状撞上野心勃勃的欲望,疼痛自然更加难耐。
我们很无助地发现,啃书考试的时候,只要我们把公式都记住了,难题都搞清了,就能考上个差不多的分数;不管多么另类奇怪的老师,都会信誓旦旦地给你洗脑:只要你用功,就能考上好大学,就有一个好前途。
可是,当真正走入社会之后,我们面前所有的洗脑者、同时也是保证者,全都不见了。就连一向苛刻的父母,也柔软下来,没有了高考这么凌冽的人生目标,我们仿佛只要有一份工作、能生存下去,就不错。
这时不满现状、性格里愿闯爱拼的人,就不免开始变得混沌,我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我努力就会有结果么?几条看似差不多的路我都想尝试,但只能走一条,有谁能够替我保证我不会后悔?
于是就有了无休止的绞尽脑汁和挠破皮的利弊分析,长此以往,我怀疑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记忆会控制你,在做大事小事之前,都要经历泥泞挣扎的“思前想后”和自我折磨。
而且,两种人最极致,一是读书多的,二是欲望大的。如果你读书又多,又野心勃勃,那祝你千万别抑郁了。
当然抑郁也是一件好事,不少人从抑郁的状态里走出来之后,都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有次我和一位好友在聊起“痛苦的思考”状态的时候,她说,现在她越来越不愿意将自己长久地放置于一种计划、斟酌、焦虑、不定的状态里了,想到什么,判断一下就开始着手,其他时候清清淡淡地不让自己胡思乱想。
“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多么缜密的思考和斟酌,真的没那么严重,这只是我的惯性而已。而且我坚信,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智商,也压根不会作出多么离谱的选择。”
真的,除了升学、择业、婚姻、育儿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您格外操心,谨慎选择之外,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事情值得你思前想后,郁郁寡欢呢?
世上没什么事是被保证的
我感觉自己比以前成熟一些、也更轻松一些的一个标志是,我明白了一件事:Nothing is guaranteed.(没有什么事是被保证的)。
以前我大多的不爽和恐惧,都来源于对选择之后未知结局的担忧,我永远像一个悔棋不倦、在麻将桌上被人讨厌的弹簧手,恨不得来来回回地悔改。我总是希望自己做出最最正确的选择,绝对不能有误,这远远超出了完美主义的范畴。啧啧,完美主义是多么好听的一个词,我只能是病态到丑陋的完美主义者。
这不仅让我身边的人压力极大,当然折磨自己也更多。但可惜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发现如果有对错之论的话,我该选错的地方还是选错了,遗憾的地方也能写满一张纸,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慎之又慎的神经质,而达到事事完美的皆大欢喜。
反倒是,很多本来说不定可以发出芽的种子,被我在思考之后摒弃了。由于不确定,所以也没播种。
若现在还能让神经质的我,再后悔一次,我选择后悔的是:我为何不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试一下,何苦把“试一下”的时间,都拿来苦思冥想了。
我更有切身体会的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担保人,除非上帝,因为没有人能用全视角来展望这个世界,并把未来三五十年间发生的事情提前透露给你。况且,有时保留一点命运留给你的神秘感,也蛮美的。干嘛非事事都要索要个明白?若真有人能告诉你,你咽气的时候有几套房子、有几个孩子、身边是谁、有多少票子,你真想知道?
况且,渴望看到确凿的结局,才肯付出,那和爱情里面斤斤计较、衡量再三、看到对方的真心才肯表露真情的自私鬼有什么区别?你对自己的人生也太不豪爽,太没诚意了!
老天爷,你啥时候给我一个男朋友,我跟他能不能不离婚?老天爷,我辛辛苦苦复习考研之后能不能在未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老天爷,我天天运动累成狗,半年之后到底能不能瘦十斤?
就想说你一句:任谁都喜欢默默努力,心怀感激的孩子,你这么不可爱,老天爷凭啥回答你?水还没到,就问渠能不能成,你不光得罪了老天爷,还违反了自然规律。
所以,先做,别先索要承诺。有一万个细节决定你是否能如愿
日日手捧“思考”圣杯,为求一个完美结局而愁眉苦脸的人,一点也不性感。虽说思考永远是人最大的优势和进步的阶梯,但过度的思考也是人受困于情绪、招致痛苦的原因。苛刻的思考更会使一个人显得死板、沉重、了无生趣。
都说用深入的思考来指导行动,是非常明智的事。可当过度自我裹挟的思考,限制了你的行动,就太得不偿失了,毕竟,行动只是开始。
更多决定你是否能成功的因素,存在于行动的每一个细节,随时借助思考来调整航向、灵活变通,才是更重要的努力。
就好像有人把“领取结婚证”当作完美结局,而有些人却把“领取结婚证”当作战战兢兢的开始。婚姻幸不幸福,不在于你有没有选择结婚这件事,而在于你擅不擅于过好婚后的每一天。如果你是个废物,那么就算你干脆不结婚,也有可能是个失意的单身汉。
当我在家里呆坐十天,也根本想不清楚,应该先去哪个公司实习、尝试的时候,我灰头土脸迷茫得想跳楼。但当我最终随便选了一家,跑去上班的第3天,就遇到了一个碰巧懂行的同事,他跟我聊了一中午之后,就否定了我的另外几个选择——比我苦思冥想十天的结果轻松多了。
有时,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哪一份积累,会在哪一个机会上为你争取致命的优势;你也根本不知道,在你广撒网的时候,会捞上来哪一种鱼。也许当你真的来到海边,看到一群一群捞鱼的人,然后突然顿悟,不想捞鱼了呢。
我在做Queen主义之前,不知道有多纠结。我不确定的问题不比我掉在地上的头发少。我不确定自己的潜力、不确定有没有人帮我、我甚至天天想象自己在拼尽全力以后摔得很惨。
但有一天,一个创业做的很棒的朋友,告诉我一句话:这世上真的有些事,是你以现在的视野所看不清楚的,你必须先走两步。
我现在特别庆幸我的开始,虽然未来仍是一片未知,但我每天的收获是可以垫底的,谁叫即便走错路也是满满的收获。
况且,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首先,你得让问题先真实地暴露出来,而不是永远停留在设想。
是的,有些事需要先开枪,再瞄准。
一碗白米饭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羞赧地走进店里。
「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说。店内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选菜,一阵纳闷,却也没多问,立刻就盛了满满一碗白饭递给他。
男孩付钱时,不好意思的说了句:「我可以在饭上淋点菜汤吗?」老板娘笑着答:「没关系!你尽管用,不要钱!」
男孩吃饭吃到一半,想到淋菜汤不必钱,又多叫了一碗。
「一碗不够是吗?我这次给你盛多一点!」老板很热络地响应。
「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装在便当盒里,明天带到学校当午餐。」
老板听了,心想男孩可能来自南部乡下经济环境不好的家庭,为了读书,独自一人北上求学,甚至可能半工半读,处境的困难可想而知。于是悄悄在餐盒的底先放入店里招牌的肉燥一大匙,还加了一粒卤蛋,最后才将白饭满满覆盖上去。乍看之下,以为就只是白饭而已。
老板娘见状,明白老板想帮助那男孩,但却搞不懂为什么不将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饭上,却要藏在饭底?老板贴着老板娘的耳说:「男孩若是一眼就见到白饭加料,说不定会认为我们是在施舍他。这不等于直接伤害了他的自尊吗?这样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来。如果转到别家一直只是吃白饭,怎么有体力读书呢?」
「你真是好人。帮了人还替对方保留面子!」
「我不好,你会愿意嫁给我吗?」年轻的老板夫妻沉浸在助人的快乐里。
「谢谢。我吃饱了。再见!」男孩起身离开。当男孩拿到沉甸甸的餐盒时,不禁回头望了老板夫妻一眼。
「要加油喔!明天见!」老板向男孩挥手致意,话语中透露着请男孩明天再来店里用餐。男孩眼中泛起泪光,却也没让老板夫妻看见。
从此男孩除了连续假日以外,几乎每天黄昏都来,同样在店里吃一碗白饭,再外带一碗走。当然,带走的那一碗白饭,底下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秘密。直到男孩毕业。
往后的二十年里,这家自助餐店也不曾出现过男孩的身影了。
某天,将近五十岁的自助餐店老板夫妻,接到市政府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店面的通告。面对中年失业,平日储蓄又都给了儿子在国外攻读学位,想到生活无依,经济陷入困境,不禁在店里抱头痛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名牌西装,像是大公司经理级的人物突然来访。
「你们好,我是某大企业的副总经理。我们总经理命我前来,希望能请你们在我们即将要启用的办公大楼里开自助餐厅。一切的设备与食材,均由公司出资准备。你们仅须带领厨师,负责菜肴的烹煮。至于盈利的部份,你们和公司各占一半!」
「你们公司的总经理是谁?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记得认识这么高贵的人物!」老板夫妻一脸疑惑。 「你们夫妻是我们总经理的大恩人兼好朋友,总经理尤其喜欢吃你们店里的卤蛋和肉燥。我就只知道这么多。其他的等你们见了面再谈吧!」
终于,那每次用餐只叫一碗白饭的男孩再度现身了。经过二十年艰辛的创业,男孩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眼前这一切,全都得感谢自助餐老板夫妻的鼓励与暗助。否则他当初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话过往事,老板夫妻打算告辞,总经理起身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并恭敬地说:「加油喔!公司以后还须要靠你们帮忙。明天见!」
一碗白饭的故事,最先是经由一位朋友在散步时讲出,当时就感动莫名,记忆深刻。而今,有幸拜读原文,更由字里行间散发出丝丝缕缕如米饭馨香的真情真义,引发出无限喜悦与感慨。
一个刻苦求学的少年,虽家境清贫,经济拮据,但并不因此悲观消极,而是节衣缩食,以仅能维生的低物质水准来坚持努力上进之路。
一对善体人意,乐善好施的小店夫妻,同心同德,利用有限的条件,不动声色地帮助素不相识的年轻人。
那少年低首暗含的眼泪,小夫妻悄语默契的喜乐,盒饭里含藏的丰富营养,弹奏的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美好乐章。
助人,雪中送炭,最暖人心。如果一个人穷途末路,却有一双手能扶持他;一个人身患绝症,寻医无门,恰逢有人送上对症良方;你最艰难困窘时,有人主动默默分担重任;你伤心欲绝,听到一句轻柔细声,体贴关怀鼓励之语……顿时,一股暖流,一种冲天的力量,会从整个身心涌出。重生的勇气,新生的欢乐,由衷的感动,自信复来,人生从此建立新格局,活出灿烂辉煌一片新天地。
岁月如流,物换星移。一切人事物都在不停变幻,各人的处境也有所不同。当小店夫妻陷入困境时,一直默默关注他们的年轻人,以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皆大欢喜的方式,抒写了人世间温情脉脉的欢歌。
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原来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爱。人生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原来是彼此互助。让我们将爱与感恩贯注在生命的每一天,则世界必定时时有真情,处处有真爱。
